赵云闻言,则是一脸笑意的说道:
“刘宗正请说!本王若是能办到,绝不推辞!”
然而,刘虞接下来的话,却是推动了历史的浪潮,只见刘虞一脸正气的说道:
“镇北王,自光和五年你入仕从军以来,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
在这十六年里,我是亲眼看着你一步一步的成长,一步一步的成为国之脊梁,
是你平乌桓,灭鲜卑,是你镇黄巾,复凉州,更是你肃清寰宇,重整河山,让我大汉天下再度海晏河清,四海升平,
毫不夸张的说,这天下可以没有陛下,却不能没有你,因为你就是我大汉如今的擎天之柱,
所以,为了大汉天下,为了天下万民,我刘虞宁可愧对列祖列宗,背上一世骂名,也要肯请镇北王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说完,刘虞便朝着赵云深深的拜了下去,
而随着刘虞的这番话说完,在场的文武百官也纷纷跪地拜道:
“我等恳请镇北王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我等恳请镇北王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我等恳请镇北王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然而,当赵云看到满朝的文武百官,跪地恳请他登基称帝的场面后,却是眼神坚定的摇头说道:
“此事不可!先帝待我不薄,而且我也不是皇室之人,所以我不能登基称帝,更不能继承大统,否则我与那王莽有何异?”
“镇北王!你若不登基称帝,这天下还有何人有资格登基称帝啊?”
“是啊!镇北王你登基称帝,继承大统,乃是天命所归,众人所愿啊!”
“镇北王!还请你登基称帝…………。”
面对满朝文武的再三央求,赵云还是毅然决然的拒绝道:
“此事休要再提!退朝!”
说完,赵云不等满朝文武再说什么,便拂袖转身离去,
两个月后,
公元198年,三月,
就在赵云有一次现身主持朝会之时,满朝文武再次肯定赵云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不仅如此,他们还献上了大汉军中百万将士,以及满朝公卿的请命书,
只见皇甫嵩高举请命书,在崇德殿上一脸郑重的高呼道:
“臣等肯请镇北王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而随着皇甫嵩的话音落下,满朝文武又跪了一地,
“臣等恳请镇北王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与此同时,崇德殿外也响起了万千军士的声音,
“我等恳请镇北王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我等肯请镇北王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我等肯请镇北王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很明显,这是军中将士的声音,
对此,赵云依然是没有答应,
“诸位请起!这皇帝……本王是万万不能当的,而这龙椅……本王也是万万不能坐的,此事休要再提!退朝!”
说完,赵云再次拂袖而去。
又过了三个月,
公元198年,六月,
就在赵云主持完朝会,准备退朝之际,满朝文武又跪地恳请赵云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这一次,只见刘虞,皇甫嵩,朱儁,黄琬,崔烈等当朝老臣,纷纷举着万民请命书道:
“镇北王!我等手中乃是天下万民的请命书,我等恳请镇北王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随着刘虞,皇甫嵩,朱儁一众老臣的声音落下,满朝的文武又纷纷跪地拜道:
“我等恳请镇北王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紧接着,崇德殿外也响起了万千军士的声音,
最后,就连整个皇宫内,洛阳城内,都响起了一道声音,
“我等恳请镇北王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这声音响彻天地,震动寰宇,让现在龙庭上的赵云感动不已,
只见赵云用他那微微颤抖的双手,朝着眼前的文武百官虚抬道:
“诸位公卿请起!既如此……那本王便应了你们的请求,应了百万将士的请求,应了天下万民的请求,
本王在这里保证,本王登基之后,必让万民安康,必让天下太平,必让我大汉王朝称霸寰宇,八方来朝!”
随着赵云霸气无双的话语落下,龙庭下的满朝文武顿时又俯身拜道:
“我等拜见陛下!陛下威武!”
“我等拜见陛下!陛下威武!”
“我等拜见陛下!陛下威武!”
公元198年,九月九日,
赵云泰山封禅,登基称帝,国号依然为汉,改元云龙,定都洛阳,封万年公主为后,立长子赵昊为太子,同时大赦天下,免赋税三年。
云龙元年,九月十九,
赵云在北宫崇德殿册封嫔妃,大封朝臣,并重新组建各大军团,
这天,崇德殿内,公卿大臣齐聚,各地大将到齐,不仅如此,就连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也都来到了这里,因为今天乃是陛下大封朝臣的日子,
不过由于人数众多,一些太守,偏将,校尉,护军之类人员,只好排在殿外听封了!
而随着文武百官,各地大将的到齐,只见赵云身穿龙袍,头戴平天冠,威严无双的从偏殿走进了崇德殿,
随着赵云的到来,崇德殿内的文武百官,当即纷纷拜道:
“臣等拜见陛下!”
看着龙庭下纷纷参拜的文武百官,赵云则是轻轻一抬手道:
“众卿免礼!”
说完,赵云便转身坐在了那把象征着权力的龙椅上,
随后,只见赵云朝着身旁的赵高点头示意,宣读圣旨,
而赵高见状,当即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开始依次宣读了起来,
很快,赵高的声音便在崇德殿内响起,
“封甄姜,侯曦,蔡琰,蔡洁,桥莹,桥婉,诸葛雪,诸葛月,糜贞,黄舞蝶,貂蝉,汤薇,唐姬,甄宓,孙尚香为贵人,
封蔡氏,吴氏,伏寿,董氏,甘氏………………为美人!”
“封赵雨为武阳长公主,封赵依为高阳公主,封赵珊为汝阳公主,封赵嫣为丹阳公主,封赵清为开阳公主,封赵安为安阳公主,封赵亦为谷阳公主,封赵柔为…………
封赵统为涿郡王,封赵江为广陵王,封赵海为东海王,封赵河为九江王,封赵国为琅邪王,封赵泰为泰山王,封赵民为北海王,封赵乾为河间王,封赵坤为渔阳王,封赵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