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简单商量的一下,没有继续往楼上搬运行李,毕竟陈锦年不在,全指望王安禹一个人在楼上楼下的跑,确实是太累了。
于是将团队的行李推到楼梯后面的杂物区,三人便打着雨伞出来,去附近的餐厅订午饭。
但还没开始商量要吃什么,刚刚踏出房门的几人,便惊讶的看到陈锦年站在庭院临时搭建的雨棚下,向着龙江的方向眺望。
这顿时引起的娜扎的不满。
“喂,我们还以为你是找个地方写剧本呢,结果竟然是找个地方偷懒的,你对得起王安禹吗?”
陈锦年一脸懵逼的转过头。
“什么鬼?我怎么就对不起老王了?”
听到两人的对话,王安禹顿感有些尴尬,连忙将头压下去,假装揉鼻子来避免对视。
而娜扎并没有注意王安禹的反应,依旧继续往下说:“你甩手不干了,搬行李的活可就全落到王安禹肩上了,你这还不算是对不起他吗。”
陈锦年的嘴角扯了扯,面对不讲道理的娜扎,他也是颇为头疼。
“明明是你们带了一大堆的行李,和我有什么关系啊,就算有愧疚感,也应该是你,你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怎么反过来要找我的茬啊,而且我不是说了,把行李放在楼梯旁边就行,等我有时间,肯定给你搬上去。”
“我看你现在就挺有时间的。”娜扎撑着雨伞走过来,翻开陈锦年放在桌上的电脑,“你的剧本写了多少了,给我看看。”
“你以为是写作文呢,几十分钟就能写出来,没有,连开头都没有。”陈锦年推开娜扎的手,将电脑合上。
“那你刚刚写的都是什么。”
“只是一些听来的故事,再加上一些我此时的想法,记录下来,防止过后忘了。”
影视剧本是为了拍摄和表演而写的,并不是一种只记录故事的文本形式,可阅读性反而不在首位,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剧本是没法像小说一样,一口气将一段故事创作出来,期间要进行反复的推敲和修改。
特别是对陈锦年来说,写剧本的过程,就是将脑海中存在的幻想画面,用剧本的形式描写出来,其中夹杂着各种各样的机位描写和现场的拍摄方案,与其说是剧本,倒不如说是可执行的现场计划书。
所以别说陈锦年还没写,即使写了,在没有没经过删减的剧本,对娜扎来说也是天书一样的存在,根本看不下去。
跟着娜扎走过来的马思纯其实同样非常好奇,但她毕竟和陈锦年不是特别熟,做不出直接上手翻电脑的事情,只是看了一眼被陈锦年收起来的电脑后,便开口问道:“你刚刚在看什么,是看风景吗?”
这句话提醒娜扎。
娜扎也赶紧往龙江的方向望去。
连绵的阴雨,虽然给这趟旅行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是雨天的存在也相当于变相的给节目的录制清了场,能让大家玩的更痛快一些。
并且不是所有的雨天都会让观景计划泡汤,不论是草原上的雨天,还是龙江河畔的雨天,都给景点增加的别样的风情和味道。
“江对面就是俄罗斯了吧,好空旷啊。”
娜扎正在感慨国境线如此之近的时候,陈锦年却突然提醒道。
“对面确实没人,但是往近处看一看,右边,一点钟的方向,看见了吗。”
“一点钟在哪里?”娜扎有些懵。
“就你现在站这的方向,稍微往右,停,就是这个位置,在龙江边上,有一个穿白衣服的,正架着大炮拍我们呢,看见了吗?”
“有吗?”
娜扎微微眯了眯眼睛,但仍旧没有看清。
马思纯和王安禹也顺着陈锦年提示的方向,同样没有瞧到有穿白衣服的人。
“你们都近视啊!”
陈锦年歪头看向三人。
“我已经做过手术了。”娜扎解释完,更加用力的仔细搜寻,“我只是单纯的没找到你说的人,对方到底在哪啊。”
“龙江边上啊,我不是告诉你了。”
“不可能吧,龙江河岸离我们这么远,她能拍到……”娜扎突然瞳孔一震,因为她真在在龙江边上看到一个人影,“啊,我看见她了,我的天啊,她是谁家的站姐啊,竟然真的在拍我们。”
“在哪呢?”马思纯也赶紧从随身的小包里掏出眼镜戴上,询问这位站姐的位置。
接着,在娜扎手把手的指点下,马思纯也发现的对方的身影,不过让马思纯惊讶的不是对方的敬业,而是陈锦年堪称离谱的视力。
“我的天,锦年,你眼睛到底是几点几的啊,这么远的距离,你竟然能看到对方,而且还能看到对方手里拿的是什么,这样太变态了吧。”
接着马思纯扭头呼喊刘晓峰。
“你能帮我拍一下吗,对,就是这个方向,我们根本看不清,只能看到有个人蹲在那里。”
刘晓峰得按照马思纯的提醒,稍微调整了一下手里的摄录机,但刘晓峰手上的只是索尼Z90,即使拉大最大,也只有12倍的光学变焦,和站姐手里的具有超长焦距的专业级单反相比,简直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
换句话说,站姐拍他们,每一张都是高清大图,而刘晓峰拍站姐,连脸都拍不清楚,当然站姐也没有当刘晓峰白拍,觉察到自己被发现后,还兴奋的冲着镜头打了个招呼。
“她到底是谁家的站姐。”娜扎指着摄录机上模糊的图像问道,“绝对不是我的,我的站姐我认识,她不知道我的出行计划。”
“也不是我的。”
马思纯同样摇了摇头,她虽然有粉丝后援会,但她不是偶像明星,不需要粉丝们控评刷票打榜,自然也不会有专职站姐千里迢迢的跑到祖国最北端,来拍摄第一手的路透消息。
两人说完,便把视线放在了陈锦年的身上。
“你俩看我干啥,粉圈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你们知道的,我不吃流量演员这碗饭的。”
娜扎和马思纯对视一眼,然后默契的将陈锦年嫌疑排除。
毕竟两人也知道,陈锦年在经营粉丝和上热搜方面确实是不上心,否则也不会在多部爆款电影的加持下,粉丝数依旧在千万以下。
要知道c位出道的孟美岐,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微博粉丝数就超过了一千万,而年初的一部《陈情令》,也给两位主演各自带去了超千万的新增粉丝,直接空降流量演员的市场头部。
哪怕这些数据里有注水的嫌疑,也能从侧面证明,陈锦年真的是连注水都懒得住,这种人要是有站姐,那早晚得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