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雌皇羲和在兽世执政的那216年里,从兽世各处搜罗来的有关‘史诗’最全纂本中的一部分。”
“史诗?”苦浴挠了挠头。
“史诗是集上古时期的先民智慧之大乘所编写记录下来的文献。
里面包含了当时最先进的医药、畜牧、种植、建筑、占卜、祭祀、艺术、物种繁衍传承等众多技术的详细记载。
然而,很多知识都在历史的变迁中遗失了。
是雌皇羲和命人从各处将它们一点点寻回来,再一点点拼凑起来,从而得到了这些资料。
可以说,有了史诗的纂本,只要不是昏君,是个人都能治理好这庞大的兽世皇国。
然而,上古时期,兽世还没有形成现在的文字,羲和在得到这些古籍残卷上的信息时,不少内容太过生僻,是看不懂的。
她也只能先让人按古时的记载,原封不变地拓写下来。
而那些提供给羲和这些史诗里的信息的兽,后来都被地只杀了。也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那被屠的3万兽,60个稀有种群,500多位天授唱诗人和他们的部落。
地只和羲和的初衷是不同的。羲和想得到史诗,但地只却只想她一人得到史诗。
羲和当初把整理编纂好的半部史诗交给了幽冥王梵魇魔,而把另外半部史诗藏了起来。据说,另外半部史诗在哪儿,梵魇魔的那半部里是有线索的。
可是当时,普天之下只有继承了银灵子之力的萤心还能识得出梵魇魔手上的那半部史诗上的上古文字。
梵魇魔将半部史诗送给了地只,但地只却没有兑现承诺取梵魇魔为夫,还把他推入了九眼井里。
奇怪的是,这之后,梵魇魔的那半部史诗也随之下落不明。地只为此愤而一把火烧了梵魇魔的龙首山皇子宫。
至此,由羲和整理出来的史诗最全纂本,就这么彻底没了下文。
梵魇魔的那半部史诗纂本只有先知萤心完完整整地通篇看过,这洞里的古籍残本,就是先知萤心大喜之前,凭借记忆,回忆记录下的内容。
萤心大喜之后,大神官依据先知萤心留下的遗言,将这些残卷藏了起来,并没交给雌皇地只。
事实上,萤心是极为反对地只在得了天下后大开杀戒的,他曾屡次上书劝诫都被地只无视了。
地只为了一己之私,将那么多与史诗有关的无辜兽人灭口,这让萤心痛心疾首。
史诗中除了有那些先进的文明外,最重要的是,它还记录了有关‘4生’的事。
复生、重生、永生、长生,无论是哪一样,都是地只求知若渴却又不肯为她人所有的秘录。
萤心在大喜前,或许是已经看穿了地只的真面目,时常会懊悔当初助地只称皇。
人心是会变的。
地只在做被唤醒者的时候,并不是个贪婪而暴虐的雌性,她也曾有过悲天悯人之心,也曾对杀戮嗤之以鼻。
但权力和对永生的渴望不仅会改变一个人的本心,还会将这个人内心的恶全都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