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不仅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出行时尚,更是一场社会素质的大考验。
毕竟共享单车通过扫码解锁,全程无人干预,这对骑乘者的素质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上市第一天,就出现了大量的恶意破坏事件。
比如划花二维码,比如暴力解锁,比如车辆丢失等问题层出不穷。
根据摩拜公司的统计,首周的损耗高达30%,这个数字简直可怕!
在摩拜发布这个数字后,立刻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进而引发了一场社会的大争论。
争论的焦点问题当然就是说华夏国民的劣根性,素质低,就是喜欢占小便宜等等。
这还是网络上攻之横行的时代,就算是好事,他们都能找到不同的角度来攻击自己的祖国。
现在这么能体现华夏民族劣根性,素质低的事件,当然是让他们集体高潮。
一时间全网都是因共享单车的高损耗率带来的民族劣根性大讨论甚嚣尘上。
这股讨论的风潮不但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也在蔓延。
一时间共享单车这种新兴事物,竟然成了全球关注的话题。
当然在国外,共享单车让他们又爱又恨。
爱的是,这种新奇的商业模式,确实很实用。
如果自己的国家也有这样的商业创新能力,出现这么便民的事物,那该多好啊。
恨就不用说了,这么好的商业创新模式,为什么是华夏人创造的?
我们西方国家号称商业世界,为什么就没有人想到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创这样的商业模式。
当然更多的还是嘲讽。
你看看华夏人的素质就是低,这种公共交通工具,就因为没有人监管,损耗率就这么高。
这种没素质的事情也就只会发生在华夏,在我们国民素质高的发达国家,永远都不会出现!
这一刻,华夏的公知们和西方的民众真正实现了共情。
这一刻,因为共享单车,华夏民族的劣根性成了全网的反思。
当然,被自己国家的所谓知识分子和国外友邦如此无情的嘲讽,也激发了华民民众的羞耻心。
全网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呼吁合理使用共享单车的活动。
而吕冉的摩拜单车也开始不断改进,在监管方面下了很大的力度,也增加了不少工作人员,避免了损耗的发生。
在经过了短期内的市场混乱之后,大家共享单车的损耗率也开始直线下降,后期基本稳定在7%-左右。
因为摩拜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创业者和投资者很快就发现了这其中巨大的商机。
毕竟这种商业模式的门槛很低,很容易模仿,国内外无数创业者马上选择跟进。
但国内的创业者很快就发现,摩拜单车的准备太充分了。
等他们找自行车厂合作的时候,才发现一二线城市有规模的自行车厂都已经被摩拜单车收购。
没有被收购的也和摩拜达成了独家合作协议。
当然华夏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产业链完整。
虽然摩拜单车已经拿下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还拿下了最大的产业链,但并不意味着摩拜单车能吃下所有的市场。
即便是在摩拜单车有最大市场份额的一二线城市,也是有不少自行车厂是摩拜单车没有拿下的。
这个时候就有投资者拿着钱找上他们谈合作。
谁也想不到,原本快要破产的自行车厂,在共享单车这个热潮的席卷下,竟然焕发了第二春。
大大小小的自行车厂加班加点搞生产,原来没落的产业,竟然成了香饽饽。
因为更多资本的加入,共享单车在国内的竞争进入白热化。
尤其是在摩拜单车还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的三四线城市和十八线小县城,资本的角逐更是激烈。
当然也有资本觉得共享单车这个赛道太卷了,再加入进去也占不到便宜。
有大聪明在想,既然共享单车能搞,那么共享小小电驴能不能搞呢?
事实证明能搞,就是太亏钱。
要知道这年代,偷电瓶的梗到处都是,你搞共享电车,监管又跟不上,那还不是给偷电瓶提供更多作案机会吗?
所以共享电车只是一阵风,很快偃旗息鼓,只有少数活下来的,也只是苦苦支撑。
而在国外,共享单车也开始如火如荼发展起来。
当初他们嘲讽华夏国民素质低,单车破坏的厉害。
万万没想到,事情到了他们国家更是不堪。
他们的共享单车损耗率比国内更高!
最终资本纷纷退潮,只留下一地鸡毛和无数笑话。
而公知和外国佬们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甩出去的回旋镖,会那么快扎在了他们自己的身上。
吕冉的单车发展的如火如荼,在一二线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后,本想一头扎进下沉市场。
但是姜珩告诉吕冉见好就收。
国内市场那么大,摩拜单车不可能全部吃的下。
站稳一二线市场,在三四线市场投入一点,牵制住其他共享单车品牌的步伐就行,没有必要跟他们硬拼。
因为姜珩知道,共享单车这种商业模式,注定就是一阵风。
等这阵风过后,市场恢复平静,想要通过共享单车继续做大做强,基本不可能。
毕竟姜珩看到了地球上的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
可以说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刚刚上市的共享单车,和现在的摩拜一样备受关注,同样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可是最后又怎么样呢?
创业者纷纷退场,投资者赚的盆满钵满,却只剩下一批交了押金的韭菜。
快十年过去了,还在为讨回299的押金排队排到十几年后。
姜珩可不认为在蓝星就能避免地球的悲剧。
姜珩当然不可能让吕冉跳进这个坑里,提前防范是必须的。
所以姜珩给吕冉的建议是,摩拜单车守住一二线市场的份额。
当三四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增长放缓的情况下,立刻寻找接盘侠。
自己带着现金退场,把危机转嫁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