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冬至,江冬的生日。
江夏早上满课,上完最后一节外语课,她快步回家准备今晚的生日宴。
今天她打算和张馥妍一起亲手给江冬做一个生日蛋糕和准备晚餐。
主要是张馥妍想亲手给江冬煮一顿晚餐,但张馥妍是厨艺白痴,就想向江夏学。
江夏将自行车从车棚里推出来,正想离开。
顾玥来到她跟前,昨晚哭了一晚,眼睛还有些肿,里面布满了血丝:“你现在满意了?”
江夏看了她一眼,大概猜到她为何这么问。
“不满意,满意什么?满意你们一家子天天在我面前刷存在感吗?我一点都不满意!你们一家子不要出现在我面前,我就满意了!”
顾玥:“……”
“实不相瞒,我其实极度厌烦你们一家子出现在我面前!以后别烦我!”
顾玥:“……”
江夏说完就绕过她直接离开。
顾玥回过神来追上她:“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我爸爸是你爸?”
江夏笑了:“你们一家人都有幻想症吗?你爸怎么可能是我爸?
“你动动脑子想想你爸能生得出我这么聪明漂亮的女儿吗?我长得哪里像你爸?你对你爸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我和我弟的智商都随了我爸。我爸懂的外语比我还多,比我还有语言天赋!还有我弟有多聪明,你知道吧?这都遗传了我爸!”
顾玥:“……”
江夏的弟弟是谁她当然知道。
京大、q大的风云人物。
甚至比江夏还出名!
早两年就出名了。
江冬可是在国内国外都拿过好几次大奖并且拥有好几样专利技术的天才。
听说他光靠那几项专利技术赚的钱就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她听说他还开了两家公司,年纪轻轻就是百万富翁。
江夏解释一下:“你爸见了我,就以为我是他初恋情人的女儿。事情的真相是他初恋情人是我大姨,早已经过世了。我妈和我大姨是双胞胎,而我正好长得像我大姨,仅此而已!我和你们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现在清楚明白了吗?请你告诉你的家人以后别再打扰我和我爸妈的生活。不然我都以为你们家是见我们家日子过得好,想生编硬造点亲戚关系,好上门打秋风!或者你们想女儿想疯了吗?你爸妈还没到五十吧?让他们趁早生一个,别天天肖想别人家的孩子!”
顾玥:“……”
顾恒知道女儿的性子,所以来学校看看,没想到就听见了江夏这些话。
那一刻难受得心都揪了起来。
董燕也来了,她怕女儿找江夏闹。
女儿根本不是江夏的对手,一定会在江夏手底下吃亏。
昨晚她算是领教过江夏那颠倒是非黑白的本事。
所以就有了一家三口在不同的方向站着,听到了江夏的话。
董燕气得胸肋处都疼了。
谁想上门打秋风了?!
她再不济也是有单位有工作的人,需要打秋风吗?
江夏骑自行车走了。
她是故意说最后那两句的。
被她如此看轻,但凡要点面子,有点自尊的人,都不好意思再出现在她面前了吧?
每次遇见顾恒,对上他那欲语还休的慈爱眼神,她真的受不了!
但现在国内还没有亲子鉴定技术,她想证明自己不是顾恒的女儿都没有办法。
只能这样说了。
江夏骑上自行车,正准备回家。
就看见江父在前面笑看着她。
“爸!你怎么来了?”
江夏推着自行车跑过去。
“你不是要给江冬做生日蛋糕?爸出差,就过来尝尝。爸都没吃过你做的蛋糕。”江父笑着帮女儿将虚虚搭在脖子上的围巾绑好,然后接过女儿的自行车:“走吧!回家。”
儿子生日,外孙过两天又刚好半岁了,正好过两天也要出差,他就提前过来了。
做父亲的大概不希望儿女觉得他老了,上次就感觉到江父载着她,他很高兴。这次江夏由着江父骑自行车,自觉的坐上了车尾。
“妈来了吗?”
江父摇头:“没有,出差了。年底了她那边要结算,要清库存,要收货款忙着呢!”
妻子的工厂从明年开始就要自负盈亏。
许多面料的货款还没结,他们卖出去的货,钱也没收回来,在工厂转型之前,这些账目都要清算好。
反正妻子比自己还忙。
江夏听了就道:“我在京市开了家服装店,妈那边有需要,我可以帮忙清一下库存。”
江母工厂生产的衣服也是不够时尚,都是中规中矩的款式。设计师和裁板师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自认资格老,又是铁饭碗的工作,只要不犯错误,就能一直干到退休。
所以厂里的员工工作原则就是不出错!
所以每年的衣服最大的变化就是将之前卖得好的款式稍微改一改。
今年多了口袋,明年少个口袋,后年给口袋加个帽子,再来一年就不要口袋。
然后再换一种扣子,换种面料,这就是新款。
那些衣服的版形工人熟悉到裁版师闭着眼睛都能裁出来,车工打着瞌睡都将衣服缝制好。
在物资短缺,限量供应的年代,也没有问题。
但现在改革开放好几年了,继续这样下去是行不通的。
江父:“我回去问问她。”
江夏:“妈什么时候出差回家,我打电话问问吧!”
江父:“不用,我来问。”
“好。”
董燕看着江父和江夏有说有笑的离开,僵在原地,连顾玥走了都不知道。
她不知道江夏的父亲竟然是他!
顾恒不敢出现在女儿面前,见两人没吵起来,也失魂落魄的离开了。
最后一家三口都是各自回家的。
*
江父可以在京市待四天,忙完工作,陪三个外孙过了半岁才回家。
第二天,二舅妈拿出昨天洗干净,打算磨成米粉方便给孩子们煮米糊。
江父道:“我来,夏夏小时候最爱吃我煮的米糊,特别香。”
周承磊:“爸,我来,你教我。”
他觉得孩子第一顿奶是妈妈给的,那第一顿米糊应当是爸爸给的!
岳父大人准备的,排个队吧!
江父:“不用,你在边上学着,下次就知道怎么做了。”
周承磊没和他争辩,就拿了一斤米,边上学着。
于是一大早翁婿二人就在那里磨米粉,过滤,晒米粉……
江冬过来也抢着干。
他觉得外甥的第一顿午餐,他也必须要参与!
江夏抱着孩子给他们拍照,将这珍贵的一幕幕拍下来。
宝贝们,你看你们多幸福,有这么多爱你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