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纸质书籍啊!”
有考生激动的难以自已,把脸紧紧的贴在书上,用力呼吸着书页上的墨香,狠狠过肺,露出一脸陶醉的神色,
简直有些像变态。
造纸术虽然已经诞生,但是还远没有普及,除了各地官府办公用纸外,普通人能见到的纸基本上也就是报纸了,平常能接触到的书籍用的都是竹简。
能来参加考试的人,本就不是最底层的百姓,否则也不会有读书写字的能力。
手中的书足有上百页,字迹清晰,印刷精美,淡黄色的纸张光滑细腻,书中如此多的内容,以往要几十上百斤竹简才能写下,
如今一只手就能拿住,周齐心中有种做梦的感觉。
这是书啊,以往一本书就能支撑一个家族的传承,外人想看一眼都很艰难,如今竟然免费发放,虽然考试结束后还要收回。
两百三十一个人,两百三十一本书,朝廷如今能拿出两百多本书,不代表朝廷只能拿出两百多本书,
他还听说过,军中将士可以用战功换取书籍,已经有人成功换取过,据说是本《论语》,搞得他都想去上阵杀敌。
据说造纸术和印刷术都是富民侯搞出来的,就连报纸都是,要不是考试在即,时间紧迫,周齐真想找个机会去看看富民侯,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搞出这些东西。
“太好了,我就怕朝廷的考题中有我不知道的律法条文,这些天要恶补一番,不能辜负了朝廷的恩典。”
考生的议论声传来,周齐深有感触,
同样的问题,他也曾经担忧过,如果考到一个从来没了解过的律法条文该怎么办,
这本书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虽然时间紧张,他们无法把所有内容都被背诵下来,依然会有人因为更早的接触过律法而占据优势,
但朝廷已经尽量公平,给他们提供了追赶的机会。
……
“陆鸣,考试有什么作弊的办法,又该怎么预防?”
考试在即,刘彻竟然有点紧张,
看似一场普通的考试,实际上却是大汉革故鼎新,建立一套新体系的第一步,以后必将铭记史册。
“陛下,想要作弊自然是有各种方式的,最直接的就是贿赂考官,从源头获得试题。”
历史上这种事情不少,秦桧就曾经利用自己的权力提前获得考题,命人写好答案后,让自己的孙子秦埙背诵,
不仅如此,考官为了讨好秦桧,还直接将秦埙定位状元候选人。
“张汤,杜周,孔安国,董仲舒,这几个人还是可以信任的,就算有人想要贿赂他们,最高不过千石的官职也不值得。”
在刘彻眼中,这几个人并不是无法被收买的,只是难度较大,这次考试所能带来的收益不足,没有人会为此付出太多的代价。
“不考虑考官的话,考生能用的办法也不少,比如夹带东西,把书中内容写在衣服上,把纸条藏在脚底,雇人冒名顶替,种种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陆鸣曾经看过,清朝的科举考试中曾查获一件作弊衣物,上面密密麻麻写了数万字,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也不知道抄袭的时候该怎么使用这件衣物,要不是天赋异禀,莫非考试还得带个放大镜?
“还有就是印刷和运送考题的时候可能发生泄题,不过我事先已经做过防备,所有参与排版的匠人都被暂时控制起来,等到考试结束才能恢复自由。”
对于这些匠人来说,多少有些倒霉,干点活还把自己给干进去了,但给钱就好,给钱可以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
“朕有些期待,这次考试中,会不会有人用你说的办法来作弊。”
刘彻甚至希望有人作弊,比如在衣服上抄写朝廷发下去的考试书籍,然后被当场抓获,成为大汉历史上第一个科举考试作弊的考生,同样名留青史。
很快,到了考试当天,
两百多名考生来到皇家文理学院,三十人为一组,分到一个教室中进行考试。
入场时,每个考生都被单独领到一个房间中,要脱掉衣服进行检查。
很多人对此大为不满。当场和负责检查的官吏发生口角,
“如此检查,难道不是在羞辱我们么?”
“就是,我等都是赤诚君子,岂能做出那些蝇营狗苟之事,
作弊?狗都不作!”
不怪他们情绪激动,大汉还是第一次有这种形式的考试,这次考试的本质就是科举,真正的科举在六百多年后诞生,
如今提前了六百多年,防作弊的办法也提前了六百多年,他们有些不适应。
陆鸣来回巡视,被派来维持考场秩序,一直就在盯着这里,他也知道这个环节容易引发问题,
听到动静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侍卫报上陆鸣的名号后,现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考生全都直直的看着他,尤其是周齐,
他一直就想见见富民侯,没想到在这见到了。
富民侯的名号太过响亮,各种功绩加身,很多普通百姓都知道他的事迹,考生们更是如此。
“还请富民侯为我们做主,我们不能受此污辱。”
“我们怎么会作弊,让我们脱衣服检查,实在是太欺负有人了。”
有人带头,考生们的情绪又激动起来,声音此起彼伏,请求陆鸣来主持公道。
“搜身就是我提出来的,我怎么替你们做主?”
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
考生们傻眼了,这怎么能是富民侯提出来的呢?
要是某个酷吏提出来的,他们一点都不会惊讶,那些人就是喜欢严苛执法,残暴不仁,富民侯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你们在义愤填膺之前,需要先明白一个问题,你们为何来参加这次考试。”
陆鸣随手一指,“你来回答吧。”
“是…是我么?”
周齐惊喜的话都说不利索,没想到不仅见到了富民侯,还能和他说上几句话,今天真是太幸运了。
“为了考取廷尉府的官职。”
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所有考生的目的都一样,不然为何长途跋涉到长安,总不能是单纯的喜欢考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