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高传龙在金星电脑店,悠哉地休息。
跟往常一样,他先登录到“青松论坛”逛一逛。
他最喜欢逛的版块就是“网文江湖”,可以看到网文圈各种各样的瓜。
只是,这次的“网文江湖”中没有什么瓜,只有一篇介绍爽文鼻祖的帖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高传龙点开帖子,浏览了一下:
《基督山伯爵》作为爽文界当之无愧的鼻祖,那些经典桥段,已经被后世用得有些泛滥了。
但作为开天辟地的第一部极限复仇爽文,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那是稳稳当当的。
《基督山伯爵》首次在1844年至1846年期间发表。
在这个时期,很多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名着都还没问世,像那种跌宕起伏、充满恩怨情仇的故事题材更是少之又少。
大仲马就像一位勇敢的开拓者,在文学的荒原上独树一帜,开辟了恩仇记故事的先河。
这部作品充满了男性幻想的浪漫主义色彩。
宝藏探险的刺激、奸人陷害的愤怒、快意恩仇的畅快、挥金如土的豪迈,还有那种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潇洒,要多爽有多爽。
我想,每一个男性读者在阅读时,都会对男主角埃德蒙·唐代斯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恨不得自己也亲身经历一番这样的传奇人生。
《基督山伯爵》书中接二连三的“巧合”简直到了离谱的程度,堪称超现实主义。
然而,这些看似荒诞的情节,却恰恰是大家内心深处希望发生的童话故事。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这一切的精彩程度,简直能让《一千零一夜》都自愧不如。
《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虽然奇幻,但也没这么不靠谱。
《基督山伯爵》属于高级爽文,大仲马用他那壮丽恢弘的文笔,巧妙地掩盖了可能略显猥琐的写作动机。
毕竟,剧情小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大仲马有着非常高超的笔力,能让身处现代都市、忙碌不堪的读者,一路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下文故事。
刚开始看《基督山伯爵》的时候,我多少带着一些偏见,觉得这不过是一部探险式激情通俗小说,通常这类小说的文笔都不算优美。
但当我真正读进去后,才发现大仲马的文字干练而锐利,能够非常精准地表达出需要着重刻画的细节,足见他的文字基本功十分扎实。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基督山伯爵》里面有一些情节转折点,简直神乎其神,完全脱离了现实,是名副其实的小说情节。
第一个神转折就是唐代斯的神级狱友法利亚神甫。
要知道,监狱里鱼龙混杂,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但大多数文化水平都不高。
高智商犯罪者通常不会落到伊夫堡监狱地牢这种地步。
可唐代斯偏偏就运气爆棚,遇到了这么一位神一样的狱友。
法利亚神甫简直就是个全能型人才,他可以依靠监狱里极为简单的设施,制造出工具甚至纸笔,这瞬间让人穿越到了《神秘岛》和《鲁滨逊漂流记》的种田爽文中。
他有毅力数年如一日地挖掘越狱地道,后来广为人知的《肖申克的救赎》的灵感说不定就源于此。
他还能背诵下一百五十本大部头的书籍,精通五种现代语言,而且富可敌国,就连《海底两万里》中博学富有的尼摩船长见了都得叫他一声大哥。
更厉害的是,他几小时内就分析出了唐代斯蒙冤的来龙去脉,这可是唐代斯过去十几年都没搞明白的事情。
这样一位纯粹的小说式传奇人物,就住在唐代斯隔壁。
唐代斯的传奇经历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差池,他们俩就不会遇上。
这剧情实在是太惊人、太巧合、太不可思议了,以至于我都怀疑法利亚神甫根本就是上帝的使者,为了磨练唐代斯,并为日后他成为基督山伯爵做准备,故意被安排下凡到伊夫堡监狱给唐代斯做邻居的。
等一切事情准备就绪,法利亚神甫就很识趣地撒手人寰。
这一来,为唐代斯的越狱做好了充分必要条件;
二来,他一回到上帝那里交差,基督山的宝藏就归唐代斯一人所有,而不是两个人平分了。
所以,法利亚神甫出现得传奇,离开则更加离奇。
以至于唐代斯逃出监狱的过程也是无法复制的。
因为他很有可能在土葬时,憋死在墓地里;
或者被抛入海的时候,撞死在山崖上;
即便成功入海,也会因为脚上挂着大铁球而淹死;
即便摆脱了铁球,也可能淹死、冻死,或者被鲨鱼吃掉等等。
于是,如大家所料,唐代斯成功上岸。
可这还不算完,还有比这更离谱的巧合。
唐代斯越狱入海后,非常巧合地遇到一场船难。
大家想想,偶遇这种事的几率是多么低啊。
而且凑巧的是船上无一生还,那么唐代斯就冒充船难唯一幸存者上了一艘走私船。
如果来的不是走私船而是合法的官方船只,毫无疑问,唐代斯准会被视为越狱犯送回伊夫堡监狱。
后来,唐代斯找到了宝藏,从此富可敌国,依我看,他都能买得下法国国债。
各种关于有钱人的幻想,你都可以在基督山伯爵这里找到灵感。
在他成为传奇人物基督山伯爵后,又一个倾国倾城的希腊美女投入他的怀抱,而且爱他爱到心甘情愿为他去死。
其实故事走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宣布,基督山伯爵正式从传奇走向神话。
高传龙看完,心中暗道:不愧是“爽文鼻祖”,太多巧合了!
他继续浏览帖子回复,其中一条留言,更令人震惊:
其实,《基督山伯爵》讲述的故事并非完全虚构,而是基于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或许,这才是这部作品最令人震撼的地方。
基督山伯爵的原型是鞋匠皮科。
这一原型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鞋匠皮科因被诬陷入狱,后来成功越狱并最终复仇。
这个事件被巴黎警察局的档案管理员雅克·波歇记录了下来,他退休后写下的案情回忆录中,为这个故事取名为《金刚石和复仇》。
鞋匠皮科的故事,真实的“基督山伯爵”的故事惨烈至极,充满了现实世界的悲愤。
相比之下,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还升华了主题,结局相对好接受一些。
如果鞋匠皮科的故事完全真实演绎,恐怕会成为震憾社会的大事件。
何况《基督山伯爵》这部改编于真实历史的小说在连载期间,已经引起了巨大轰动。
高传龙感叹:果然有时候,现实比小说更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