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纳·泰格尔,这位毕业于西方某军事学院的高材生。
在回国后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和努力,一步步地晋升为将军。
然而,他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政治领域。
凭借着在军队中的威望和影响力,科纳·泰格尔成功地跻身政坛,并最终登上了火炉国总统的宝座。
然而,他的政治理念却与其他势力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他一心想要打造一个军政府,将国家的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的这一想法,自然引起了其他势力的强烈反对。
在他任期的第四年,由于各方压力的不断累积,科纳·泰格尔最终被赶下了台。
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利用手中的军权,挑起了一场残酷的内战。
在内战的漫长岁月里,科纳·泰格尔得到了西方某些国家的暗中支持。
这些国家向科纳·泰格尔领导的反对派武装,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使得他们在正面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优势,对政府军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正当科纳·泰格尔认为优势在我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他手下的一个混编营,竟然被蓝色部队全歼了。
尽管这个混编营,人数不到一千。
但是,好歹也是配备了重机枪、迫击炮等重型武器。
这一情况,让科纳·泰格尔又惊又恐。
他无法理解,一直被动挨打不敢还手的蓝色部队。
为何如此大胆,竟敢直接与他正面对抗。
虽然,蓝色部队声称,他们是被动反击的。
可是,他怎么会信这个借口?
被动反击,能全歼一个混编营?
于是,他第一时间就想要报复蓝色部队。
在报复之前,他也向联合国递交了他的抗议。
混编营被全歼的第二天晚上,一支兵力大约在一千五百人左右的独立步兵团,赶到了距离莫格市不足五十公里的一个小镇。
领导这支部队的,是威廉?布鲁基尔上校。
和泰格尔一样,布鲁基尔上校也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
布鲁基尔上校,毕业于莓果陆军指挥参谋学院。
作为陆军指挥参谋学院的毕业生,布鲁基尔上校受“西式军事理念”影响。
在军事思维和政治倾向上,呈现一定的 “西方化” 特征。
但是,他的个人指挥能力还是可以的。
要不然,也不会被泰格尔派来。
当天晚上,他命令部队在小镇休息。
他命令部队将小镇上的居民,将房屋让给他的士兵。
并且,还让这些居民为他的士兵准备晚饭。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将镇上的妇女全都给抢走了。
面对这种情况,小镇上的居民敢怒不敢言。
晚上七点钟,布鲁基尔上校在镇中心的某个教堂里组织了军事会议。
按照他的作战规划,明天上午就可以抵达莫格市。
下午,就可以提前将部队部署在蓝色部队巡逻队的巡逻路线上。
到时候,他可以制造冲突,并捏造出蓝色部队主动袭击他们的假象。
进而,堂而皇之地进攻蓝色部队营区。
他的这一计划,也得到了泰格尔的同意。
泰格尔向他许诺,如果能够完成他交代的任务。
会晋升他为少将,并将他的独立步兵团扩编成独立步兵旅。
并且,优先将西方支援的重武器配发给他。
已经41岁的他,希望可以靠这一仗扬名。
作为一名西方毕业的军官,他虽然学会了西方人的自大和傲慢。
但是,并不代表他的不懂得打仗。
为了确保部队不被偷袭,他在小镇周围布置了很多岗哨。
尽管他很谨慎,但是他绝对想不到进攻的方向,是从小镇内部开始的。
晚上十点左右,一股神秘的气氛在小镇周围弥漫开来。
多股势力如同鬼魅一般,悄然地从不同方向朝着小镇附近集结。
这些势力人数也有多有少,人数多的,在几百人。
人数少的,也有一百人左右。
乍一看,他们的装扮与普通民兵武装并无二致。
没有制式的军装,除去少数人身上搭配着破旧的迷彩服外,大多数人还都是穿着自己的衣服。
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这些看似普通的民兵武装手中所持的武器,竟然是清一色制式的武器,而非一般民兵所使用的简陋装备。
而且,这些所谓的“民兵武装”,竟然还佩戴着清一色的头盔。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不仅携带了重机枪。
其中有些人的背上,还背着火箭筒和迫击炮的零部件。
这显然,与他们表面上的身份不符。
在小镇不远处的一片小山坡上,还有另外一伙人。
这伙人的带头人,正是邵俊峰大校。
不过,此时的他身上穿的就是没有外军用的迷彩服,而且没有任何标志。
在他的周围,还有二十几名警卫人员。
他们神情严肃,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原来,邵俊峰今晚的任务并非参与战斗,而是充当裁判和监军。
而那几股悄悄集结的势力,正是赵黑龙等人领导的地方武装。
这些地方武装手中所持的武器,全部都是炎国出口的外贸版武器装备。
经过短短两天的紧急培训,这些地方武装已经能够熟练地操作这些先进的武器了。
邵俊峰看了下手表上的时间,头也不回的问道:“王参谋,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一个戴眼镜的男子,一边在操作手中的仪器,一边回答道:“侦察无人机,随时可以起飞。但是通信屏蔽系统,需要时间调整。预计三分钟后,就可以准备完毕。”
邵俊峰听完之后,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然后,下达命令:“把无人机放出去之后,立刻与后方取得联系,务必要确保影像传输的畅通无阻!”
王参谋立刻回应道:“是!”
紧接着,他迅速转身,熟练地操作着控制台上的各种按钮和开关。
而他旁边的几个人,迅速将多架无人机投放到空中。
而邵俊峰则拿起一部国产对讲机,毫不犹豫地按下呼叫键:“确定总攻时间为:22 点 30 分!”
话音刚落,对讲机里便传来了几个略带口音、不太标准的汉语回应声:“收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指针指向 22 点 25 分的时候。
邵俊峰再次看向王参谋,下达了新的指令:“启动通信屏蔽系统!”
王参谋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头应道:“是!”
他的右手迅速移动,准确地按下鼠标。
随着他的操作,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加载进度条迅速向前推进,最终显示加载完成。
王参谋紧接着说道:“通信屏蔽系统已经启动。”
然而,他又说道:“不过,屏蔽距离只有方圆两公里。而且,屏蔽时间也只有一个小时。”
邵俊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一个小时足够了。”
这时,蓝色部队步兵营的小型会议室内。
接到前方无人机传输的数据后,已经将现场的实况影像投放在电子大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