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弋雪的人生轨迹并未如后娘雷氏设计的那样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反而在宫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成为王姬(公主)的陪读,开启了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
她深知弋雪的美貌足以令任何男子心动,于是精心策划,企图利用她的美色去迷惑周王。
在雷氏的算计中,周王必定会在弋雪的美貌面前色心大起,进而对她用强。
而弋雪,作为雷氏眼中的棋子,自然会被设计成誓死不屈的烈女形象。
这样一来,周王的愤怒将被彻底激发,他或许会在盛怒之下毁掉弋雪。
而雷氏的阴谋远不止于此,她更希望通过这一事件挑拨离间弋雪的父亲——大师氏与周王之间的君臣关系。
大师氏在朝中位高权重,是周王平叛的得力干将。
雷氏深知,若能成功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大师氏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心血将付诸东流,甚至可能被逼无奈而内外勾结,从而动摇西周的根基。
这一切看似是雷氏对周王的阿谄奉承,实则是她为雷氏家族谋取私利的手段。
然而,雷氏的真实动机却远比这更加险恶——她企图祸国殃民,通过制造内乱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然而,雷氏的如意算盘终究落空了。
周王并非雷氏所想象的那样容易被操控。他的心境犹如明镜一般清澈,又怎会做出如此愚蠢之事?
周王深知,若因美色而毁掉一个女子,不仅违背了他的道德准则,更会让他沦为与前朝商纣王一般无二的昏君。
商纣王因妲己而亡国,这一历史教训周王铭记在心。
因此,当弋雪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没有被她的美貌所迷惑,反而看到了她背后的才华与坚韧。
弋雪并非一个普通的女子,她的才情与智慧远胜过她的容貌。
在与周王的相处中,她展现出了非凡的学识与见识。
她对经典古籍的解读独到而深刻,对朝政大事的见解也常常一针见血。
周王被她的才华所折服,,将她安排在公主身边,让她成为王姬的陪读。
在宫廷中,弋雪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她与王姬相处融洽,成为了公主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她不仅传授给公主知识,更教导她如何成为一个有德行、有智慧的女子。
同时,弋雪还陪王姬练武,也把自己的杨家枪法传授给王姬。
在她的陪伴下,王姬的学识与修养不断提升,成为了宫廷中众人称赞的才女。
而弋雪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她不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而是一个有独立人格、有思想的女子。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并非雷氏所想象的那样软弱可欺。
她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用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为宫廷带来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力量。
雷氏的阴谋最终未能得逞,她的恶行也逐渐被揭露。
雷氏的家族在朝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她的阴谋不仅未能为家族谋取好处,反而将家族推向被人唾弃中。
今天一早,弋雪正在花园的草坪上练习杨家枪术,突然小王姬跑了过来。
她激动地呼喊道:“弋雪姐,好……好消息啊!”
“什么好消息?你慢点说。”弋雪看着小王姬,脸上露出弱爱的神色。
“王师大捷啊!我刚听到的消息,弋木大师氏带着大军快到镐京了。”小王姬兴奋地说道。
弋雪激动不已,热泪盈眶。
她喃喃自语,“父亲,你终于回来了,女儿很想你啊!杨伯和小立弟弟,你们也一起回来了吗?”
弋雪既是对亲人的渴望,又是担心杨成武和杨立没有随军队一起回来。
弋雪心急如焚,完全顾不上其他事情,紧紧拉住小王姬的手,脚步匆匆地朝着镐京城门飞奔而去。
一路上,她的心跳如同擂鼓一般,剧烈而急促。
脑海中不断闪现着父亲的面容,还有杨成武、杨立的身影。
这些画面在她眼前交织、重叠,让她的心情愈发焦急。
当她们终于赶到城门时,眼前的景象让弋雪惊呆了。
只见城门内外的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这些人有的是自发前来的百姓,有的则是负责维持秩序的城卫。
他们排列得整整齐齐,犹如两条蜿蜒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
弋雪站在人群中,踮起脚尖,目光急切地在道路的尽头搜索。
她的心跳愈发剧烈,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
终于,在一片尘土飞扬中,她看到了一支整齐的军队正缓缓走来。
这支军队军容严整,步伐整齐,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气势如虹。
弋雪瞪大了眼睛,在队伍中仔细寻找着父亲的身影。
突然,她的眼睛一亮,看到了骑在骏马上的父亲弋木。
那熟悉的身影让她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模糊了她的视线。
而在不远处,杨成武和杨立也在队伍之中。
杨成武身姿挺拔,如同一棵苍松,他的眼神中透着历经沙场的坚毅和果敢。
杨立则多了几分成熟和稳重,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给人一种温和而可靠的感觉。
弋雪再也顾不得周围众人的目光,她像一只离弦的箭一样,朝着父亲和杨成武他们飞奔而去。
“父亲!”她一边跑,一边高声呼喊着,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思念和激动。
终于,她跑到了父亲的面前,猛地扑进了他的怀里,泣不成声。
弋木慈爱地抚摸着她的头,说道:“乖女儿,父亲回来了。”
随后,弋雪又看向杨成武和杨立,激动地说:“杨伯,小立弟弟,你们都平安回来就好。”
杨成武笑着点点头,杨立也咧嘴笑了起来,一场久别后的团聚就此展开。
弋木看一眼女儿,再看一眼杨立,不禁笑道:“哈哈哈,杨兄,这一对孩子我喜欢。”
两人相视一笑,带着众将领向镐京城的大门口走去。
众将领来到大门口,受到周王带着众朝臣亲自迎接。
弋木带着众将领一起拜见了周王。
周王着重慰问了杨成武和杨立,并对父子二人赞不绝口。
周王笑着说:“此次平叛,弋大师氏与杨家父子功不可没,朕定会重重赏赐。”
弋木和杨家父子连忙跪地谢恩:“陛下厚爱,臣等定当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这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人,竟是雷氏的兄长雷启。
他阴阳怪气地说道:“陛下,虽说他们平叛有功,但难保日后不会拥兵自重。”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杨成武上前一步,抱拳说道:“陛下,我等忠心可鉴,绝无此等异心。”
周王目光一凛,看向雷启:“雷爱卿,若无证据,不可妄言。
此次平叛若不是他们,余一人(寡人)的江山恐有大患。”
雷启吓得连忙跪地求饶。
周王摆了摆手:“此事不再提,今日摆宴,为诸位功臣庆功。”
随后,众人跟随周王前往宫殿,一场庆功宴就此拉开帷幕。
在庆功宴上,周王端坐于高堂之上,他的面前摆放着精美的酒器和丰盛的菜肴。
众臣们身着华服,依次列坐,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宴会大厅。
突然,周王站起身来,手中高举着一卷诏书,高声宣布道:“今日,本王要当众册封诸位功臣!”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周王身上。
“封弋木为伯文公,周王朝太保,兼任大师氏,赏青铜贝一万,粮田万亩!”
周王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清晰而有力。
弋木起身向前,跪地谢恩,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之色。
接着,周王继续宣读封赏名单:“封杨成武为上卿,周王朝大司马,赏青铜贝一千,粮田千亩!”
杨成武赶忙起身,恭敬地向周王行礼,接受这份殊荣。
“封杨立为少卿,大王宫护卫大统领,赏粮田百亩,青铜贝一百!”
杨立也连忙跪地谢恩,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
周王对功臣们一一进行了封赏,大厅里的气氛热烈异常。
然而,当周王念到最后一个名字时,全场却突然变得鸦雀无声。
“今天,周王朝还要封一女,她就是弋雪。”周王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响亮。
下面的众臣们面面相觑,一片惊讶之声。
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显然对这个决定感到十分意外。
周王见状,挥手示意众臣安静,然后继续说道:“封弋雪为王朝仙姬,与王姬(公主)平级。”
“天哪!与王姬一样,我没听错吧!”有人不禁失声叫道。
众臣们开始议论纷纷,对这个前所未有的封赏议论不休。
然而,周王并没有给他们太多时间讨论,紧接着他又宣布道:“今赐婚杨立少卿与弋雪仙姬。”
这句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人群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人惊愕地看着周王,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反应。
杨立惊喜不已,拉着同样惊喜的弋雪急忙跪下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