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了抱给他娘,这用人的事可把康健愁坏了,他实在决定不了该用谁不该用谁,又不想得罪乡亲们,思来想去,他想到了初寒妞,觉得她或许能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康健拨通了初寒妞的电话,结结巴巴地把情况禀报了一番。初寒妞在电话那头听着,眉头也渐渐皱了起来。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她陷入了沉思。记得有一年招聘的时候,前来应聘的人特别多,当时实在没辙,就采取了最原始的方法——抓阄。
那时候,大家排队,依次走到一个大盒前,紧张兮兮地伸手进去抓纸条。虽然当时看起来紧张刺激,可事后这件事却成为了笑柄。
毕竟抓阄这种方法虽然简单,大家的认同感也强,操作起来容易,但是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根本就没有什么公平竞争可言。
初寒妞在电话里沉默了片刻,最后还是把球踢回给了康健:“康叔,用人的事都交给你了,怎么做,你自己决定,我不参与。”
她的言外之意很明显,这正是考验康健领导才能的时候,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那他今后还怎么胜任这个负责人的岗位呢?
康健听着电话里的忙音,无奈地放下了手机。他开始琢磨着要采取什么策略。在他心里,采用抓阄确实是最省事的,手气好坏怨不得别人,可初寒妞明显是不赞成这么做的。
这时候,村里的一些农友开始动起了小心思。其中有个脑子比较活的,名叫刘二麻子,他偷偷地找到康健,塞给他一包烟,陪着笑脸说:“康叔,您看能不能照顾我一下,这大棚的活我肯定能干好。”
康健吓了一跳,赶紧把烟推回去,严肃地说:“二麻子,你这是干啥呢?都是一个村住着,整这事干嘛。”刘二麻子讨了个没趣,显得很尴尬。
可是,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停止,还有其他农友也想用小恩小惠来贿赂康健,弄得他更加不知所措了。
就在康健一筹莫展的时候,有的农友想到了抓阄的方式,作为筛选淘汰的手段,听天由命。这个提议一出,不少人都跟着附和。
“康叔,抓阄多省事啊,大家都没话说。”一个农友说道。
“是啊,康叔,这样也省得您为难了。”另一个农友也跟着说。
康健看着这些农友,心中十分纠结。他知道抓阄虽然简单,但是初寒妞肯定不会满意,而且这也确实有辱人的智商。
如果不抓阄,他又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他感觉自己就像陷入了一个泥潭,越挣扎陷得越深。
康健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望着远处的蔬菜大棚,那是大家的希望所在,他知道这个决定关系到很多人的生活改善。
必须要想出一个既公平又能让大家都信服的办法,可是这个办法到底在哪里呢?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晚上去澡堂洗澡,搓澡师傅帮他搓了澡,康康记得常给他搓澡的师傅是在单日子,遇到有31日的月份,单日子则变成双日子,他习惯了用那个师傅搓澡,用熟不用生。
回到家康健突生灵感,搓澡师傅一天一换人,也就是干一天休一天,两个师傅轮班上岗,却解决了两个师傅的出工问题。
有了,康健立刻开悟,既然想干活的人多,可以采取干一天休一天,或者干一个月休一个月的方式,大家不就都干上活了,人员基数没变,而解决了二十人的用工,唯一不同的是一个人干活的周期短了而已。
考虑再三,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但他没有马上实施,而是要召集那些要干活的人过来做个讨论。
康健坐在饭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绪如同潮水般涌动。
他回想起晚上在澡堂的经历,那个简单的搓澡师傅轮班制度,竟然给了他如此大的启发。他决定将这个想法进一步细化,以确保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顺利实施。
第二天,康健召集了所有应聘者,大家围坐在院子里,气氛有些紧张。
康健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各位,我最近有一个新的想法,或许可以解决我们目前的人员安排问题。”
他详细地解释了自己的计划:“我们可以采取轮班制,每个人工作一天,休息一天,或者工作一个月,休息一个月。这样一来,虽然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减少了,但整体的用工需求得到了满足。你们觉得如何?”
院子里一片沉默,大家都在消化这个新奇的提议。这时一个小伙子举起了手:“康叔,这个想法听起来不错,但如果有人不愿意接受这种轮班制怎么办?”
康健笑道:“这是个好问题。我们可以举手表决,同意的留下,不同意的走人。”
另一个应聘者接着问道:“那如果有人在轮班期间遇到紧急情况,无法按时上岗怎么办?”
康健淡定地说:“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替补制度,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备用人员。这样,即使有人临时无法上岗,也不会影响整体的工作安排。”
大家纷纷点头,似乎对这个方案越来越感兴趣。康健继续说道:“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想法,具体的细节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和研究,大家都可发表意见。”
讨论会结束后,康健感到一阵轻松。这个轮班制虽然简单,却彻底解决了人员安排问题。他决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与应聘者们深入讨论,确保每一个细节具有可操作性。
几天后,康健再次召集了大家,宣布了最终的轮班制方案。经过讨论和修改,大家都对这个方案表示认可。
康健心中暗自庆幸,没想到去洗了一个澡,竟然让自己脑子一下子开窍。
随着轮班制的实施,康健的用人方案得以认同,不过是每个人干一个月休一个月,便于所从事的农活有个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