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早饭的时候,韦府下人发现今天的早餐比往常丰富了太多,不仅增加了白米粥,甚至还有肉丁。

“听说是三娘要求厨房改善咱们的伙食。”

韦府的近百口下人挤在食堂内,一边吃一边议论。

“哎呀……太阳真是从西边出来了。”

有人小声嘀咕:“只要三娘往后不动辄打骂我们,就算烧高香了!”

就在这时候,从前喜欢锦衣华服的韦熏儿抱着一筐桃子走进了食堂内,后面还跟着四五个下人,俱都人手一筐桃子。

“天气越来越热了,大伙儿要预防中暑,吃完饭每人两个桃子,补充点糖分。”

韦熏儿热情洋溢的给下人们挨个的发放桃子,“从前我太任性了,得罪大伙儿的地方多多担待,往后我一定会善待你们。

“谢谢三娘。”

仆人们感动不已,庆幸总算熬出头来了,这个折腾死人不偿命的姑奶奶这是改邪归正了吗?

吃完饭后,韦熏儿又带着仆人前往曾经吵架的邻居家登门致歉,每户送了十斤猪肉、一坛美酒、一斤盐巴。

“张伯,从前是我不懂事,你大人不记小人过,莫要与侄女一般见识哈!”

“王婶,我来看你来了,以前得罪的地方,你多多海涵。”

“杜姨,我给你送来了些薄礼,还望笑纳,从前有不对的地方,阿姨莫怪。”

对于韦家三娘突然的变化,邻居们既惊诧又庆幸,不管如何,往后总算不用担心韦家三娘子仗势欺人了。

京兆韦氏跺跺脚长安都得晃三晃,人家的父亲是工部尚书,哪个惹得起?

给邻居道歉完毕,韦熏儿又在崇仁坊摆摊施粥,给那些因为躲避战火逃到长安的百姓提供稀饭和馒头,甚至还有零星的肉片,导致闻讯前来崇仁坊排队的百姓多达千人。

也该着韦三娘发达,就在这时候前来调查她品行的锦衣卫出现在了崇仁坊。

他们脱去飞鱼服,摘下绣春刀,乔装成商贩混在百姓之中,一边观察韦三娘,一边向百姓打听韦熏儿的人品。

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崇仁坊的邻居收了韦熏儿的礼物,也不好意思再说她坏话,毕竟她从前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姑娘,谁还没有个年轻的时候?

大伙儿俱都一顿夸,简直把韦熏儿夸得心地善良,知书达理。

锦衣卫又看到韦三娘衣着朴素,亲自在太阳底下拿着勺子给百姓食粥,丝毫不顾名门闺秀的身份,不由得频频颔首,满意归去。

前来调查的锦衣卫回到宫中,将所见所闻报告了锦衣卫指挥使诸葛恭,诸葛恭随后又并禀报了李瑛。

“启奏陛下,经过锦衣卫暗访,发现这个韦熏儿是个心地善良,为人和善的女子,她的名声在崇仁坊很好,邻里一片称赞。”

“这就好啊!”

李瑛抚须颔首,“朕就怕是有人故意撮合,觊觎太子妃之位。如果是太子与他无意邂逅,那也是天作之合,改天把人带进宫里来,让朕瞧瞧。

如果确实没什么问题,那就把婚事定下来,让礼部择个日子,把婚事办了。”

李瑛现在大权在握,即便韦氏成为了太子的外戚,也不怕他们搞事,更何况李俨也不是野心勃勃的性格。

“奴婢遵旨!”

诸葛恭弯腰领命。

李瑛又叮嘱道:“你去把韦三娘的人品向皇后报告一声,免得她牵挂。”

“喏!”

诸葛恭离开含象殿来到蓬莱殿,将锦衣卫的见闻如实道来。

薛柔蹙眉道:“如果这韦三娘的人品确实如此,做本宫的儿媳倒也未尝不可,你派人去忠王府把韦氏邀请来,本宫要与她聊聊这个侄女。”

“奴婢遵旨!”

诸葛恭马上派人赶往十王宅,召唤韦氏进宫。

突然得到皇后召唤,这让忠王妃有些紧张,手足无措的询问李亨与张庭:“皇后突然召见我,所为何来?”

张庭心中暗自高兴:“肯定是为了熏儿的事,你赶紧去一趟。”

“我这心里没底,还是觉得熏儿不配做太子妃。”韦氏忧心忡忡的说道。

张庭道:“为何我听街坊邻居都夸赞熏儿知书达理,是个与邻为善的好女孩?”

“果真如此?”韦氏扑闪着眼睛,半信半疑。

李亨叮嘱道:“皇后突然召见你,肯定是为了熏儿的事情,你进宫后千万不要乱说,一定要把熏儿夸赞的知书达理,温柔善良。

她如果真的能够成为太子妃,将来就有望成为大唐的皇后,你兄长还有你们韦氏,都会跟着沾光的。

你看薛柔的父亲薛绦屁本事没有,父凭女贵,现在官拜正三品的礼部侍郎,还被封了县侯,河东薛氏现在烧包的快要上天了!”

张庭道:“要不然我陪姐姐一块进宫?”

韦氏连连答应:“也好、也好。”

“圣旨到!”

就在这时,院子里响起了太监尖锐的声音。

李亨急忙率领全体家眷来到院子里接旨:“臣李亨率阖府上下恭迎圣旨。”

果然像李瑶说的那样,这道圣旨是要册封李亨担任“太府卿”,让他即刻前往太府寺走马上任。

“臣接旨!”

李亨接过圣旨,决定按照张庭的告诫,进宫向李瑛推掉这个官职。

于是,李亨带着一妻一妾,乘坐两辆马车出了十王宅,前往大明宫。

从十王宅到丹凤门不过三里路程,一转眼的时间便到。

李亨作为亲王,在白天拥有自由入宫的权力,当下昂首走在前面,两个女人随后,一起进了大明宫。

过了御桥之后,三人分道扬镳,李亨前往含象殿谢恩,韦氏与张庭前往蓬莱殿拜见皇后。

李瑛正在研究改革的事情,突然听说李亨前来求见,还以为他是来谢恩的,当即宣他进殿。

“呵呵……掐指算算,已经半个月没见三郎了,朕心中甚是想念呢!”

李瑛热情洋溢的起身,吩咐吉小庆看座。

李亨作揖施礼:“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自家兄弟,不必多礼!”

李瑛正襟端坐,示意李亨在对面的凳子上坐了,“太府寺掌管大量的金银财宝、土地房产,交给别人不放心,往后就着落在三郎的身上了。”

李亨再次起身,拱手道:“回圣人的话,臣这次进宫是来谢恩的,也是来请辞的。”

“请辞?”

李瑛露出诧异的目光,“怎么,三郎嫌太府卿的职位太低?”

“臣岂敢!”

李亨急忙跪在地上磕头,“陛下隆恩,委以重任,臣感激涕零还来不及,岂敢嫌弃官小。”

李瑛更加不解:“那为何三郎刚刚接到圣旨,就来辞官?”

李亨跪在地上,言辞恳切的道:“臣弟才疏学浅,实在不能担当太府卿这个重任,还望陛下另择贤明,以免耽误了国家大事。”

“啧啧……这家伙倒是谨慎,竟然没有上当。”

李瑛不由得对李亨有点刮目相看了。

实事求是的说,李瑛突然委任李亨出任太府卿,一半是因为老四李琰、老五李瑶、老六李琬都在做官,单独把李亨晾起来有些说不过去,难免会招来流言蜚语。

第二个原因也想考验下李亨,试试他会不会犯和李琚一样的错误?

如果他扛不住金钱的诱惑,也做出了监守自盗,贪污侵吞的事情,那就别怪自己收拾他了……

只是没想到,这个家伙真能苟,竟然不接受自己的任命,倒是有些出乎预料。

还别说,这个李三郎确实有点政治智慧,不愧是历史上曾经做过皇帝的人!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