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夫蒙灵察的报告简言意骇,只有寥寥数十字,并未提到李晟这个名字。

李瑛也没意识到这号人物已经出现在了敌军阵中,而是首先想到了中兴名将李光弼。

李光弼在安史之乱后被推为“中兴第一名将”,甚至被当世认为功劳还要在郭子仪之上,被赐爵临淮郡王、加河南兵马副元帅,领太尉、兼侍中。

在李瑛的知识点里面,李光弼比郭子仪年轻个十来岁,父亲是从契丹投降唐朝的贵族,出生于营州柳城。

穿越之后,李瑛被李隆基死死拿捏,一言一行都被密切监视,根本不敢接触京城的武将,自然不知道李光弼身在何处?

到了今年春天,李瑛如愿成为天策上将,可以正大光明的掌控兵权,但随后就出征北庭,一直没来得及寻访李光弼这个盛唐名将。

即便是现在,李光弼也只是左骁卫大将军麾下的中郎将,属于一个中级军官,这样的官职在大唐有上千个。

如果不开上帝视角,谁都不知道此人在盛唐的历史上力挽狂澜,与郭子仪一起挽救了差点轰然倒塌的李唐王朝。

此刻看到这个李钦的名字,李瑛便下意识的想到了李光弼,猜测两人是不是父子关系?

“回陛下的话,李钦乃是陇右洮州人,臣记得这个李光弼好像是契丹人,他的父亲应该是左骁卫大将军李楷洛。”

相比之下,颜杲卿在长安参加朝政的时间比李瑛还要长,因此倒是知道李光弼这个名字。

当然,颜杲卿并不知道李光弼有多牛,之所以能记住这个名字,而是觉得他爹李楷洛是个牛人。

毕竟“南衙大将军”只有十六个,身为天策府长史,颜杲卿要为李瑛筹备粮草辎重,自然要掌握李楷洛这个左骁卫大将军的家世,因此才知道李光弼是他的儿子。

“哦……原来这李光弼是李楷洛的儿子,朕还以为他是李钦的儿子。”

李瑛假装恍然顿悟的敷衍道。

颜杲卿有些诧异:“陛下也知道李光弼这个人?”

“在蒙古草原的时候,听萧太师提起过此人。”

李瑛情急之下拿萧嵩出来做挡箭牌,反正此刻他正在长安天牢里关着。

“萧太师说此人熟读兵书,弓马娴熟,将来必成大器。”

颜杲卿道:“我曾经在皇城见过此人,性格倒是沉稳谦逊。不过也是三十岁的人了,仗着门荫拜将,前途肯定不及王忠嗣。”

李光弼现在的职位只是正五品的中郎将,而年方三十四岁的王忠嗣却已经担任过陇右、安西两镇节度使、金吾卫大将军,指挥过十几万的大兵团与吐蕃决战。

两相比较,李光弼现在就是一个正团级干部,而王忠嗣却已经成了中将、大军区司令员的级别,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旁边的王维插嘴道:“那是,王忠嗣是太上皇的义子,自身又争气,简直是天选之子。如果他能死心塌地的为圣人效力,将来甚至有机会进入凌烟阁,李光弼一个契丹人,自然无法相比。”

“呵呵……”

李瑛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法解释。

总不能告诉颜杲卿、王维,在历史上没过几年王忠嗣就遭到李隆基猜疑暴病身亡,就是被你们轻视的李光弼联手郭子仪拯救了大唐。

事实上,在李瑛看来,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李光弼不说超过郭子仪,至少不在汾阳郡王之下。

比较这两个中兴盛唐的名将,单从军事能力来说,郭子仪的下限更高,但上限似乎略逊李光弼一筹。

在唐军与安史叛军的大兵团对决之中,郭子仪指挥五场,三胜两负。

其中,河北嘉山之战,郭子仪率领朔方军联合李光弼的河东军自井陉出太行山,在河北境内大败史思明、蔡希德的十万人,斩首四万余级,一举收复了包括常山郡在内的河北西部地区。

半年之后,被李亨任命为大唐兵马副元帅的郭子仪率领由朔方、陇右、河西三地精兵组成的十万联军反攻长安。

病情日益加重的安禄山命自己的义子安守忠率三万叛军驰援长安,这也是郭子仪和叛军头号悍将安守忠的第一次正面对决。

最终,作战勇猛的安守忠率平卢骑兵猛攻唐军,斩首三万余人,一举击溃郭子仪率领的联军,并逼迫郭子仪向李亨请罪,被降为尚书仆射。

一年过后,从安西都护府返回的精兵抵达关中,郭子仪整兵再战。

这次集结了安西、朔方、陇右、河西,另外加上回纥援兵,号称二十万,誓要收复大唐国都长安。

彼时,安禄山已经被儿子安庆绪弑于洛阳十个月的时间,但叛军依旧声势浩大。

面对来势汹汹的唐军,镇守长安的叛军第一悍将安守忠携副将李归仁集结十万叛军,向西应战郭子仪。

双方三十万大军,在长安西边的香积寺遭遇,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肉搏战。

而这一场战役,也是大唐王朝的国运之战。

在这场空前惨烈的战役之中,郭子仪与安守忠这对冤家对头各自使出浑身解数,直杀的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最终,经过一天的鏖战,唐军以阵亡七万人的代价阵斩六万叛军,俘虏两万,凭借人数优势惨胜。

安守忠的十万人马只剩不到两万,只能放弃长安,退守潼关。

而唐军在这一战中也把来自安西、陇右、朔方的精锐折进去了一半,导致再也无力防守陇右,被吐蕃人随后席卷陇右各地,并攻占了长安。

“这个安守忠厉害啊!”

李瑛思绪飞扬,端起茶盏来的时候忍不住在心底感慨一声。

郭子仪与李光弼名垂青史,后人都知道他俩厉害,但却不知道安禄山手下的史思明、安守忠同样骁勇善战。

当然,在香积寺之战中,不能不提李嗣业这个名字。

在这场旗鼓相当的正面对决之中,正是因为李嗣业的勇猛作战,率领陌刀兵充当尖刀,砍的兵刃都卷了,方才最终击溃叛军。

仅此一役,足以确定李嗣业盛唐第一猛将的地位。

当然,这个猛指的是勇猛,而不是军事能力。

收复长安之后,郭子仪率领得胜之师出潼关攻洛阳,击败安庆绪,成功收复洛阳,威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领朔方、陇右、河西三镇节度使,加代国公。

随后,九镇节度使联合围攻邺城,并由郭子仪担任统帅。

最终却因为各镇节度使令行不一,再加上遭遇狂凤,唐军被史思明击败,并乘势追袭,重新攻占洛阳。

邺城之战,也是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候遭遇的第二场大败仗,损兵四万余人。

相比于郭子仪,在安史之乱时期,李光弼都是充当辅助的角色。

他第一次闪光的战役就是联合郭子仪参加的嘉山之战,率领河东军斩杀两万叛军,连续收复定州、赵州,兵锋直指幽州,曾经一度逼的安禄山想要放弃洛阳,撤回河北。

在邺城之战中,九镇节度使溃败,李光弼和史思明打了个平手,在其他各镇损兵折将的情况下,以微小的代价成功的撤退到老巢河东,固守太原。

随后的邙山之战,唐肃宗李亨逼李光弼与史思明决战,再加上接替郭子仪担任朔方节度使的仆固怀恩不听命令,导致唐军战败,只能退守河阳。

李光弼拥有超强的防御能力,他曾经在常山之战、太原之战、河阳之战三次挫败史思明的强攻,让叛军无法踏入河东,使得河东四百万百姓自始至终没有受到叛军铁蹄的蹂躏。

太原之战发生于李亨继位的第三年,李光弼麾下的河东军精锐跟随郭子仪西进灵武,城内只剩下万余人。

史思明与蔡希德率领十万人围攻太原,李光弼据城死守,采取挖地道、诈降、反攻的方式硬是死守了半年,让史思明无法越雷池一步。

甚至就在史思明离开太原返回洛阳火并安庆绪的时候,李光弼反攻叛军,杀的蔡希德招架不住,全军溃败,最终被斩首七万余级。

而太原之战也是叛军阵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役,甚至超过了香积寺之战。

九镇节度使战败邺城之后,郭子仪被罢官,李光弼接替了他的兵马副元帅,成为唐军的实际最高军事指挥官。

次年,李光弼战败于邙山,但并未撤退到黄河以北,而是慧眼独具的据守河阳县城,在洛阳附近扎上一颗钉子。

随后,史思明调集了十几万大军猛攻河阳,想要拔掉这颗眼皮底下的钉子。

双方鏖战了半年,李光弼依旧岿然不动,反而屡挫叛军,累计斩首三万。

史思明堪称叛军悍将,但可惜遇上了李光弼这个克星,五战四败,仅在邙山之战赢了一场。

返回幽州募兵的安守忠见史思明被李光弼吊打,实在看不下去了,要求跟史思明换阵线,自己去与李光弼一决雌雄。

史思明恼怒不已,佯装答应,把安守忠从幽州骗到洛阳,杀之,并吞并其部众。

可怜安守忠叛军第一悍将,没有死在唐军的刀下,却死在了史思明这个老六的手中,就像李隆基杀掉封常清、高仙芝如出一辙。

安史之乱时期,李光弼六次大战,四胜一平一负,战绩确实要优于郭子仪,所以被朝廷上下推为中兴第一名将,也算实至名归。

但李光弼的政治智慧显然不及郭子仪,不能像郭子仪那样看清形势,该退的时候急流勇退,免得功高震主。

在平定了安史之乱后,李光弼遭到宦官程元振诬陷,在徐州拥兵自重,不敢来长安朝拜,名声受损。

抑郁之下,李光弼在五十七岁的时候病逝于徐州,代宗李豫为其平反,辍朝三日,追谥为“武穆”,赠太保。

相比之下,郭子仪的政治水平则高超了许多,在李亨时期被多次免职再起用,并在平定安史之乱后继续受到代宗李豫的器重。

之后,吐蕃人攻陷长安,郭子仪临危受命,率部再次收复长安,并在关中、朔方一代抵御吐蕃对大唐的侵略,多有战绩。

再后来,仆固怀恩被逼反,联合回纥、吐蕃、党项等异族入侵河东的汾州、蒲州等地,关键时刻又是郭子仪站出来平定了仆固怀恩之乱,保障了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基本盘。

综合比较,平定安史之乱时期,李光弼的功劳要略高于郭子仪,因此被推为“中兴第一名将”。

但郭子仪庇佑盛唐的时期更长,战绩更多,而且还有治理地方、抵御外族的功绩,故此被称为“再造盛唐首功”。

两人交相辉映,在安史之乱后力挽狂澜,为大唐续了一百多年的命,堪称帝国双壁。

李瑛放下茶盏,收了思绪,莞尔笑道。

“呵呵……王忠嗣确实是个难得的将才,也不知道他现在到了平原情况如何了,速速派人联络他,朕要知道山东那边的情况!”

李泌拱手领命:“臣遵旨,马上就派人去平原联络王忠嗣。”

“还有,也要加强与魏王的联络,看看老八现在兵力如何了。”

李瑛捋着日渐浓密的胡须,沉声说道。

“喏!”

李泌再次领旨。

李瑛缓缓起身,带着众人走到巨大的舆图前面,牢牢地盯着临汾城,斩钉截铁的道。

“告诉杜希望、安思顺、夫蒙灵察等人,无论如何,都要把李钦率领的这三万人给朕吃掉,争取二月初渡过黄河,剑指长安!

咱们必须尽快收复长安,腾出手来收拾安禄山、张守珪,绝不能让幽州叛军坐大,以免形成燎原之势!”

颜杲卿、李泌、王维齐声遵旨:“臣等谨遵圣喻!”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医妃惊世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回到明末做枭雄主宰江山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大纨绔中兴之主红楼之挽天倾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红楼大官人开天鸿蒙诀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佛缘盛世耀明章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开局狙了个大佐红楼:争锋快进三国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
CC读书最新小说: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