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这本书读者大部分读者应该都听说过,相传是上古时期九天玄女给皇帝的一本兵书,后世的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等人都学习过,也都因为这本书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俗话说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也许这句话是夸张,但是这本书几千年来能被无数人追捧,想必是有些道理的。
燕文得到这本书之后,喜欢的爱不释手,每天都捧着书在那里研究,但是想要研究明白,却没那么容易。
因为还要吃饭,所以燕文回家贷款买了一个拖拉机,一边拉活赚钱,一边自学奇门遁甲。
其实这两者非常矛盾,开拖拉机拉活赚钱属于是走正道,研究奇门遁甲就属于是旁门左道了,面对正道和邪道的冲突,燕文的处理方式很简单,哪边见效果就走哪边。
开拖拉机没赚到什么钱,但是燕文用奇门遁甲推测出来了,这些年家里人突然暴毙,老婆多次怀孕流产,自己做生意不成,通通都是那个邻居齐老大家给克的。
燕文觉得邻居就像挨在一起的两棵树一样,一棵树长得高大茂盛,就会把养分全都吸走,另一棵树肯定就要营养不良了。
燕文具体是怎么算的没人知道,反正案发之后他是这么交代的,如果再不处理的话,老齐家就要把自己家靠死了。
另外除了奇门遁甲,燕文后来还研究了周易、大六壬、梅花易数等四五十种书籍,用本山大叔的话来讲,那就是知识都学杂了。
燕文根据自己的判断,在结合家里人出事之前点点滴滴的事,越来越坚信这些都和老齐家有关系。
首先就是自己老娘,本来是身体倍儿棒的,但是在临死的前一天,齐老大他家烙饼给老太太送过去好几张,结果老太太吃完之后就一命呜呼了。
而三哥临死的前一天,燕文偶然间遇到了三嫂,现在想起来,二嫂的眉宇之间存在着杀气,虽然他赶紧用笑容掩盖住了杀气,但是却没有逃过燕文的火眼金睛。
燕文当时就觉得有点不太对劲,那赶紧去找二哥,非常谨慎的对他说道:“我感觉嫂子的心里好像有很大的怒气,你最近当心一点。”
结果转过天来,三哥也突然暴毙,至今依旧是死因不明,关键是一提到验尸,不只是老齐家不同意,连三嫂也没有坚持。
燕文平时就觉得三嫂总跟老齐家人眉来眼去的,难道这些真的就是巧合吗?
最后就是自己老婆每次怀孕都流产的问题,艳文依稀记得前几年的一个晚上,村里组织放电影,自己当天没有去。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燕文出来上厕所,竟然意外的发现,老婆和齐老二家的一个男人一起回来的,而且还有说有笑的,现在想起来,问题非常大。
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在外人看起来,可能会觉得燕文有点想多了,好像是有硬往上贴的意思,最主要是无凭无据,因此不能妄下结论。
但是站在燕文的角度来看,那绝对是不一样的,连续失去亲人的重创,再加上自己没有后代的失望,结合旁门左道的诱导,他完全可以下定论,这些都是老齐家给害的。
既然根源找到了,接下来就得想办法应对了,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用奇门遁甲推算出来的,就得从奇门遁甲中寻找破解方式。
燕文经过一系列推算,最终得出一个破解之法,在遥远的东北方向有一只黑乌鸦,想要解决问题,必须先把那只乌鸦找到。
随后燕文就抛下了手里面的活,独自一个人远赴辽宁,每天踏遍深山野林,想要寻找那只黑乌鸦。
按理说东北的乌鸦非常多,但是燕文苦苦寻找了三个月,却都不是他想要的,最后只能疲惫不堪的返回到家里,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天大的喜事来了。
燕文出门之前,老婆小英就怀孕七八个月了,这次竟然没有流产,把孩子顺利的生了下来。
燕文喜出望外,但是他把孩子接过来一看,又差点被气死,因为老婆生的是个女孩,不能传宗接代,关键是这个孩子还有缺陷,是一个天生的兔唇。
燕文愤怒过后,再次搬出奇门遁甲推算起来,结果让他五雷轰顶,这又是老齐家克的。
思考良久之后,燕文回想起一件事来,自己在东北寻找乌鸦的时候,听说有一个世外高人,精通各种法术,可以称得上法力无边,非常的厉害,但是他一直四处云游,行踪飘忽不定,谁也不知道他在哪。
燕文憋着一口气,决定去找这个世外高人,结果找了好几个月也找不到,毕竟他本身财力有限,外出路上人吃马嚼的,全都是费用,根本支撑不下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燕雯的生活就剩下了三件事,有钱了就出去寻找世外高人,没钱了就回来开拖拉机赚钱,与此同时还在继续潜心研究那些算命的古书。
除了奇门遁甲之外,燕文还有一个最爱,那就是万法归宗。
万法归宗跟别的书完全不一样,简单的来讲,这是一本法师的工具书,书里面的内容都是各种符咒的样式和画法。
低级一点的法师,可以通过这本工具书入门,人人都可以上手,而且包教包会,照猫画虎的学习就行了。
但是如果高级一点来讲,这本书可以指引法师修仙修道,所以只要是搞这行的,万法归宗这本书都必须要掌握。
燕文坚定地认为,自己家所有的不幸遭遇都是老齐家带来的,为了改变家族的命运,他一直在坚持研究这些东西。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最后终于让他玩的走火入魔了,只不过是现在还差一个突破点而已。
燕文已经苦心修炼了好几年,据他自己交代,自己的功力已经非常深厚了,可惜就是始终没找到那只乌鸦,也没找到那个世外高人,此时距离他发疯的那个点,只剩下了0.0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