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头一跳,赶紧按下接听键。
“四爷?”
“小子。”
文四爷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玉简的内容,我这边大致理出个头绪了,电话里说不清楚,你现在方便的话,最好过来一趟。”
“方便,我马上过去!”
我立马应道,挂了电话,我也顾不上收拾碗筷了,对包子和闫川快速说道:“文四爷的电话,玉简有眉目了,让我现在过去一趟。”
包子一听就蹦了起来:“我靠!真破译出来了?等等,我跟你一起去!”
闫川虽然没说话,但也立刻站了起来,眼神明确表示要同行。
我看了一眼丁一,对包子说:“你和川子跟我去,让肖叔和八爷看着点丁一。”
包子冲着里屋喊了一嗓子:“师父!我们跟果子出去一趟,你看家啊!”
也不等里面回应,就催着我快走。
我们裹紧了棉衣,匆匆出了药王观,融入了清冷的夜色中。
寒风刮在脸上,有点刺疼,但我们都顾不上这些,心里只想着文四爷那边到底破译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
来到文四爷家小院,敲开门,钟灵又在这里,看到我们三个一起来,略微有些惊讶,但还是侧身让我们进去了。
文四爷正坐在桌子旁的椅子上,面前的桌子上摊开几本泛黄的古籍和一堆写满字的稿纸,那卷玉简被小心的放在一个铺着软布的托盘里。
台灯的光线照在他脸上,能看出明显的倦容,但那双眼睛却亮的惊人。
文四爷指了指旁边的椅子:“来了?坐。”
我们也没客气,各自坐下,心都悬着。
包子性子最急,屁股刚沾椅子就开口问道:“四爷,您快说说,那玉简上到底写了啥?”
文四爷没直接回答,而是先拿起玉简,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刻痕,语气凝重。
“这东西,了不得啊。比我最初想的还要惊人。上面记载的,确实是西周时期,而且是王室级别才能接触的最高祭祀仪轨的一部分。”
他看向我们,缓缓道:“这上面描述的祭祀方式,特别古老和残酷。并非我们常见的那种祭天,祭祖。它核心是沟通,或者说,是试图建立连接。”
“建立连接?跟谁?”
我们三个面面相觑,十分不解。
“天地,山川,乃至一些不可言说的存在。”
文四爷压低了声音:“根据这上面的记载,这种祭祀需要用到特殊的祭品,不仅仅是牛羊牲畜,更强调灵性之物,比如特定的玉石,甚至在某种极端情况下,可能涉及活人,以特殊的仪轨奉献其精神气。”
他翻动稿纸,指着他翻译出的几段文字。
“你们看这里,以赤璋礼南方,以苍璧礼天,以牲血浇灌社稷之石……这些都与周礼等古籍中记载的最高等级祭祀用玉和仪式能对应上。但后面这些就……”
他指着另一段更晦涩的文字,接着说道:“引幽冥之气,纳魂于器,铸通途之钥……这些词汇和表达,在正统典籍里几乎找不到,更像是一种隐秘的传承,涉及到了我们现代人难以理解的领域。”
我听的心头凛然,傀侯墓里的种种诡异景象好像又浮现在眼前。
那种阴森,不祥的感觉,似乎与这玉简上描述的引幽冥之气隐隐对应。
“四爷,您的意思是,傀侯……他进行的就是这种祭祀?”
闫川沉声问道,文四爷肯定的点点头:“极有可能这玉简,很可能就是他进行那种特殊祭祀的指导手册,或者至少是其中关键的一部分。他墓里的布置,那些玉器,符号,或许都是为了完成某种终极的沟通或者转化。”
房间里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我们粗重的呼吸声。
文四爷说的这些话,信息冲击太大。
文四爷顿了顿,话锋突然一转,眼神锐利的看向我。
“但是,这玉简里最让我吃惊的,还不是这祭祀本身。”
他拿起旁边一张单独放着的纸,上面画着那把我们从傀侯墓里带出来的青铜钥匙的临摹图
“这把钥匙!”
文四爷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玉简里明确提到了它!它被称作启门之钥!”
包子瞪大了眼睛:“启门?启什么门?”
文四爷深吸一口气,一字一顿的说:“玉简上称,这把钥匙,是开启昆仑圣墟外围一处秘所,归藏之府的大门的关键!”
“昆仑圣墟?归藏之府?”
我心脏开始怦怦直跳!
关于昆仑圣墟?我突然有一种直觉,这事绝对跟李瞎子跟我说的昆仑圣墟有关!
联想到吴老二让我给李瞎子打电话请教……
我不寒而栗,这难道是巧合?
如若不然,李瞎子岂不是暗地里操控了全局?
太可怕了,我宁愿相信这只是巧合!
文四爷没注意到我的表情变化,他显得有些激动。
“在西周乃至更早的时期,昆仑并非特指我们现在地理上的昆仑山脉,它更是一个神话概念,被认为是天地之间的支柱,众神之所居,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力量。
而这归藏之府,据玉简隐晦提及,是周王室,或者说某个掌握着这种古老秘术的群体,用于归藏某种重要事务物的地方。
里面肯嗯哼封存着关于那种秘术的完整传承,积累的宝物,或者其他更重要的东西。”
闫川闻言,立刻抓住了关键:“位置呢,这归藏之府在哪儿?”
文四爷拿起另一张写满推算过程的稿纸,说道:“这就是最困难,也最让我兴奋的部分。玉简里没有直接给出我们现在的地名,它使用的是西周时期的地名,结合星象和山川走势来描述。它提到了一个叫河宗氏的部族聚居地附近,一个叫积石之山的地方。”
他指着稿纸上的推演:“根据山海经,禹贡等古籍记载,以及后世学者的考证,河宗氏大致活动在黄河上游,河套地区以西。而积石山,一般认为可能与现今青州省东南部,阿尼玛卿山一带的古称有关,那里被认为是黄河源头区域之一,自古就有大禹导河积石山的传说。”
青州省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