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点的到来
就在战局陷入胶着之时,斯坦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命令预备队——第101机械化步兵师,绕过主战场,直插阿尔斯特东侧的薄弱防线。
这支奇兵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成功突破了魔联军防线的结合部,切断了阿尔斯特与后方的联系。与此同时,帝国空军也及时赶到战场,对城内的魔联军指挥系统进行了精确打击。
下午2时,战局开始向帝国倾斜。魔联军虽然仍拥有数量优势,但指挥系统已经陷入混乱。许多部队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
斯坦纳抓住这个机会,命令所有部队发起总攻:全体注意,这是决胜的时刻!为了帝国,前进!
残存的帝国坦克如同潮水般涌向阿尔斯特城区。在城外,燃烧的坦克残骸铺满了大地,浓密的黑烟遮蔽了天空。但第七装甲集群的将士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当夜幕降临时,阿尔斯特城内的枪炮声逐渐平息。斯坦纳的冒险取得了成功,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他们成功夺取了这个战略要地,为下一步向布鲁塞尔方向的进攻打开了大门。
这场突袭战证明了,即使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帝国的钢铁意志仍然能够创造奇迹。而现在,通往布鲁塞尔的道路已经在第七装甲集群面前展开。
钢铁壁垒:布鲁塞尔-安特卫普绞肉机。
就在第七装甲集群艰难夺取阿尔斯特的同时,整个北部战线的战局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升级。魔联军统帅部显然洞悉了帝国在北部突然发起的攻势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开始向布鲁塞尔-安特卫普地区倾注其最精锐的部队。这片战场很快变成了检验双方意志与实力的试炼场。
布鲁塞尔的钢铁长城:三个致命战术
在布鲁塞尔外围,魔联军构建的不仅是一道防线,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个关键战术部署:
战例一:骑士机甲的铁砧与铁锤战术
在布鲁塞尔东郊的平原地带,魔联军部署了第7骑士机甲团的400余台各型机甲。他们采取经典的铁砧与铁锤战术:由装备重装甲的蹂躏者级机甲组成阵地,吸引帝国装甲部队进攻;同时配置高速的灾厄使者级机甲作为,在帝国部队陷入交战后从侧翼发起致命突击。
6月17日清晨,帝国第112装甲团就陷入了这个陷阱。当该团的t-72破城者坦克与正面的蹂躏者机甲交火时,突然从左侧树林中杀出两个中队的灾厄使者。短短20分钟内,第112装甲团损失了37辆坦克,被迫后撤。残存的坦克车长米勒在战后报告中写道:它们像死神一样从意想不到的方向出现,我们的侧翼装甲在它们的火山炮面前如同纸片。
战例二:混沌星际战士的斩首突击
魔联军将最精锐的混沌星际战士组成数个连级的斩首小队,专门针对帝国指挥节点。六月19日,在第3机械化步兵师的防区内,一支由15名混沌星际战士组成的小队利用夜色渗透,精准定位了该师的移动指挥中心。
战斗在凌晨3时爆发。尽管有一个连的兵力守卫,但混沌星际战士凭借动力甲的优势和精准的配合,在15分钟内就突破了防线。师长沃克少将被迫在警卫排掩护下转移,师指挥系统瘫痪了整整6小时。这次袭击导致前线三个团失去统一指挥,当天的进攻计划被迫取消。
战例三:立体化反装甲体系
魔联军在布鲁塞尔外围建立了密集的多层次反装甲火力网。以反坦克导弹、预设雷区和自行火炮构成的基础火力层,配合骑士机甲的机动打击和空中力量的支持,形成了一个致命的杀伤链。
六月22日,帝国第5装甲师在进攻布鲁塞尔南郊时,先头部队触发了密集的反坦克雷场,随后遭到来自三个方向的导弹攻击。当坦克部队试图展开队形时,又遭到魔联军炮兵的火力覆盖。幸存的坦克试图后撤时,魔联军的攻击机群赶到,完成了这场屠杀。该师在4小时的战斗中损失了58辆主战坦克,战斗力锐减40%。
安特卫普的援军洪流与反突击
在安特卫普方向,魔联军展现出了惊人的战场恢复能力。他们不仅守住了港口,更将其变成了一个强大的进攻发起点。
战例四:港区卸货与快速部署
帝国侦察机拍摄到的画面显示,魔联军在安特卫普港建立了高效的卸货-整编-投入作战体系。新抵达的部队在24小时内就能完成卸载和基本整备,48小时内可投入前线。6月25日,新抵达的第44装甲师在下船后仅36小时就参与了对比弗特地区的反突击,完全出乎帝国情报部门的预料。
战例五:梯次反突击战术
魔联军在安特卫普方向采取了创新的梯次反突击战术。他们不再固守防线,而是以营级规模部队持续发动反击,迫使帝国军队始终处于应对状态。6月28日当天,魔联军在安特卫普东部战线发动了17次营级规模的反突击,虽然每次都被击退,但严重消耗了帝国进攻部队的精力与物资。
血腥拉锯战的代价
在这些战术对抗下,战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几个典型战例足以说明战斗的惨烈程度:
在阿尔斯特至布鲁塞尔的钢铁峡谷地段,帝国第3装甲师第7团在6月30日的战斗中三次易手阵地。团长汉森上校在战报中描述:晨间我们以两个营的代价夺取了峡谷东侧阵地;正午时分,敌军投入骑士机甲集群,我们被迫撤退;下午得到炮兵支援后再次进攻得手;傍晚又因左翼被包抄而放弃。仅这一天,全团伤亡就达40%。
天空中的战斗同样残酷。帝国第4航空联队的作战记录显示,在6月份的最后一周,该联队损失了33架风暴鸦炮艇,飞行员伤亡率达25%。一名成功跳伞的飞行员回忆:我们就像在进行一场永无止境的空中决斗,每次出击都可能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