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婷有时间吗?
全国首屈一指好医院的科室主任。说实话,恐怕还真没那个时间。
而且,除了正常的医疗和教学工作之外,每年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优秀医院的中青年医生来他们医院进修。
不过,陈青峰倒是听陆文婷说起,说是很有可能,会在明年的时候,参加援助非洲的医疗队。
没办法,这是医院派下来的任务。
可是这样一来,两口子都不在家,而且有可能分散在不同的国家,甚至不同的大洲。
陈青峰放下电话之后,想了想。
突然觉得,这辈子过得这么有出息,也未必是件好事儿。
莫里斯病毒大概是一年前曾经流行的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蠕虫病毒。
到现在为止,虽然已经有了补丁,但是免费的可以让普通用户使用的扫描和杀毒软件还是没有的。
所以,当陈青峰把程序挂载在布莱克的网站上之后。
立刻就吸引了很多人,程序只有几百kb,并不算太大,所以哪怕是现在网速很慢,依旧有不少的下载量。
这年头,虽然说已经有了图形界面。
让更多的普通人也可以使用个人台式计算机,但是老一代的计算机使用者,他们所经历的那个时代是黑白屏的时代,那是一个有的时候连硬件驱动都需要自己编写的时代。
所以,现在使用计算机的很大程度上依旧是这个时代的高手。
……
编程这东西,一旦你取得了一次成功,做出了点有用的东西,你就会上瘾。
陈青峰发现,现在他不再觉得辅修的计算机课程是如此的枯燥,相反,他甚至还感受到了一些乐趣。
而且因为多了这项技能,陈青峰决定把自己在肯尼迪学院的毕业设计,就定成电子政务系统。
他打算做一个网站,把联邦政府这边注册申请企业资质的流程全部放在网上来处理。
之所以选择美国这边的流程,是因为,学校的老师是美国人。
其实,如果按照国内的流程来说,陈青峰可以把自己的程序做得更好。
肯尼迪政府学院本来就是一年的学制。
如今已经过去了半年。
陈青峰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他希望自己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取得这边的学位。
……
纽约上东区。
此时正值下午两点钟,在上东区一所国际学校,门口停满了,带有外交牌照的汽车。
这所学校面积虽然不大,但是里面的孩子出身个个不凡。
由于联合国总部设立在纽约,所以这里的工作人员很多都带着自己的子女来这边工作。
作为国际组织的官员或者外交官,他们通常都拥有不菲的年薪,所以子女的生活也可以安排的很好。
而且很多都有国家的补助。
他们的孩子可以入读纽约最好的学校。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
一直上下来,然后通过某些特殊的渠道进入美国的知名私立大学。
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搞到一张哈佛校友的推荐信,一点都没有难度。
此时在高中部, 随着一群穿着西装校服的男女从学校里出来,门口的车辆一辆一辆的打开车门,司机就站在一旁为自家的公主和少爷,服务着。
不过就在这时,一辆加长的林肯轿车慢慢的驶了过来,前面还有一辆gmc汽车,闪着警灯在开道。
周围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一伙人家里应该是在白宫或者美国的什么重要机构工作?因为他们配备的是带有美国特警局标志的安保汽车。
汽车缓缓停下了。
然而随着周围的车辆陆续离开,学校里依旧没有人出来。
此时等候在车里的一名文职工作人员, 有些诧异,然后连忙走下了汽车。
然后就和守在学校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
几句话之后,那名文职人员着急的回到车上,然后拿起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
“先生,刚刚学校说您的女儿并不在这里!”
“什么,这不可能!你们早晨不是刚刚送他上学吗,他没有去学校?”
“我们确实把他送到了学校,但是学校说他今天并没有上课,他们一直联络您,可是您始终没有接听电话!”
“我今天一天都在开会,讨论伊拉克的战事问题!”
“先生,如果这样的话,我建议您立刻让特勤局进行调查!”
“先不用这么麻烦,你去我家看看,是不是他已经回去了!”
“先生,我认为……”
“好了,又要开会了,一个小时之后再打给我!”
特勤局的工作人员见状也是一脸懵逼,此时负责安保的工作人员连忙下车和特勤局的特工进行沟通。
随后两辆车一起来到了位于上东区一所酒店高层的公寓里。
随着门铃响起,公寓的大门打开,管家站在门口。
然而当特勤局的工作人员问起。他们家主人女儿的情况的时候。
“什么,凯瑟琳不是去上学了吗?”
“可是今天学校说他并没有来,一天都没有上课!”
“可是明明早晨是你们把他接走的……”
“但是……”
双方僵持住了,然而此时再打电话,那边依旧没有接听。
一个小时之后,会议终于结束了,然而当电话另一头,那位大人物从电话里得知自己的女儿并没有在家之后,他感觉到了一阵惊慌。
“先生,这种情况我建议先联系 fbi!”
“不不不,这种事情会泄露的,你们先想办法找一找,问问她是不是跟同学一起走了,或者去同学那里,记着,如果别人问起或者怀疑,你就说,我忘了,他说过今天要去谁家里了!”
“是明白!”
于是,特勤局的人又来到了学校这边,开始挨个打电话。
此时已经临近晚上七点钟了。
……
陈青峰在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办公室,正在讨论关于哥伦比亚方面。一起合作的替代种植项目的进展。
然而就在此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手机的声音。
大哥大这种东西如今在国内是身份的象征,可在纽约这种地方,几乎人手一个。
“对不起,陈先生,好像是我女儿学校打来的!”
“没关系,反正会议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