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宋甯又将剩下的人逐个安排差事。
有两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姑娘,会针线活,宋甯便让她们负责府里的针线房的事情,其余的四个年纪小一点的姑娘,便安排到各个院子去,和春夏秋冬四个丫鬟一起做事。
而那几个小伙子,其中一个安排在洪伯身边,一个安排去跟着张叔负责外出采买的事情,剩下三个便让他们跟着府里原来的几个小厮一起负责府里的杂事。
最后便是招娣母女的安排了,招娣的母亲也姓张,姑且管她叫张氏。
宋甯看着她,说到:“你日后就在厨房,和张婶一起,负责张罗府里的一日三餐。”
“是,夫人。”
张氏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所有人都被安排了差事,就只剩下招娣了,她心里有些忐忑,也不知夫人会如何安排这孩子。
宋甯微笑着看向小姑娘,语气轻快地道:“招娣,你就留在这里吧!平日里做些端茶倒水的活,好不好?”
面对着小孩子,宋甯还是习惯性地充满耐心,就怕吓着孩子。
好在这个孩子虽然有着那样不幸的原生家庭,却并不怯懦,睁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脆生生地应了一声好。
安排好差事,为了能更方便让大家互相记住彼此,宋甯便决定给他们统一改一下名字,对于这种事情,她不是第一次,已经有经验了。
首先第一个要改名字的,便是招娣,这个名字在宋甯看来,是这个天底下最贱的名字,她叫着都觉着不舒服。
“既然你们都来到了这里,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不管你们过去叫什么,从今天开始,就换一个新的名字吧!尤其是你,招娣。”
招娣娘张氏见主子丝毫不掩饰对招娣这个名字的不喜,连忙求赐名,“夫人明鉴,招娣是个贱名字,实在是不合适伺候在夫人跟前,求夫人给赐一个有福气的名字。”
宋甯点头,寻思片刻,便想到了一个:“以后就把招娣这个名字丢掉,改叫宝珠吧!”
宝珠,如珠似宝,确实是个有福气的名字。
小姑娘很高兴于自己有了新名字,然而她娘却想得更多,头一次因为一个名字而让她有种被人重视的感觉。
曾经她的孩子在相公和婆母的眼中,连路边的杂草都不如,如今却被人如此温柔以待,她们母女总算是熬出头了。
张氏的眼眶不禁有些泛红,拉着孩子就一起跪下谢恩:“谢夫人赐名。”
“起来吧!宝珠娘,你就还是用原来的姓氏。”
“谢夫人。”
母女俩从地上起来,站到一旁。
宋甯看着下面站着的几个姑娘,寻思着该给她们取什么名字。
府中原来的四个姑娘以春夏秋冬取名,她原本倒是想给几个姑娘来一个梅兰菊竹的,只不过在屏阳县的几个姑娘已经用过了。
于是,她想了半晌,最后给她用了二十四节气取名。
小雪、大雪,是那两个负责针线房的姑娘。
另外四个姑娘便分别叫小寒、谷雨、小满、白露。
至于那些小伙子,宋甯懒得想了,便让洪伯根据原来府里几个小厮的名字来参考,给每个人都取了一个有派的名字,听起来就能知道是一个府里出来的人。
等所有人的差事安排妥当,洪伯见宋甯身边只留下一个半大不小的小丫头,便劝说道:“夫人,您咋不多留一个丫头在身边伺候着,就一个孩子行吗?公子是读书人,或许还应该配一个书童。”
他总觉得,这么大宅子的主人,身边伺候的人也太少了。
宋甯却不以为然,笑着说道:“无妨,有一个端茶倒水的人手就够了,我们都不习惯身边有太多人伺候,许多事情,我们都可以自己做。”
洪伯见此,便也不再多说什么,转而请示她接下来是否还有啥安排。
“当务之急,是赶紧给他们每人置办两身冬衣,这天越来越冷,他们身上穿的都太单薄了,这件事情,洪伯您交代下去吧!再给他们分配好居住的屋子,咱们府里人少,空屋子多,可以适量地安排他们住得宽敞一些。”
交代完事情,洪伯很快便将人带下去安置了,各自该到哪里去,该住什么地方,全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安排完这些事情,洪伯回来向宋甯汇报,宋甯对于他的安排很满意,尤其是把宝珠母女俩安排住在一个屋子里,很贴心。
“嗯!这样很好,洪伯,辛苦了,您下去歇着吧!”
洪伯应了一声,便退下了。
杭书珩与刘夫子出了一趟门,是因为卢少城派了身边的仆人过来传话,邀他们出去小聚,晌午的时候让人传了话回来,午膳不回来吃了。
青霜去厨房取膳,回来时,身后却跟了一个小尾巴。
宋甯开始没注意到青霜后面还跟着一个小身影,她看着青霜手上空空如也,便疑惑她不是去取膳的吗?怎么空着手回来了。
青霜两手一摊,往一侧让了让,宋甯便瞧见了跟在青霜身后的宝珠,正提着一个大食盒走上前来。
“宝珠?”
宋甯有点惊讶,那样的食盒,再装上几盘菜食,她曾掂量过,整体的重量可不轻呢!
就算是她一个成年人想要从厨房一路提到这里来,也是很费劲的,可她现在瞧着这个瘦小的半大小姑娘提着这么大一食盒,似乎一点也不费劲。
她用目光询问青霜,见青霜点了点头,“她非要抢着干,从厨房一路提到这里。”
宋甯闻言依然很惊讶,现在她是有点相信了,这个孩子说自己力气大,原来并不是吹牛的。
宝珠见到宋甯,便扬起一个灿烂的笑脸,“夫人,可以吃饭了。”
她说完,将食盒摆在桌上,在仔细地将食盒里的吃食取出来一一摆好,做完这一切之后,便默默地退到一旁,打算等主子们用完膳再收走。
杭书珩和刘夫子不在府里,柴五叔和杭书云跟着他们一起出门的,因此在府里用膳的人,也就宋甯母子俩和青霜,还有正忙着搭秋千架没跟着一起出门的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