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指尖摩挲着鎏金王座的龙纹,金黑气息如蛛网般顺着扶手蔓延,在周媚儿脚边凝结成细小的符文。她望着那双泛着猩红的竖瞳,突然想起初见时他踏碎阴阳家紫金阙的模样,那时的暴戾与此刻眼底翻涌的暗流相比,竟显得单纯许多。
\"愚民?\"柳林突然轻笑出声,声音里带着淬了冰的嘲讽,\"不过是朝廷豢养世家的遮羞布。\"他抬手召出一幅虚幻舆图,大江南北的世家宅邸在金黑光芒中若隐若现,\"你看这江南陆氏,表面经营钱庄,实则掌控着三十六处灵脉;西北李家,号称武学世家,却私藏着能逆转生死的禁术残卷。\"
舆图上突然亮起密密麻麻的红点,如同一地血珠。\"这些世家与朝廷做着肮脏交易,将修炼资源锁进地窖,把典籍秘法束之高阁。\"柳林的声音陡然压低,\"他们需要的不是强大的修士,而是跪在地上的蝼蚁。\"
周媚儿下意识握紧腰间的红纱,她想起曾经在分支时,为了一枚下品灵石都要与旁门争斗的日子。那时她以为门派间的厮杀是为了存续,此刻才惊觉,自己不过是困在朝廷编织的囚笼里的困兽。
\"王爷是如何看透这一切的?\"她轻声问。
柳林的目光穿透墙壁,仿佛看到千里之外的皇城。\"当我在中千世界核心中看到天地法则的全貌时,便明白了。\"他掌心浮现出一团混沌光芒,\"末法时代的灵气稀薄是假象,真正被抽空的是人心。那些门派为了一句经文、一式剑招自相残杀,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了朝廷砧板上的鱼肉。\"
舆图上的红点突然剧烈闪烁,化作缕缕黑烟消散。\"你以为天机阁真是朝廷的棋子?\"柳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过是故意露出的破绽罢了。他们想借天机阁搅乱北疆,让我疲于奔命,却没想到......\"金黑气息骤然暴涨,将整座王府震得嗡嗡作响,\"我顺势斩断了他们操控的线!\"
周媚儿突然意识到,柳林整合北疆门派的举动,远不止是扩充势力。他是要在朝廷的棋局里,落下一颗足以颠覆规则的棋子。当所有修士不再为门派之争消耗,当他们真正见识到更高境界的可能,那道横亘在民间与朝廷之间的铁幕,终将被金黑灵力的洪流冲垮。
\"告诉供奉院,\"柳林收回灵力,王座上的龙纹重新归于平静,\"即日起开放书斋底层典籍,让北疆所有散修都能入内观阅。\"他看向周媚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朝廷不是喜欢愚民吗?那本王就教教天下人,什么叫做真正的清醒!\"
夜幕降临,朔方城的灯火次第亮起。供奉院书斋的大门敞开,金黑光芒如长河倾泻而出。那些曾经在田间劳作的农夫、在市井谋生的小贩,此刻都怀揣着对力量的渴望涌入其中。
而在皇城深处,某位身着龙袍的身影望着北方天际的异象,将手中的密报狠狠攥成一团。一场关乎天下大势的博弈,正在这明暗交织的局势中,走向新的篇章。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多月,此时的北方已经来到了冬季。
朔方城的城墙覆着三尺厚的积雪,在朝阳下泛着冷冽的银光。柳林立于城头,金黑气息凝成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将飘落的雪花尽数焚成青烟。
他望着城外绵延百里的灵田,那些曾因灵气稀薄而荒芜的土地,如今在供奉院秘法的滋养下,麦秆竟比成年人还高,沉甸甸的麦穗闪烁着细碎金光。
\"王爷,朝廷的密信。\"苏清瑶跪呈玉匣,发间的玉盘残片与飘落的雪花相撞,发出清越鸣响。柳林打开匣中密信,只见素绢上\"钦差巡视\"四字力透纸背,末尾的朱砂印却晕染得格外狰狞,似是落笔时心绪极不平静。
\"终于坐不住了。\"柳林将密信凑近唇边,金黑气息化作火焰将其吞噬,\"传令下去,让供奉院弟子全员待命。\"他转身望向城中,无数修士正在广场上修炼,金黑灵力与皑皑白雪相映成辉,\"本王要让朝廷看看,北疆这片土地,早已不是他们能染指的。\"
七日后,一队鎏金马车碾着积雪驶入朔方城。为首的马车装饰着蟠龙纹,车帘掀开时,露出一张堆满官威的中年面容——正是礼部尚书赵元礼。
他身着绯色锦袍,头戴乌纱帽,腰间玉带板在雪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金丝绣成的云纹随着动作微微起伏。
这位以古板着称的老学究扶着侍从的手踏下马车,厚厚的棉靴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声响,八字眉因寒风皱成一团,镜片后的目光像淬了冰的银针般扫过城头悬挂的供奉院旗帜。
\"镇北王好大的排场。\"赵元礼咳嗽两声,从袖中掏出一方绣着兰草的丝帕掩住口鼻,似是嫌弃北疆的寒风污浊了他养尊处优的肺腑,\"这满城金黑之气,倒像是把朝廷的规制都抛诸脑后了?\"
柳林负手而立,金黑气息在脚下凝结成冰阶,一步一步走下城墙。玄色王袍下摆扫过积雪,所过之处,雪面竟浮现出若隐若现的龙形纹路:\"赵大人见笑。北疆苦寒,唯有以灵力御寒。\"他目光扫过车队中侍卫腰间若隐若现的长刀,\"倒是大人此行,带的护卫比往年巡边御史多出三倍,您身为礼部尚书!怎么能做出如此如不检点的事情?\"
赵元礼的八字眉剧烈颤动,手中丝帕捏得发皱。他当然知道京中传言——说柳林在北疆包藏祸心,供奉院弟子只知镇北王,不知朝廷,更甚者称镇北王府夜夜传出龙吟。
这些谣言本就是他授意御史台散播的,此刻被当面质问,反倒理直气壮起来:\"陛下心系黎民!听闻北疆百姓竟公然修习旁门左道,特命本官来查个清楚!\"他突然提高声调,惊起城楼上几只寒鸦,\"《禁武令》写得明白,未经朝廷敕封,民间不得聚众修炼!柳王爷这是要置律法于何地?\"
柳林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抬手召出一道金黑灵力。灵力在空中化作光幕,映出城外灵田中耕作的百姓——他们正用供奉院传授的引气术灌溉庄稼,麦秆在灵力滋养下拔节生长:
\"赵大人怕是忘了,北疆与中原不同。若不修炼强身,百姓如何抵御这零下三十度的严寒?\"
他屈指一弹,光幕切换成学堂画面,蒙童们摇头晃脑诵读《供奉院启蒙经》,其中既有儒家仁政之说,又掺着阴阳家的调和之理,\"至于这所谓的'旁门左道',不过是因地制宜的求生之法罢了。\"
赵元礼的脸色瞬间涨成猪肝色,他最见不得的就是这些杂糅学说。作为礼部尚书,他一生都在维护朝廷正统,此刻看着北疆将儒、道、巫蛊之术混为一谈,简直如同目睹纲常崩坏:\"歪理邪说!如此混乱的教法,他日必生祸端!\"他突然从袖中掏出一卷明黄色圣旨,\"陛下有命,即刻解散供奉院,所有典籍......\"
\"赵大人!\"柳林的声音陡然冷下来,金黑气息化作锁链缠绕在圣旨之上,\"北疆的安稳,是数十万将士用命换来的。\"他的竖瞳泛起猩红,身后浮现出中千世界核心的虚影,万千星辰在其中流转,\"若朝廷执意要收回百姓求生的权利......\"锁链骤然收紧,圣旨边缘开始焦黑卷曲,\"本王倒是可以不管,那就让朝廷自己派人来和百姓们说吧!\"
朔方城的寒风突然停滞,赵元礼握着圣旨的手微微发抖。他这才惊觉,眼前的镇北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的年轻王爷。金黑气息凝成的威压如同实质,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仿佛下一秒就会被撕碎在这北疆的风雪中。
\"柳......柳王爷这是何意?\"赵元礼强撑着官威,声音却不自觉地发颤,\"陛下也是为了北疆长治久安......\"
\"那就请赵大人如实回禀。\"柳林松开锁链,圣旨上的焦痕却再也无法复原,\"告诉陛下,北疆的百姓,不需要别人施舍的'安稳'。\"他转身望向城中,修士们正在广场上演练新创的合击术,金黑灵力交织成璀璨的光网,\"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守护自己家园的力量。\"
赵元礼望着柳林的背影,突然意识到,这场试探从一开始就没有赢家。他小心翼翼藏在袖中的密折,写满弹劾之词的字迹,此刻在体温下晕染开来,模糊成一片墨团。
而远处传来的百姓欢笑声,混着修士们修炼时的喝喊声,如同最尖锐的讽刺,刺破了他维护朝廷威严的虚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