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学校吹牛的事,除了郭平,李剑垚还选了李定远和高小月。
这三人算是各有特点,郭平能吹,李定远履历丰富,高小月长的好看。
这样的话,可以给高中生最直接的刺激。
只是三人的演讲稿那叫一个不堪,吹牛都不知道怎么吹就有些丢大学生的脸了。
勒令他们三个在家修改了一整天,修修补补总算不辜负他们的特点。
在跑完了三天的调查之后,厂里的卡车载着他们一个连的人赶到了津河中学。
离开前,这些家伙主动把住过的房间都给打扫干净了,没让李剑垚开口骂人。
李剑垚坐在车斗里继续给他们鼓励。
“老师,你没说给中学生演讲还要让同学们旁听啊!”
“咋,拿不出手来?还是怕吹的牛被同学们当场戳破?”
郭平羞羞答答,有点不好意思。
“反正我不管啊,你们三个,谁要是掉了链子,你们自己丢人也就算了,顺带着把京大的人给丢了,回去不光我要让你们挂科,也得把事情跟其他科老师说说。
要不然,你们跟78级秋季的那一批一起上学去?”
赤裸裸的威胁,让小伙子觉得还不如豁出去算了,留级那是小学生干的事,自己一个堂堂的大学生怎么能留级呢!
“老师,你放心,就算是脸不要了,我也把牛给吹好!”
郭平把小胸脯拍的啪啪作响,眼神坚定的想要入党。
李定远和高小月也知道李剑垚在用激将法,但这个时候不能给老师丢人啊,不就是演讲吗,来就是了。
五月的津河,春风轻拂,津河中学的校园里开来了六辆大卡车,陈校长咧着嘴带人迎接这些京大的学生。
教室里,中学生们看着这一群人,眼光是羡慕的,他们有些人和这些自信满满的大学生好像只有一步之遥,却又觉得相隔甚远。
有的孩子只是看个热闹,有的孩子则已经把他们当做了追赶的目标。
食堂里,同学们被安置了下来,一人一碗水还是可以供应的,只是这些家伙喝起来甜甜的,老陈居然鸡贼的安排了糖水。
同学们看这学校的样子也是羡慕不已,没想到这样一个地方居然有这么漂亮的一个学校。
有调查清楚的同学悄悄的跟其他人说这家学校的大概来历,显然是一个成功的卧底。
“安排好了?”
老陈在李剑垚身前问到。
“差不多吧,三个人,随便讲讲,想要刺激孩子们应该是能做到的,但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心生向往也不现实。
不过每个人讲完,可以让孩子们临时提问,想问什么都行,但是方不方便回答就得台上的人来决定了,这个总不能强求。”
“那太好了,一会儿让孩子们搬椅子到操场,咱们抓紧时间,中午免费请大家吃饭!”
“吃也行,去县里吃也行,都不要紧,还得在县里待个几天呢。”
“县里是县里的事,咱不能没了礼数。”
课间的钟声铛铛铛的响起来,初中、高中四个年级的孩子们在老师的要求下,每个人都搬了一个椅子去操场排列好。
高年级的还要多拎一个,让这些来客也有个地方坐。
学生总是最听话的,不说把椅子排的整齐划一,那也是横平竖直,搞的跟阅兵似的。
前面台上,几张桌子,后面坐着的就是津河中学的老师们。
前院的公社里,宋展明和于大壮他们也凑了过来,老陈没好气的又给他们添了两张桌子。
李剑垚也坐到了台上,左右瞅瞅都是老年人,就连老师也没有太年轻靓丽的,心中暗想这师资力量还是得加强才行啊。
“同学们!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京大的高材生来给你们做个演讲,是希望你们,尤其是高中的同学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大学生活。
以前,大学只在你们的想象中,大学生是可望不可及,但今天,他们就坐在你们身旁!
听听他们口中的大学到底是什么样的,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我们津河中学的老师们不希望你们迷茫,要继续坚定你们的目标,要让你们的辛苦和汗水化作一张张入学通知书,要让你们的父母亲人为你们感到骄傲!
闲话不多说,我们有请第一位京大的才子上来给大家讲几句!”
哗啦啦的掌声响起,台下的中学生们呼吸都急促了些。
要说老陈这个人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轻易的就调动了孩子们的情绪。
当然,开场中的什么四化以及沐浴在光辉中的事被忽略了,其实又臭又长。
第一个上台的是高小月,被夏雨特意打扮一番的姑娘此时也算亭亭玉立,也不怪她老娘怀疑李剑垚是不是图谋不轨。
“同学们好!”
村里的孩子,哪见过这么好看的姑娘,大大方方的站在台上跟他们笑吟吟的打招呼,台下大一点的男孩子这会儿嘴都合不上了。
“我叫高小月,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
说来,我和津河公社还是蛮有缘分的,之前我就在咱们葫芦大队当知青,这里也算是我的半个家乡了。
乡亲们的热情和包容,让我一个从福北江城来的女孩子感受到了温暖,使我安心的能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年的时间。
所以,我连咱们这里的家乡话都学的非常地道,是不是听不出我其实是一个外乡人?”
高小月用红山话很快和孩子们拉近了关系,其实红山话跟普通话没多大区别,只是个别字眼上以及某些特定的语气中略带特色。
但显然孩子们还是吃这一套的,最起码听起来没有障碍。
“我能上大学,尤其是能考入京大,其实我是要感谢咱们陈校长的。
两年前,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我们这些知青都积极的进行复习,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继续在村里待下去,人生理想什么的都不必再谈了。
这并不是说咱们这里乡土不好,而是我们这些人之前都念了很多年的书,就像你们一样,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
整整九年甚至十年的时间一直有书本相伴,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其实都不是找一块地种,而是希望自己能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体现自己的能力和所学。
难道你们的目标是读完一个高中就回家去种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