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展现出天家的威仪。
若不出意外。
后世的皇帝将会一直生活在皇宫内。
这就需要一些点缀,多少有些生活气息,多些植物,否则过于冰冷枯燥。
那么这座新宫,即便建的再宏伟,也只是一个囚禁居所。
谁也无法保证,后世的皇帝不会被架空。
但也不宜多,居住区域部分参考江南园林即可。
这些事儿,秦风只要提出来,自然也有人去做。
如今大庆营建大工程的成本,极低极低。
只需要吃饱穿暖即可。
故此即便发动十余万劳役动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
范阳那边的粮食,基本管够。
而且范阳城也成了大庆主要的屯粮地。
每年源自辽地的粮食,都源源不断的流入到范阳城内,足够支撑秦风开展庆人眼中的超级工程。
而且。
这基本是多方共赢的局面。
大庆百姓们拿到了远比种地好上许多的粮食布匹,出力气就能稳定的喂饱家人。
朝廷则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地方官员也能从中获得功绩。
哪怕辽地出了许多粮食,但这些工程修建完毕后,都利于广宁城其他的物资转运,以及扩大影响力,开拓市场等等。
这种基建投资,对辽人也是拥有巨大好处的。
而支付的。
就是辽人们最多最不值钱的钱粮。
“新都营建上,还是要保证肉类供给的,争取五天吃肉一次,这样能保证营造宫室时的热情。”
秦风开口,让秦雄英记下,然后去号令执行。
辽地早已掌控了整个北胡地。
牛羊之类的肉食相对于北方来说,基本上源源不断。
只不过这年头运费困难,范阳那边离得还算近,吃肉就方便了许多。
而五天就能吃一次肉。
这对于营建新宫的百姓们来说,也是相当难以想象的事情。
无不感恩戴德。
“六叔,北方有十三处卫所兵马,最近对朝廷颇有怨言。”
“嗯?”
秦雄英突然说的话,让秦风完全惊了。
“以往营建新宫的活,都是他们执行在做,可这一次只调用了六卫兵马营造,选用了大量百姓。”
“那些卫所兵们很不满意,觉得就该他们代替百姓,替天家分忧。”
“他们甚至认为六叔你如此做,是将他们当外人看。”
秦风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本王好心让他们休息休息,他们倒是不领情了。”
大庆卫所兵马数量众多。
所负责的事也极度繁忙。
不单单要种地打仗。
还要负责城池营建、营建宫室、修桥补路等等诸多杂务。
这些活计。
是都不算钱的!
卫所兵马虽然待遇稳定,但劳役所付出的时间,却是要比百姓们多太多。
甚至到达了繁重的地步。
也就是庆皇还在,天下卫所兵马的热情仍在,都想为天家建设好这个天下,让后世子孙继续享福。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再加上之前北伐等,秦风觉得卫所兵马过于辛苦,便计划让他们休养一段时间,过点好日子。
谁曾想……
他们倒是不乐意了。
“他们要是愿意干活,本王这有得是干不完的活。”
秦雄英笑了笑。
“侄儿觉得,那十二卫兵马,就是看到百姓们领的粮食吃的肉比他们还多,看着眼馋。”
“以往皇爷爷执政的时候,干活的时候也就勉强能吃饱,可赚不到这么多的钱。”
秦风听此,不免点了点头。
大庆兵马的钱粮调度,大多都属于自给自足的状态。
庆皇用土地,拴住了这群人。
然而如今大庆发展出了新的状况,卫所兵马也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至于裁撤……
裁撤是不可能裁撤的!
这些兵马是大庆皇家的根基所在。
自古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若是这些兵马都掌控不住,那么会有无数人想着反叛。
兵乱所造成的后果,也是所有人都无法承受的。
“是该好好安抚下这些人了。”
“之后的节日,朝廷多批一些款项,给天下卫所兵马采买肉食。”
“另外,让兵部开始着手设计大庆新军装,争取在一年之后,全军换新军装。”
卫所兵马,说白了还是红巾军,也就是农民。
即便当了兵,不打仗的时候干的仍然是种地的活儿。
虽说北伐时改善了许多士兵的状况。
但那终究只是一小部分!
大部分卫所兵马,生活过得仍然很紧巴,特别是南方的卫所兵马。
他们并没有什么战功能够获得,没有了赏赐,生活自然也就相对差了许多。
如今。
秦风打算制作军装,来增加大庆卫所兵马的集体感。
而非是以往那般穿着各色的衣物,脑袋上只包裹着一块红巾。
这样的状态,是不行的。
“军服的设计,必须要用最好!不要怕花钱。”
秦风打算抬一抬大庆兵马的地位。
增加一下集体荣誉感。
统一服饰,这便是很有必要的事儿!
基本从军帽、上衣下裳、袜子、鞋子靴子等一应俱全。
对于当下大庆南北来说。
这一套衣服完整的衣服,顶得上庆人半年的收入了。
然而对于朝廷来说。
这固然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却也并非不能承受。
秦雄英脸上露出笑容。
“六叔,侄儿觉得不能厚此薄彼,士兵们都有了新衣服,那么百官们也要有,否则这群文臣恐怕会怨气极大。”
秦风听此点头。
“你提醒的没错,大庆官员们很长时间内,官服都是自己做的,布料上看起来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堂堂朝廷三品大员,朝服穿了十年,都起了包浆。”
“就连一些必要的挂饰,也是布做出来假的,装装样子。”
秦风万分感慨。
说真的。
曾经的大庆官员们,日子过的当真不怎么样。
连朝服都得自己装备。
虽说北伐之后,天下稳定后,也发了新的朝服。
但还不够,若是换洗的时候,那群文官还是会将旧朝服给穿出来。
多多少少,有碍观瞻。
“要做就做的彻底些,就连各州府小吏,朝廷也一应赐下常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