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总算又回到正轨上。
所有人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地奋斗着,巴中整体的发展基调和规划早已定下。
以重工业积累原始资本;大力发展食品,文具,服装等轻工业;因地制宜发展水果,银耳等特色农业。
通江县是银耳的发源地,通江银耳可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不过现在生活条件还不够好,银耳市场并不大,所以只能小规模种植,走高端路线。
巴中还建了十多个修铁路需要用的工厂。
这些工厂都是重工业,污染很大,等巴中铁路修好,都要陆续关闭,只保留一些经济效益好,污染较小的。
巴山银行的储金也不断突破新高,已经达到两亿整。
巴山学院各院系各专业也陆续建设完成,运营模式已然成熟高效。
最重要的是,随着每天的宣传,巴中人民的素养和思想境界得到显着提高,也养成了不断学习进步的好习惯,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现在,巴中日报的报纸每天都是售罄了的。
可以说,巴中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全面发展。
到1974年5月,巴中整体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蜀川省平均线。
巴中市委,李丰正看着文件沉思,窗外无数飞鸟突然窜向天空。
李丰心中顿时警铃大作,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还没等他做出反应,地面开始左右晃动,茶杯里的水荡漾,房顶上的瓦片啪嗒掉落在地。
“地震了!”
“快躲好。”
同一时刻,巴中人民齐齐采取最正确的避震措施。
离室外近的立马跑到室外,跑不了的就地躲在家具下或墙角。
这些都归功于他们经常宣传,隔三差五还组织下避震演练。
反正也花不了多少时间,警报一响,大家做好避震措施就行。
由于李丰他们威望很高,所以每次大家都是不折不扣地执行。
几秒钟后,一切恢复平静。
所有人才急忙跑到空地上,李丰心情有些沉重,一转头,就看到收发室的工作人员抱着台电台。
“马上联系各区县,立刻实施应急预案。”
“再让他们立刻统计受灾人数和受灾程度。”
“是。”
不多时,常委们也赶来市委,李丰立马迎了上去。
“你们来的正好,我刚刚启动了应急预案。”
“但地震是天灾,群众难免心有不安,我们立马赶往各区县坐镇。”
“好。”
“我去平昌县,剩下的你们分配。”李丰说完扭头就走。
他之所以去平昌,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去平昌要路过巴中中学。
这次地震虽然强度不大,墙都没怎么开裂,但他还是担心吴芸。
路过巴中中学时,李丰一眼就看到了吴芸。
“小芸,没事吧?”
“没事。”吴芸笑着挥挥手。
吴芸显然也是想去看他,李丰淡然一笑。
“我要去平昌,你注意安全。”
“好,你也是。”
两人相视一笑,内心都安定了下来。
…………………
傍晚时分,李丰抵达平昌县城,沿途都没发现什么重大伤亡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