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宫,无逸殿。
殿内熏香淡雅,朱胜端坐于御案之后,正与下首的张居正商议着新近纳入版图的燕地、大理的治理方略。
“……燕地民风彪悍,不过好在已经因为赵构割地一事伤透了心,只需以精干之吏,辅以怀柔之策,逐步导其归心。”
“想来很快便能融入大明了。”
“而相比燕地,大理则族群众多,诸葛亮此前所行土流合治、兴教惠民之策颇见成效。”
“臣以为当延续并深化。”
“大理的事情,还是需要一段时间。”
张居正声音沉稳,条理清晰,将两地的现状、难点及应对策略一一道来。
朱胜微微颔首,手指轻叩桌面,显然在认真权衡。
新附之地的消化整合,关乎大明根基的稳固,丝毫马虎不得。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熟悉的轻微脚步声。
身着绯红蟒袍的吕芳垂首趋步入内,手中捧着一份看似寻常、实则关乎千里之外局势的密报。
“老臣参见圣上,参见张阁老。”
吕芳行礼后,将密报高举。
“宋境最新密报,万里加急。”
朱胜目光微动,停下了叩击桌面的动作。
他挥了挥手,示意张居正稍候,随即接过吕芳递上的密报,指尖微动,拆开了火漆。
朱胜展开密报,目光迅速扫过。
起初神色平静,仿佛只是确认了某种预料之中的进展。
但看着看着,他的嘴角渐渐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那笑意中带着几分了然,几分讥诮。
张居正侍立在下,敏锐地捕捉到了朱胜神情的变化,但他谨守臣节,并未出声询问,只是静待圣意。
朱胜并未立刻下达指示,而是将密报往御案上一放,抬眸看向张居正,语气带着一种分享趣闻般的轻松:
“张卿,你猜宋国那边,如今又演了怎样一出好戏?”
张居正躬身:
“臣愚钝,请圣上明示。”
“赵构那小子,被李沉舟逼得走投无路,总算想起了他那位黄裳仙师。”
朱胜嗤笑一声,带着几分戏谑。
“他请动黄裳,亲自奔赴东南,意图擒拿那位让他寝食难安的孟珙,想断李沉舟一臂,顺便看能否为己所用。”
张居正闻言,眉头微挑。
黄裳之名,他自然知晓,那是宋国底蕴级的人物,修为深不可测。
他若亲自出手,擒拿一个尚未完全成长起来的孟珙,按理说应是十拿九稳。
然而,朱胜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心中一震。
“可结果呢?”
朱胜语气中的讥诮之意更浓。
“数日过去,那孟珙依旧在东南纵横驰骋,接连又拿下来宋国多座城池,稳住了权力帮在东南的战线。”
“黄裳……嘿嘿,竟是连孟珙的身都未能近得。”
张居正眼中闪过惊异:
“黄裳竟失手了,是何人能拦下他?”
能拦住黄裳的,绝非寻常角色。
“权力帮一方,如今能够出手拦住黄裳的,恐怕也只有燕狂徒了。”
朱胜摇了摇头,指尖点了点密报。
“经此一遭,宋国那些尚在观望的武神、隐士,只怕更无人愿意主动对拥有‘大义’名分的权力帮动手了。”
张居正深吸一口气,迅速消化着这惊人的信息。
黄裳被阻,意味着赵构试图扭转东南战局的最后努力宣告失败。
朱胜继续道:
“更妙的是,李沉舟本人已亲率大军,以‘正朝纲’之名,自潭州誓师东进,兵锋直指临安。”
“临安如今剩下的,不过是些承平日久、不堪一击的禁军。”
“而因为李沉舟拥立了‘赵昺’这面大旗,四方不少持观望态度的守将、乃至一些地方大族,态度都已暧昧起来。”
原随云在密报末尾特意请示于朕,”
朱胜拿起密报,念出了最后一句。
“宋室倾轧,权力帮势大,临安指日可下。”
“臣请旨,是否需在此刻插手,抑或静观其变?’”
念罢,朱胜将密报放下,看向张居正:
“这权力帮,倒是好手段啊。选在朕大军牵制宋国主力于边境之际,行此釜底抽薪之事。”
张居正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略一沉吟,脸上不禁也浮现出叹服之色:
“陛下明鉴。权力帮此举,确实堪称精妙。”
“李沉舟隐忍多年,一朝发力,便是雷霆万钧。”
“如今黄裳被阻,狄青等精锐被牵制在外,临安空虚,人心浮动……若无人干预,赵构确已是在劫难逃。”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
“然,臣以为,对大明而言,一个由李沉舟这等枭雄主导的‘新宋’,其威胁恐怕远超如今分崩离析、内斗不休的旧宋。”
“李沉舟能力超群,更有孟珙这等良将辅佐,若让其彻底整合宋国之力,未来必是我大明心腹大患。”
朱胜静静地听着,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显然在权衡张居正的话。
殿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熏香袅袅升腾。
过了许久,朱胜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探究:
“那么,依太岳之见,我大明此刻,是应该插手,还是静观其变?”
张居正毫不犹豫地躬身答道:
“回陛下,臣以为,当插手。”
“圣上,静观其变,看似可坐收渔利,让权力帮与赵构两败俱伤,然实则不然。”
“赵构已如风中残烛,绝无可能挡住李沉舟兵锋。”
“若任由权力帮轻易拿下临安,他们便能迅速以正统之名收编宋国残余力量,整合速度会远超我等预期。”
“届时,我大明面对的,将是一个内部阻力大减、凝聚力增强的新对手。”
朱胜听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张居正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先生所言,深合朕意。”
朱胜赞许地点点头。
“李沉舟想火中取栗,趁乱成就霸业,朕岂能让他如此轻易如愿?”
他神色一正,沉声道:
“拟旨。”
侍立一旁的吕芳立刻准备好笔墨。
朱胜口述,声音清晰而有力:
“传谕原随云,准其见机行事,务必延缓李沉舟部进军临安之速度,具体手段,由他权宜裁定。”
朱胜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九州舆图前,目光落在宋国那片已是烽烟四起、暗流汹涌的土地上,嘴角那抹冷峻的笑意再次浮现。
“李沉舟,你想当火中取栗?”
“可惜,掌控局面的,终究是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