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我给你带东西回来了!”
刚进院子,小六六就不想继续往家拖了,累的一屁股坐下不想动弹,被一勤从地上提起来:“说多少遍了,别坐地下,天冷冻屁股蛋。”
一勤伸手拽住小六六棉衣后颈,一手提着布包,直接往家走。
这边进屋正好跟出屋的胡碧芸撞见。
胡碧芸只看一眼瞬间就瞧出名堂:“你又惹你老姑生气了?”
“没有,我帮我爹带东西回来。”
一勤将小六六松开放地上站好,将布包递给胡碧芸:“三哥让带回来给你的,三嫂你拿着。”
“啥?”
“屯子其他家给的钱。”
胡碧芸接过,扯开布袋,看着里面零零散散好些叠起来的纸票,因为数额不等且小额多,显得袋子装的满。
胡碧芸也没清点,将装钱的布袋放桌子上问道:“你三哥呢?”
“就回来了。”
这边一勤没说一会,谢一城跟一胜还有帮忙拿东西的老烟枪一块回来。
推开门进屋,谢一城冲着老烟枪道:“老枪叔,东西放这就行,等会儿我看着整。”
“不往里面放了?”
“里面屋暗,放外面等会好收拾。”
谢一城进屋跟胡碧芸招呼一声:“碧芸,你看着收拾先,我跟老枪叔给牛带过去。”
转头谢一城又对一胜道:“一胜,跟我给料整整,等会给老枪叔带过去。”
“嗯。”
几人放下东西,一起来到外面院子棚内。
老烟枪瞧着棚子里的牛羊好奇问道:“牛给大队,这羊呢?”
谢一城打开围栏,拿铁锨将里面的牛粪羊粪铲到墙角:“过年宰了吃,就留几只鸡就行。
“要是屯子里也要,给屯子也行。”
老烟枪瞧着屋内摇头:“你还是留着吃吧,牛啥的下地能用得着,羊就是能吃肉,养着不如不养。
“就屯子里现在又养蜂又养牛啥的一堆事,人手都不够,多点不如少点。
“我现在都想,咱们屯子一帮小辈的啥时候能长起来帮帮忙。”
谢一城一边揉了揉牛头,一边解着绳子一边问道:“那你起码也要等个十年起,不然小一辈的哪能干这些活。
“或者还有一个法子,要是成了屯子里人也能多起来。”
“啥?”
“把其他屯子并到谢家屯来。”
“不可能!”老烟枪坚决否定,“不可能给屯子合在一起,屯子里不愿意,其他屯子也不愿意。”
“那就没招了,只能慢慢等了。”
屯子里的扩大生产基本就这样了,缺人缺的比较严重,扩大不了。
至于老烟枪说的不愿意把其他山屯合进谢家屯,只能说暂时的。
就目前都在集体化,等到了58年,也就是公历明年,公社建立,到时候不知道下面政府会怎么安排。
谢家屯目前已经是周围屯子的中心点,不论是孩子来上课学识字,还是一些养殖,还有采药人在屯子里,来看病治疗的都有。
今后公社建立,到时候谢家屯不知道是能给安排在什么级别。
是直接定公社点,还是定为生产队,下面再有分,这些都没法定,只能等到时候看具体安排。
谢一城帮着给牛牵出来,将牛绳递给老烟枪:“老枪叔,你先牵着,我这边收拾收拾料一块带过去。”
老烟枪手中拿着牛绳,看着老实站在旁边的两头牛疑惑道:“就这么牵着?”
“就这么牵着就行,这牛稳当的很。”
谢一城这边跟一胜两人去收拾料,将木板车推出来将东西全放上去。
后续谢一城拉着板车,一胜跟老烟枪一人牵着一头牛出屋。
“老枪叔,后面你找个人,帮忙铲粪喂料,别整天自己带,你这岁数上来了,有些事该知道都知道了。”
谢一城一边下着料,一边跟老烟枪开口说道:“你再跟之前那么整就不行了,身子骨要紧呐。”
老烟枪也没反驳,反而点头同意:“你这说的是大实话,回头看看屯子里找一个小年轻忙活着。
“反正到了秋收后,都要分东西,忙活啥不是忙活。”
谢一城点头表示同意,将料按照老烟枪说的地方给堆放好,忙活完跟老烟枪招呼一声,喊上一胜回家。
走了两步,瞧着一胜没有动弹,谢一城疑惑问道:“走啊?在这等啥呢?”
“三哥,要不让我跟着老枪叔一块忙活着吧。”
一胜对着谢一城开口说道:“反正老枪叔也要找人,正好我没啥忙活的。”
没等谢一城开口,老烟枪主动道:“你再过过吧,现在说这些都太早,牛使点劲你都拉不住。
“现在岁数小,等再过几年能忙活事再说这。”
“听见没,老枪叔说了,再过几年再来。”谢一城走到一胜面前,肩膀搭在一胜身上,“你现在主要还是先学念书识字,等今后再学学能耐,到时候再选忙活啥。”
“听你三哥的。”老烟枪站定道,“你三哥不会骗你,说的肯定对你好的。”
几人说了两句,谢一城带着离开。
回到家,谢一城瞧着胡碧芸还在忙活,走上前瞧着桌上放的东西:“不用分这么细,太忙活。”
“不整细不行,这东西多又咋,吃的用的一堆肯定要分好,尤其是吃的,该放屋里放屋里,该挂墙上挂墙上,放外面放外面的。”
胡碧芸一边忙活一边说着:“这么多东西收拾好,正好过年的时候能用上,到时候做饭啥的也方便。”
“那就剩下下山的时候从城里再买些东西备齐,到时候等着过年就行。”
“对。”
谢一城瞧着,上手跟着忙活:“那等后个下山,咱们去瞧瞧,正好这里面东西你看看有啥能用的多的,到时候也能带上给人送去。
“别怕带的多,就当给狗蛋下礼了。”
胡碧芸笑道:“人都没见到啥样,你就给狗蛋定下开始下礼,你也不怕真见到人跟说的不一样,后面狗蛋不愿意。”
“你说的还能有假不成?”谢一城拿起一片布,“你都说人家闺女长得喜庆也好,肯定先安排到时再细看,成就成,不成回头给狗蛋重新看,不差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