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定路经略司后院。
杨元奇正在逗弄自己的妹妹杨垣晗,夏荷说道:“大少你今天什么好事这么开心?”
杨元奇:“嗨,被老爹骂了一顿。”
夏荷:“你这是喜欢讨骂?”
杨元奇:“老爹骂我不是刚好,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这外面人骂我一把就能把我撸到底。他现在应该爽气了吧。”
夏荷呵呵笑了,杨家内部关系历来如此。
杨元奇说:“过几天杨过和赵灵儿会来盐州,这小姨可是真小啊。”
夏荷咩嘴,好吧,亲戚关系有点乱。“大娘子在折家不就这样?!这个可不能乱来啊。”夏荷称呼杨垣紫还是习惯大娘子,杨垣紫在折家辈分很吃亏。一大堆比折彦质年纪小的叔叔,甚至还有叔公,这都找不到地方说理。
夏荷这话把杨元奇直接给堵住,就怕他乱了辈分。
杨元奇想想算了,那是儿子女儿的事,反正他辈分没影响到他,坑完爹坑自己儿子的人也是少见。
夏荷说:“过儿还好点,忆苦、思甜两个你还是拘一下,别让老爷又来骂你。”杨过作为长子,多少管束多一点,忆苦思甜两个大姐头却是太能折腾。
杨元奇道:“算了吧,我平时在外奔波,见她们本就不多,这事你给我媳妇说去,我可是做好爹爹的。你想以前杨家庄,我老爹回来也不怎么管我们啊。”
夏荷想想也是如此,现在的杨垣紫和杨元奇不也很好。
杨元奇反过来还劝夏荷:“夏姨,这事你得听我的,杨垣晗大一点你也别拘着。我那潘岳丈自诩诗书传家,潘近峰已是无心科举,对潘近凌管得就更严。以后两个闷葫芦一起那才是咄咄怪事。”
夏荷啊“那我是不是要春梅悠着点,可别对我未来女婿太狠。”
杨元奇道“估计不一定行,还不如打杨垣晗主意算了。这个她可以把忆苦思甜当姐姐学。”你看,这话一下又转了回来。
夏荷晕了:“学归学!小姨的称呼不能乱!”
杨元奇哈哈的走掉,辈分归辈分,真要跟着侄女学,这辈分大家不争,实际关系可就由不得那本族谱。
……
盐州杨家小院。
陈妙常幽幽一叹,杨家庄来了个消息,王婆过世了。随着杨家的扩张,王婆在杨家的地位是一步步走低的,她对杨元奇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是杨元奇初到太原自己找来的第一个家仆。而且,其他媳妇不论,潘金莲和陈妙常对王婆是颇有感激,他们的婚事就是她忙前忙后操办的。
王婆过世,她的儿子在杨家庄又惹出欺男霸女的事,这让陈妙常一时都不知该如何处理。王婆活着还能压着自己的儿子,王婆一走,她那个儿子……唉!
李师师说道:“这事要不你来,要不金莲姐姐来,相公来也行,我觉得最好你来处理。”陈妙常来相对处理会轻点。
李师师甚为严厉,她的严厉在于你是否心向杨家,王婆儿子这档子事,欺男霸女对的是外庄人,在李师师看来就是小事,还不准杨家欺负人了?这是李师师的逻辑。
陈妙常说:“杨家庄虽然霸道,却还是知道分寸,这事他是不妥。”
李师师难得说了一句:“那自家处理就是,最多赔偿一些,怎么?还要报官府啊。”
陈妙常嗔道:“别人家还在闹。而且,这种事杨家庄报过来,他们对王婆这个儿子就有不满。”
李师师“……”
陈妙常道:“让杨家庄把王婆孙子送清风寨吧,你去找安娘姐姐要个定安学府名额。至于她儿子,关进去打扫祠堂。后续外面的事他们自行处理。”
李师师嘟了嘟嘴“就知道你心软。”其他处理正常,把王婆孙子送学府就得用杨家名额,她孙子够不上,这个名额每年不多。
陈妙常也烦“你去不去找你安娘姐姐?”
李师师晕了,怎么又赖到她“安娘我可以找,潘易岭老头那里怎么办。关于学府名额的事,金莲姐姐挨过不少骂了。那可不关我事,你找金莲姐姐说去。”
陈妙常把信函一丢“今天我陪你找相公去?!”
李师师眼睛一亮“晚上?”
陈妙常“……你!”
……
清晨,杨元奇升了升赖腰,人生得意须尽欢!
杨元奇双手一收,眉头锁了一下,关于王婆的孙子,当年王婆在他身边就哭着说过,这是她最大的心愿,想着前尘往事,总要留个主仆一生的名头。杨元奇反手将事情丢给杨力,他和王婆最是相善,从太原又多有配合。他不想办法去跑腿,难道他拉下脸面去找潘易岭?!杨元奇内心还有个小心思,主仆一场相知相得,这得让大家都知道啊,还不能自己去说。杨力去办最好。
后续:陈妙常差点找自家相公算账。杨力是去办这事,很多环节却协调不动,反过来还是找上她出面,她不会自己吩咐杨力啊。
……
天波杨府,陈妙常牵头弄了一份家规,约束佣人和丫头的,杨家发展到这个份上,是得对家丁在外有所要求。条目不多,零零总总也就二十条不到。后来还被李师师李清照等人改得面目全非。不是改动多,而是多了个原则,家务事按家务事解决。好嘛,这还怎么约束!最后,还是陈氏拍板,仅限清风明月寨羁縻寨,盐定路可参照。
这份家规和外事的家臣家将无关,这是对杨府内事的人的行为约束,偏偏对外影响很大。“盐定路参照”这其实隐晦表明了一个意图,杨家的野望不仅在羁縻寨,就是在盐定路。一份家族规矩类似于村庄的乡约,只能在自己的范围起作用,还和朝廷律法有明显相悖。这份家规没有违背律法,范围却是僭越,没道理你杨家人在盐定路犯事,你们自行处置。内事的人无感在于对于他们来说,本就如此。外事的人或者非杨家的人震动很大,杨家正在亮明自己的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