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轻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他当然知道李纯不会死心,这符合一个帝王的基本逻辑。
任何一个能够对皇权构成潜在威胁的变量,都必须被严密监视,乃至彻底掌控。
裴垍的建议,无疑是当下最稳妥且最具主动性的策略,但其本质,仍是围绕着“掌控”二字。
然而,李唐的布局,早已超出了这个时代任何人的理解范畴。
他所编织的这张“众生之网”,并非单纯的军事压制或政治渗透,而是一种多维度的、潜移默化的结构性重塑。
金融、贸易、科技、军事、工业、文化,这些看似独立的领域,在他的手中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无形却坚不可摧的体系。一旦进入这个体系,任何挣扎都只会加速被同化的进程。
长安使团的到来,不过是这张网在西北边缘的一次轻微触碰。
李唐对此并不在意,他有更重要的棋局需要落子。他将目光从地图上的长安移开,转向了更南方的疆域,那里,是南诏王国的版图。
对于长安来的使团,李唐已交由长孙玥负责接待事宜,并叮嘱其务必按照既定方案行事。
他相信,以长孙玥的能力足以应对来自大唐朝廷的任何试探。
此刻,李唐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转移到南诏王国。
南诏,这片位于大唐西南边陲的神秘国度,长期以来在大唐和吐蕃两大强权的夹缝中求生。
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连接中原与南亚、东南亚的陆路枢纽,更是未来李唐向南拓展,获取稀有资源和人口的战略跳板。
而他安插在南诏的“棋子”,药罗葛·娜扎,已经开始了她的布局。
……
南诏王城,大理。
巍峨的苍山脚下,洱海之畔,王宫大殿内气氛凝重。
南诏国王孝惠王寻阁劝端坐于王座之上,面色沉沉。
殿下,文武大臣分列两旁,低声议论。
“陛下,臣以为,此乃妖言惑众!那什么‘科技教’,闻所未闻,竟敢深入我南诏腹地,蛊惑民心,其心可诛!”
一名身着华服的老臣躬身奏道,语气激愤。
“正是!陛下,我南诏世代信奉大乘佛教,如今却有异端邪说横行,长此以往,恐动摇国本啊!”另
一位官员附和,眼中带着担忧。
寻阁劝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扫过殿下的群臣。
他当然知道这些老臣的顾虑,宗教信仰,在任何一个王朝都是极为敏感的话题。
然而,他所掌握的情报,远比这些大臣们看到的要深远得多。
“诸位爱卿,可知那‘科技教圣女’药罗葛·娜扎,是何许人也?”
寻阁劝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回禀陛下,据各地奏报,此女乃回鹘人,容貌倾城,学识渊博,尤其擅长医术和农耕之法。
她在黑彝族部落传教,教导他们开垦荒地,种植高产作物,还用一种前所未见的‘神药’治愈了许多顽疾。黑彝族人对她顶礼膜拜,奉若神明。”一名负责情报的官员小心翼翼地回答。
“仅仅是这些吗?”
寻阁劝的目光锐利如刀。
他看向自己的心腹大臣,司徒罗凤。
罗凤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还得知,这位药罗葛·娜扎,不但是西北王李唐座下首徒,还是李唐的爱妾。她所传播的‘科技教’,其根源正是来自西北王府。”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西北王李唐!
这个名字,如今在中原、吐蕃、回鹘乃至南诏,都如雷贯耳。
那个以一己之力,凭借“格物之术”和“火器利器”,在短短数年间将吐蕃驱逐出河西走廊,并建立起一个强大且神秘的“西北王府”的传奇人物。
“西北王府连吐蕃腹地都能凭硬实力传教,我南诏又能如何?”
寻阁劝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他很清楚南诏一直是在吐蕃和大唐的夹缝中求生存,如今又多了一个深不可测的西北王府。
“陛下,那西北王府的实力,究竟有多强?”
有大臣颤声问道。
罗凤眼中闪过一抹深深的忌惮,叹声说道:
“据探子查证的情报,吐蕃大军在西北王府的火器面前,犹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当初在龟兹城外,数万吐蕃精锐,在李唐的‘火龙’与‘铁鸟’攻势下,顷刻间灰飞烟灭。如今的吐蕃,已元气大伤,自顾不暇。”
“更重要的是,西北王府的‘格物之术’,并非仅仅是制造杀戮利器。”
罗凤顿了顿,继续说道:“他们所建的‘圣堂’,不仅有医治百病的‘神医’,还有能使土地增产的‘神农’。他们甚至能用一种‘奇术’,让铁器自行奔跑,无需牛马。”
殿内再次陷入死寂。
自行奔跑的铁器?这简直匪夷所思,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寻阁劝缓缓起身,走到大殿中央的地图前。他的手指,轻轻点在南诏与吐蕃、大唐接壤的边界线上。
“我南诏立国至今,三百余载,从未有过真正的安宁。北有大唐,西有吐蕃,南有蛮夷。我们就像一叶扁舟,在大浪中飘摇。如今,西北王府异军突起,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这对我南诏而言,既是危局,亦是转机。”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视着群臣:
“那西北王李唐,兵锋所指,所向披靡。他若有心,只需半年,便可兵临大理城下。我南诏拿什么去抵挡?用我们的血肉之躯,去抵挡那‘火龙’与‘铁鸟’吗?”
没有人敢回答。
“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寻阁劝的声音掷地有声,“要么,主动寻死,与西北王府为敌。要么,与之为善,寻求合作,以求一线生机。”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罗凤身上:“司徒,你以为,我南诏当如何?”
罗凤毫不犹豫地躬身道:
“陛下圣明!臣以为,与西北王府合作,乃我南诏之唯一出路。西北王府虽强,却从未主动侵犯任何一方。
其所图者,并非一城一池之得失,而是那‘格物大道’的宏伟愿景。药罗葛圣女在黑彝族部落所做之事,便是最好的证明。她教化百姓,提升民生,这对我南诏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而且……”
罗凤脸色凝重,压低了声音,缓缓说道:
“据闻,西北王府对人口有着极大的需求。我南诏人口众多,若能借此机会,与西北王府建立贸易往来,互通有无,甚至引入其先进技术,我南诏国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寻阁劝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赞许。
罗凤不愧是他的心腹重臣,总能看到更深层次的利害关系。
“除非我主动找死,否则只能跟药罗葛·娜扎合作。”
寻阁劝在心中暗自下了决定。
他深知,西北王府是连吐蕃和大唐都不敢得罪的大势力。而药罗葛·娜扎作为其圣女,代表的便是西北王府的意志。
与她合作,不仅仅是与一个教派合作,更是与一个崛起中的超级势力结盟。
“传朕旨意!”
寻阁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立刻派遣特使,携带厚礼,前往黑彝族部落,面见药罗葛圣女。代表我南诏王国,向圣女表达最诚挚的合作意愿!”
“遵旨!”
群臣齐声应道,虽然仍有疑虑,但国王的决断,他们必须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