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鸣走后,杜家乐就与白政委一同返回了会议室内。
“书记,我看刚才江一鸣过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雷亮询问道。
“先开会,等会再说。”
杜家乐既不好说没有事,也不好告诉对方发生了什么事,以免影响接下来的人事调整议题。
雷亮见杜家乐没有说,也不好再问。
实际上他是知道什么事的,但杜家乐明显不想将话题展开,他便识趣地收了声。
他打算等会找个机会,把自己得来的消息无意中透露出来,这样就能在人事议题讨论的时候,借题发挥了。
然而,杜家乐并没有给任何人机会,直接说道:“我等会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就直接把人事议题过了,剩下的议题等下次常委会再讨论。”
“泽泓部长说说相关情况。”
“好的书记。”
黄泽泓随后将拟提拔的几个人员简单介绍了下。
“江一鸣同志工作扎实,作风深入,尤其是在经济工作上,表现突出,具备较强的战略思维和统筹能力,曾在多个关键岗位上取得显着成效,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实干型干部。此次提拔既是对其过往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江城市今年的发展情况,各位也都清楚,非常的不乐观,倘若不能在新的一年里扭转颓势,势必会影响整个东江省的发展,因此必须果断启用有能力、敢担当的干部,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推动经济企稳回升。江一鸣同志的提拔,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考量和长远布局的需要。我们不能因一时的困难裹足不前,更要勇于打破常规,选贤任能。”
杜家乐说道:“针对江一鸣拟调任江城市市长一职,各位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有人沉默观望,有人欲言又止。
最终还是沈元出声说道:“书记,江一鸣同志的能力确实出众,但江城市目前局面复杂,贸然调整主要领导,恐影响班子稳定性和政策延续性。再说,江一鸣之前主管的是临江市和义阳市,两者根本无法和江城市相提并论,其主政经验是否足以驾驭全省经济最复杂之地,值得慎重考量。而且他的职位调整是否过于频繁,才一年多就从临江市委书记调任到江城市当市长,这样的调整容易让人产生质疑,不利于干部自身成长,也不利于地方长远发展。我建议再观察一段时间,让江一鸣同志在现有岗位上进一步积累经验。”
李玄章、雷亮以及他本人,只有他的职位最低,这件事也只能他最先表态。
“其他人的意见呢?”
杜家乐并没有点评。
“我赞同江一鸣同志到江城市担任市长,江城市确实需要一位懂经济、有魄力的领导来打开局面。频繁调整固然需要更加谨慎,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举,不能因循守旧、错失良机。江城市作为省会城市,承担着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重任,若一味的求稳而延误改革时机,反将陷入更大的被动局面。江一鸣同志虽然履新频繁,但每到一个地方皆有建树,正说明他适应力强、能扛重担。江城市当前亟需破局者,而非守成之吏。只要组织程序合规、考察全面,就应该大胆用人,凝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江城市注入新动能。江一鸣同志的实践证明,他不仅善于谋全局,更能在复杂环境中推动落实。我们应该以发展大局为重,摒弃论资排辈和惯性思维,真正把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魏尚华毫不犹豫的站出来反驳。
“魏书记,你这话就不对了,好像说的东江省只有江一鸣能干事一样,其他同志就畏首畏尾、不敢担当?我们讲的是集体智慧和班子合力,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雷亮说道:“我对江一鸣同志的能力是认可的,但作为江城市委书记,我更希望江城市的领导班子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推动工作落实。江一鸣同志的工作风格我是知道的,喜欢把个人意志强加于人,推进工作时往往急于求成,容易忽视沟通协调。而江城市的发展需要稳中求进,而非一味冒进。一个地方的治理,不是短时间内的政绩堆砌,而是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如果主要领导过于强势,容易削弱班子整体合力,导致决策失衡。我们应当坚持民主集中制,尊重集体领导机制,避免将希望寄托于某一个人身上。如果某一个领导推动的工作做成了还好,万一方向偏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将付出难以挽回的代价。因此,我不反对江城市换市长,但建议选派一位作风稳健、善于团结协作的干部出任江城市长,与我共同搭建科学决策、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领导班子。当前江城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更需要的是协同推进的合力而非单兵突击的冒险。”
雷亮说道:“书记,这是我个人的意见,请省委充分考虑江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
他很想把临江市正在遭遇的问题点出来,以便证明临江市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江一鸣不适合调离。
但杜家乐瞒着不说,他总不能随便提出来,否则会引起质疑。
“泽泓部长,你对干部考察最了解,你说说你的意见。”
杜家乐直接点黄泽泓。
黄泽泓推了推眼镜,沉稳开口道:“根据我们的考察了解,江一鸣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大局意识强,确实在多个岗位上展现出较强的开拓能力和担当精神。如果江一鸣同志调任江城市,能够进一步发挥其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作风特点,对于推动江城市新一轮改革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雷亮同志提出的关切,领导班子的协同配合至关重要。在我们出发考察的时候,我就安排考察组对江一鸣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尤其注重其决策方式、团队协作能力及群众口碑。考察中,我们访谈了不同层级干部群众共17人,通过了解,江一鸣同志在实际工作中虽作风果断,但并非独断专行,重大事项均能按规定程序提交集体研究决定,多数下属和同事对其统筹能力和工作节奏表示认可。而且,根据反馈,临江市班子整体配合非常顺畅,工作氛围积极融洽,干部凝聚力强。所以,我认为江一鸣同志具备担任江城市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基础。”
听到黄泽泓的话,雷亮眉头微皱,黄泽泓的评价相当于解除了他的质疑。
他担心江一鸣锋芒毕露,影响班子团结,而黄泽泓却用考察数据表明江一鸣注重集体决策,且团队协作评价良好。这让他原本的担忧失去了支撑。
随后又有常委发言,李玄章也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最终会议以微弱的优势,同意了江一鸣调任江城市长的决定。
会议结束后,雷亮很快来到了李玄章的办公室,向他汇报了临江市正面临的问题。
“开会间隙,江一鸣来找杜书记,就是汇报临江市遭遇的突发事件,不过杜书记并没有在会议上提及此事。”
“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李玄章询问道。
“临江市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据说上万人参加了游行,部分路段交通瘫痪,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雷亮说道:“这么严重的局势,书记却只字未提,显然是想保江一鸣顺利调任。”
李玄章皱眉,说道:“这么重要的事情,杜书记竟然没有提及,倘若出现重大事故,我们省委也有一定的责任。他太袒护江一鸣了。”
“谁说不是呢,倘若临江市无法控制住局势,出现了严重后果,到时还追不追江一鸣的责任?而会上又确定了他到江城任职,一边是要追责,一边是提拔重用,岂不自相矛盾?”
雷亮叹气道:“杜书记明知道会有这种可能性,还强行推动人事任命,实属不该。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组织程序的严肃性,也给后续工作埋下隐患。一旦临江市事态恶化,省委将陷入被动境地。我估计到时杜书记又该出面维护他了。”
“那不可能!江一鸣能力再强,也必须在事实和纪律框架内接受考验。”
李玄章说道:“倘若真的造成严重后果,哪怕上了常委会,我也会极力要求追究其应有责任,甚至阻止其调任程序的执行。任何干部都不能凌驾于组织原则之上,更不能因个人关系而影响全省干部任用的公正性与严肃性。”
“我赞同省长的立场,江一鸣若真在临江市处置失当,就不该被轻易重用。干部任用必须经得起舆情和历史检验。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政绩或人情,就忽视潜在的风险与失职行为。”
雷亮说道。
“行,这件事我知道了,你先忙去吧。”
等雷亮离开,李玄章前往杜家乐办公室。
这件事他必须表明立场。
“玄章省长,你来得正好。有件事要与你商量。”
杜家乐主动说道:“刚才开会的时候,江一鸣同志找我汇报了临江市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当时他也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毕竟他人不在临江市,对临江市的情况掌握并不全面,所以我也没有在会上提这事。刚刚他们反馈,这次群体性事件确实较为复杂,是因为临江市想建立垃圾焚烧厂引发民众强烈反对,部分别有用心之人借机煽动情绪,导致事态扩大。”
“我的建议是省委派督导组前往临江市实地调查,全面掌握事件真相,并指导当地党委政府依法稳妥处置,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同时,督导组重点核查临江市以及江一鸣同志在事件前期决策与应对中的履职情况,对是否存在失职渎职、决策失误或瞒报缓报等问题作出客观评估。若查证属实,必须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哪怕这次会议通过了对江一鸣的提拔,他若是在临江市的事件中确有重大过失,提拔程序也要立即中止,决不能让带病干部上岗。”
听到杜家乐这样说,李玄章原本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我同意书记的意见。”
李玄章点了点头。
“行,那就按照我们商定的来,我让他们尽快安排人过去。”
杜家乐说道:“对了,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哦,没什么事,就是路过。”
李玄章说了句,就离开了。
杜家乐随即派出督导组前往临江市。
“江一鸣啊江一鸣,你可要把事情给我处理到位,不然谁都帮不了你!”
杜家乐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阴沉的天色,低声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