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道宗,字承范,是太上皇李渊的侄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一生参与破刘武周,破王世充,灭东突厥、吐谷浑,征高句丽等诸多关键战役,为唐朝的统一和开疆扩土立下了赫赫战功。

与大唐宗室的李孝恭,并称为“贤王”。

这一次对突厥的战争中,李道宗身先士卒,亲率骑兵冲锋陷阵。

在灵州,面对龟缩不前的突厥人,李道宗没有贸然强攻。

抓住机会,派遣骑兵劫掠了突厥人的一批粮草。

然后又让手下的骑兵主力,悄无声息地绕向突厥阵后。

等到突厥人因为粮草问题,饿着肚子准备打通运粮渠道时候。

李道宗命人将阵亡突厥兵的衣甲剥下,让自己的士卒伪装成溃兵混入突厥大营。

等到夜半三更,这些\"内应\"突然发难,四处纵火制造混乱。

李道宗趁机亲率绕后的主力骑兵偷袭,用铁蹄踏破在灵州一带的突厥防军。

因此,他们也是继李绩的通漠道大军,第三支赶到白道附近的大军。

在定襄城西北,离城大约一百里的位置。

大同道行军,结束一天的作战,依山扎下了一座营寨。

营寨外围,用削尖的木桩围成一圈坚固的栅栏。

尽管与其他几路大军,在默契的配合下,以定襄城为中心,打了一场漂亮的合围战。

几乎将定襄城一带的突厥势力,一网打尽。

但毕竟身处敌对势力的腹地,李道宗也丝毫不敢大意。

又让人在暗处布下斥候与绊马索,防备突厥残兵突袭。

这会,刚安排好防务,与身为副将的甘州刺史张宝相,正忙里偷闲的烤着一只据说生活在崖壁上的岩羊。

篝火噼啪作响,油脂滴落在火中溅起火星,肉香很快在营帐周围弥漫开来。

张宝相用匕首割下一小块烤得金黄的羊肉,递到李道宗面前。

“总管,这岩羊是斥候上午在山坳里猎到的,这羊肉质紧实,您快尝尝。”

李道宗接过羊肉,也不客气,张嘴就咬下了一大口。

等到鲜嫩多汁的羊肉在口中散开,李道宗的眉眼都稍稍舒展了几分。

他一边举杯朝张宝相示意,一边指着篝火旁串着的羊腿笑道。

“还是你们会找吃食,这荒山野岭的,竟能猎到这般好东西,这可比行军干粮强太多了,你也别光顾着给我递,你也吃。”

说完,似乎是察觉到就他自己吃的这么好,有些不妥。

李道宗放下酒杯,朝着营中士兵休息的方向望了望,对张宝相道。

“这些天,弟兄们也都辛苦,待会儿也让伙房宰一批羊,让大伙也解解馋。”

张宝相接过酒杯,与他碰了一下,笑道。

“总管放心,早吩咐下去了。咱们这次缴获了不少的牛羊,伙房正挑着肥的宰,就算夜里巡营的弟兄回来,也能喝上热汤、吃上肉。”

李道宗听了,脸上这才终于露出几分欣慰,又看向远处黑漆漆的山峦。

“那就好。弟兄们跟着咱们翻山越岭,跟突厥人拼杀,吃了不少苦,总得让他们有口热的垫垫。”

“属下省得。”

张宝相点头应着,又割了块羊肉递过去。

“要我说,这一次,还真得感谢感谢燕王殿下,若不是他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将军,出奇制胜的拿下定襄城,咱们这几路大军也没法这么快形成合围,彻底击败突厥人。”

李道宗接过羊肉,闻言轻轻点头,目光里多了几分赞许。

“李恪这孩子,是有股子冲劲,更难得的是文武双全,有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出色的军事规划能力。”

“虽然说这次带领三千人就敢突袭定襄城,有些莽撞了。但这份胆识和对时机的把控,却不是寻常将领能比的。”

“成功打乱颉利的部署不说,也大大加快了这次征讨的进程。”

李道宗抬手抹了抹嘴角的油星,眼神望向定襄城的方向,语气里满是认可。

“当然了,也得亏李靖大将军调度得当,咱们几路兵马才能默契配合,没给突厥人喘息的机会。”

“可不是嘛!”

张宝相笑着附和,“只可惜,燕王手下的兵力还是少了一些,不然也不至于让颉利可汗给逃了,要不然,咱们这灭突厥之战,此刻怕是已经能画上句号了。”

李道宗听了,却轻轻摇头,将手中的碗放在矮榻上。

“也不能这么说。李恪带三千人能拿下定襄城,已是超出预期,颉利当了数十年的草原霸主,身边还是不少精锐骑兵护卫,没有两三万的精骑,还真不好拦。”

“再说,他就算逃了,也跑不远—— 六路大军已经成功合围,早在白道川、阴山一带布下了天罗地网,颉利往西走有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大军。”

“往东有大都督驸马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

“往北有已经绕后的定襄道行军,和妙算无双的英国公李绩,率领的通漠道大军。”

“至于南边,有我们和华州刺史霍国公驸马,柴绍率领的金河道行军,紧追不舍。颉利可汗现在就是只困兽,蹦跶不了几天。”

张宝相恍然大悟,点头道。

“还是总管看得透彻!属下倒是急了些。只是,难道咱们就守在这西南隘口,等着颉利自投罗网不成?”

“谁说我们就干等着?”

李道宗拿起酒杯,抿了一口酒,没好气的看了一眼张宝相。

“这两天,本总管不是让你向北边多撒上一些斥候,前去探查情况吗?你以为我只是单纯的让你找突厥人的逃兵吗?”

张宝相这才拍了下大腿,恍然大悟。

“原来总管早有打算!属下这就去传令,再多派些人往北探查!\"

说完,烤羊也不吃了,站起身就往外走。

“别急。”

见到张宝相为了抓住颉利可汗,烤羊都不吃了,李道宗也是一阵失笑,连忙将他叫住。

他撕下另一条羊腿递过去:\"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

又压低声音道:\"你让斥候重点查...\"

只是,还没等李道宗的话说完,营寨外就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斥候飞奔进帐,单膝跪地。

“总管!昨日子时,燕王李恪麾下唐俊悟、辛獠儿两位部将,合兵一千三百骑,在黄河碛口,成功伏击想要北渡黄河的颉利可汗率领的残军!”

“不要说这些废话,具体情况呢?颉利可汗有没有被擒下?!”

张宝相猛地攥紧了手中的羊腿,打断了斥候的禀报。

拽着羊腿的指节微微泛白,方才的闲适瞬间被急切取代。

帐内的篝火明明灭灭,映得他眼中满是焦灼。

若能擒下颉利,这场灭突厥之战便算真正落幕。

斥侯额头渗着汗,连忙抬头回话。

“回副总管!颉利没被擒住!尽管仗着出其不意,但双方兵力相差悬殊,颉利可汗没有丝毫的抵抗之心,趁着混乱,带着大约四千的骑兵,继续往北逃窜而去!!”

“碛口!向北?”

听完斥候的话,刚才异常可口的岩羊,瞬间变得味同嚼蜡。

李道宗猛地将羊腿搁置在矮榻上,起身来到帐内悬挂的地形图前。

仔细看了一眼碛口的位置。

随即弯腰,拿起一只狼毫笔,粗放地往墨水中一蘸,在地形图上白道川的位置处重重画了个圈。

“颉利往北逃,必走白道川!”

张宝相凑过来一看,眼睛顿时亮了。

“总管是想让咱们去白道川堵颉利可汗?”

“没错。”

李道宗直起身,语气斩钉截铁。

“一个时辰后,你整顿好五千轻骑,备足两天的干粮,率先到白道川西南侧的峡谷设伏。”

李道宗手指落在地形图上,到白道川前一个悠长峡谷,指尖重重一点。

“我随后率主力跟进,与你形成掎角之势。记住,见到突厥溃军先不要着急发动进攻,等我方主力赶到后,再前后夹击,以防颉利可汗再次断尾求生,又让他给溜了!”

听完李道宗的部署,张宝相紧绷的脸色终于舒展了些,他用力点头。

“总管想得周全!末将这就去准备,定把那峡谷守得严严实实,绝不给颉利半点溜走的机会......”

“总管,还有一个情况,属下不知道该不该说...\"

就在李道宗和张宝相商议停当的间隙。

跪在地上的斥候,突然犹豫着开口,声音带着几分迟疑。

听到斥候的这句话,李道宗的眉头当即就皱起来。

在主帅商议军政大事的时候,贸然开口打断,本就是大忌。

好在李道宗也不是那种苛责下属的将领,见斥候脸色犹豫,双手紧攥,不像是故意扰乱,便压下了心头的不悦,沉声道。

“都到这时候了,有话直说,不必迟疑!”

斥侯咽了口唾沫,这才抬头看向两人,语气更显谨慎道。

“一个时辰前,末将在来的路上,发现,距离我们相聚四十里的通漠道大军,拔寨向北行军了。”

“就连离我们最近,由柴绍驸马率领的金河道大军,也在向我们靠近,属下在想...\"

这个聪明机警的斥候,说到这里就没有再说下去。

但李道宗和张宝相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两人对视一眼,眼睛都亮了起来。

若是刚才还有猜测的成分,现在他们两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李绩和柴绍一定是知晓了颉利可汗的位置。

并且,就在白道川。

李道宗最后看了一眼,地形图上白道川的标记,继而看向张宝相,他一脚踢翻案几。

\"不要等到一个小时后了,全军即刻开拔!把缴获的突厥战马全换上——我们轻装疾驰白道川!\"

说话间,他一把扯下武器架上的长塑。

\"今日,我们就拼一把速度和运气,看谁能够接住这灭国擒亡的泼天功劳。”

于是,除了李靖和李绩两位猛人,率先察觉到战机,提前朝白道川集合。

在相差最多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四路大军,几乎不分前后的开始向白道川开拔。

当然,最终还是李绩的通漠道大军先一步抵达白道川。

并在,北侧峡谷的一处山脚,发现了颉利安排的斥候。

在得知了颉利可汗不久前,又遭遇了一场惨败,只剩下不到四千的溃兵。

李绩这位在沙场摸爬滚打数十年的老将,当即看穿了颉利的虚实。

很清楚的明白,在接连不断的战败中。

这些突厥士兵,就如同一根即将崩断的弓弦,看似还能勉强绷着,实则只要再受一点外力,便会彻底断裂,溃不成军。

想到这里,坐在高头战马上的李绩,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看了看一旁的张公瑾和高甑生两位副手,一脸和气的说道。

“弘慎,甑生,看来老夫所料不错,这位颉利可汗日暮穷途之下,想往漠北求活。”

李绩手中马鞭轻轻点了点两个心不在焉,被打破胆的斥候,继续道。

“既然,眼下出现了暗哨,那说明颉利可汗就在离此地不远的地方,你们俩说说,现在要怎么打?”

高甑生勒紧马缰,目光扫过那两名瑟瑟发抖的斥候,语气果决。

“总管,依末将看,不如先抓住这两个舌头,直接审出颉利可汗的位置,以他们现在的士气,足以一战而平。”

听到高甑生的建议,李绩笑了笑,并未回复,转头看向张公瑾问道。

“弘慎,你觉得呢?”

张公瑾与高甑生这类冲锋陷阵的猛将不同,素有“智谋”的他,遇事总爱多思一层。

他勒马向前半步,目光掠过两名斥候,又落回到李绩智珠在握的脸上。

知道此时李绩肯定早就想好了计划。

再说了,这么一会工夫,加上今天又没有下雪,即使顺着那些斥候的马蹄也能找到颉利可汗的落脚地。

不愿得罪高甑生的他,于是,便故意打趣道。

“颉利可汗现在手底下的那些人,经过接二连三的败仗,早就成了惊弓之鸟。依末将看,不如就让士卒们大张旗鼓的出击,驱赶这些斥候,这些斥候为了传回消息,想必会慌不择路逃回大营——正好给咱们带路!\"

他笑着补充道,“正好省时省力!”

张公瑾本就是玩笑之言,只是没成想,已经觉得必操胜券的李绩,闻言抚掌大笑。

\"妙啊!这就叫赶羊入圈!\"

随即,下令士卒擂鼓鸣号,大张旗鼓的开始进攻。

故意放两个斥候跌跌撞撞往北逃去。果然不到半个时辰,就发现了颉利可汗休整的营地。

这时,东西两侧突然亮起无数火把,原来是李靖的定襄道大军与李道宗张宝相率领的大通道大军如期赶到。

见到唐军来袭,气势震天,突厥士兵早已没有了抵抗之心。

再加上颉利可汗想要投奔小可汗阿史那苏尼失,引起了队伍中的贵族不满。

于是,还没开打,四千人的队伍中,逃跑了一部分,在贵族的带领下投降了一部分。

这时候的颉利可汗还不死心,在一帮护卫的掩护下,再次奔逃,这次他学聪明了,不再往北,准备投奔吐谷浑。

要不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他逃跑的方向,正是李道宗所在的位置。

最终,他被生擒于荒谷之中。

至此,东突厥灭亡。

......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