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幽州城外,临时搭建的接风亭,李恪与幽州的官吏、豪绅作了一番简单的认识后。

便在刺史李灵夔、别驾周茂典、长史严古以及司马卢向笛等人的引领下,从幽州的北门“拱辰门”走进了这座目前还名不经传的城池。

至于幽州城这么多城门,为什么李恪偏偏选择从这座北面的“拱辰门”进入。

其实,这其中也是有一些讲究的。

这北门中的“拱辰门”,其中的“拱”字,意为着环绕,“辰”指星辰。

所以“拱辰”就是众星环绕北极星,而“拱辰门”即众星拱卫北极星之门,寓意以德治政,四方归心,顺天应地。

而这,也是李恪隐晦想要表达的意思。

告诉他们,他来到幽州,是将自己当成一颗拱卫北极星的星辰,来巩固大唐的北境。

顺应李世民的以德治政,长治久安的政治理念。协助幽州的各位打造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幽州。

至于为什么是协助,而不是直接管理,说到这里,若无意外,李恪又要鞠一把辛酸泪了。

盖因为李世民在给李恪的手赦中,并没有让李恪兼任地方刺史。

在倒霉的挨了一记黑棍,被莫名其妙的绑架到大唐最北方后。

他从突厥那里夺回了梁师都的贡品,又斩杀了突厥人五百狼骑,兵不血刃,夺回夏州,然后和柴绍联手,击败突厥人的援军,最终平定了朔方。

这些功劳被算下来之后,改封到了朔方,被封为了幽州大都督,置都督府,督十州之地。

这看起来很不错吧!比原来多了三州之地。

但李恪,若是想就此高枕无忧,那可就高兴的太早了。

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在大唐初期,都督府与治所州政府之间的关系,其实存在两种形式。

其中一种是像李泰那样的,被封为越王,受封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扬州刺史,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

看到这里,或许关注细节的人,已经看出这里面的门道了。

这个里面出现了一个“扬州刺史”。

简单点来说,就是这些州的所有兵权都归他节制统帅。

而扬州刺史,则是扬州军事政治一把抓的一州最高长官。

所以,这就是都督一般兼任治所州的刺史,出现了都督、刺史两个长官合一,都督府与治所州政府之间是合署办公的关系。

两套僚属机构合并,在封地上军事政治一把抓,几乎就是土皇帝,国中之国。

而另一种形式,则就是李恪现在这样的。

都督府与治所州并存,都督府官员与州级官员两套僚佐系统。

这两套系统虽拥有一个长官李恪,但并不是合署办公,而是相对独立,互不统属。

都督府与其属州是上下级的统属关系,具体表现在上下级行政关系、对属州的监察职能以及军事管理职能等三个方面。

在政务上有建议权,而没有实际上的管理权利。

所以,在某些程度上,李恪在封地上,还有很大的制约。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些东西的时候。

在幽州官员和权贵的带领下,李恪与他们一起,前往幽州刺史府中,举行一些必要的仪式。

毕竟,他一个亲王前来幽州之官,总不能像市井小民一样随便走一下过场。

因为这不仅关乎他本人的颜面,更关乎大唐朝廷的尊严。

虽然他是亲王,不需要和其他的官员一样,都要先去当地的县衙报到,再到州府衙门报到后,最后向幽州城发出贴红告示,通知自己到任,这样繁琐。

但是一些必要的礼节仪式,同样不可避免。

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就是祭天。

在今天,他会与当地的官员、豪门贵族,会同当地豪商大贾、乡绅耆老等,向天祈愿,祈求上天降下恩泽,保佑幽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

这些仪式,虽然在李恪的眼中看起来有些繁文缛节。

但这些传承下来的既定仪式,他还真就不敢随意的更改和废除。

毕竟历史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在贞观七年的时候。

前身就因为打猎时,踩坏了百姓的庄稼,而被柳范弹劾,原本和乳母的儿子赌博这样的小事,被李世民削去了安州都督一职,而实封仅剩的五百户封地,再次被削去了三百。

所以,此时的李恪,如果不信邪的省去了这个祭天仪式。

被幽州的某位官员,捅到了李世民那里。

就算是李恪现在立下了一些功劳,也改变了一些李世民对他的看法。

李恪也不敢打包票,李世民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轻轻放过。

万一自己辛辛苦苦,拿命挣回来的功劳,抵不过李世民的雷霆之怒。

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根本没必要在这些小事上,以身犯险,搞得他好像是个莽撞人一样!

因此,尽管李恪心中有些不以为然,认为这些繁文缛节对于治理幽州并无实际帮助,他还是选择了尊重并遵守这些既定的仪式。

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重蹈前身的覆辙,也才能够真正得到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

而且这些礼节和仪式,估计就是维护国家稳定、彰显统治者威严的重要宣传手段。

毕竟君权神授,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无论是哪个朝代,都需要通过这些仪式来强化百姓的信仰,让他们相信君主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是不可挑战的。

“见过蜀王殿下。”

“恭迎蜀王殿下来到幽州。”

在李恪的车驾经过幽州城官道上的时候,两旁的百姓纷纷朝着车队行礼高呼,疯狂地打量着这位年轻的皇子。

“感谢大家的热情欢迎,小王也深感荣幸。”

李恪从马车上探出大半个身子,向两旁的百姓挥手致意,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在他看来,与幽州的百官和勋贵要保持距离,毕竟,他们这些人是敌是友,尚未可知。

但与幽州城内的百姓,要快速的拉近彼此的距离,他们才是幽州城的基石,也是幽州的基础。

只要得到封地内百姓的信任和支持,那么不管是刺史府的班子也好,还是本地的勋贵地头蛇也罢。

他都能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甚至在必要时刻,他可以利用百姓的民意,对这些不利于他发展封地的力量进行压制。

“蜀王殿下,草民是凤翔王垛村朱四。如今来幽州讨生活,关中旱灾,有幸逃难至长安,得殿下救助活命。殿下来到幽州,实乃我幽州百姓之福祉。”

说完就跪在地上砰砰砰的磕起头来。

李恪在车架上听到一个声音,循声望去,只见车队前,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中年男子,正跪在路旁,向他磕头行礼。

听到这人的话后,微微一笑,心中暗赞。

这真是刚想瞌睡,就有人送上枕头。

原本自己还不知道从哪里收拢幽州百姓之心,这一下就有人送上一个话题,真是天助我也。

可就在他准备叫停马车,学他劳资李世民来一场政治表演的时候,又有数道声音响起。

“华州,葛大在此谢过殿下救命之恩。”

“凤翔府,农邵,谢过蜀王殿下施粥之恩。”

“秦州,隗高寒、赵一鸣,叩谢蜀王殿下长安活命之恩!”

听到这些声音,不光李恪愣住了,就算是幽州城的百姓,也被这一幕震撼的不轻。

他们何时何地见过这种场面?

若是当街拦轿,告状的百姓,那确实是见得多了。然而,像眼前这样,来自数名来自各地的百姓,自发下跪磕头,只为向一位皇子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这可是前所未见的奇景。

所以,整个幽州城,一时之间也变得议论纷纷起来。

“那几个人一听就是关中口音,俺可听说了,上半年关中出现大旱和蝗灾,当时好多人都饿死了,听这几个人的意思,蜀王殿下当时参加了救灾,救了他们,而且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位蜀王殿下长的就跟面善,看样子就是个好人。”人群中一位妇人有人说道。

“但谁又知道这几个人,会不会是那位蜀王殿下找来的托?就是为了骗取我们的好感呢?”

一个长相尖酸刻薄的中年人指着那几个前来道谢的百姓,挑拨地说道。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一片哗然。

的确,这样的场景太过罕见,以至于让人不得不怀疑其真实性。

一个年纪较大,长着山羊胡须的老者,听到后忍不住叹了口气,接着说。

“但若是这位蜀王殿下,真的救了那么多人,来到我们幽州,那便真的是我们幽州地福气了。”

一同同样年年纪的老者,长叹了口气,眼里有些湿润。

“我也是个老幽州人了,一辈子在这里生活。看多了那些嘴上说着为百姓着想,却只顾自己贪赃枉法、恣意享乐。但从那几位的表情和行为来看,这位蜀王殿下,他似乎有些不一样......”

周围的百姓们听到两位老者的话,顿时也纷纷点头,他们也深有同感。

“是啊,一个人若是撒谎,不可能向他们那样真挚,你们刚才是没看见,那头磕在地上叫一个瓷实,若是没有那位殿下叫停,都快磕出血来了......”

李恪在长安救灾施粥,以及后来建设蓝田县中,救援接触了大概数十万的关中流民。

想着时间过去这么久了,在这里遇到几个,好像也正常。

幽州本就是北方重镇,南北交通要冲,来这里做做生意,也在情理之中。

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之后,李恪想要作秀的心思也就谈了下来。

他走下马车,来到这些曾经流离失所的百姓面前,脸色温和的说道。

“你们这些日子过得可好?”

“托您的福,我们算是挺过来了,如今来这边做点小生意。”其中一个隗高寒的士子,磕磕绊绊的回答道,脸上露出了剧烈的感激之情。”

李恪见状,右手虚按了两下。

“诸位,不必多礼,本王身为陛下的儿子,为百姓谋福祉,本就是我应尽的责任。”

“如今你们来到幽州,也是本王的治下之民。我会全力帮助你们以及幽州的百姓,在这片土地上,过上更好的生活。”

听到李恪的话,隗高寒、朱四等人的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或许别的官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只是出于客套或者表面的礼节。

但在长安城中,收到李恪真真实实救助的朱四等人,却能感受到这句话背后的真诚和决心。

看来这幽州,他们是来对了,在这苦寒之地,这位的到来,实在是幽州百姓的福气。

而后,李恪在与朱四等人简单的交流之后,也没有耽误太多的工夫,便离开了。

在李恪的车队缓缓地驶过幽州城的官道后,两旁的百姓便纷纷围上了刚才朝向李恪跪地道谢的朱四、葛大、农邵、隗高寒、赵一鸣等人。

“你们当初逃难到长安,真的是被那位蜀王殿下所救?”

“蜀王为人如何?”

“听说他小小年纪,就已经被封为幽州大都督了,是不是就是救灾有功啊!”

“这下幽州可有盼头了,有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子来治理幽州,我们的日子一定会好过多了。”

在原本计划一炷香走完的路程,在遇到之前那挡事后,硬生生的拖了半个时辰,这才赶到幽州刺史府。

原本那些轻视李恪年纪小的幽州官员与勋贵,态度也有了极大的转变。

其中,那些本地勋贵看待李恪的表情,变得复杂了许多......

等到李恪再次下了马车,这才发现在刺史府前,有一块巨大的空地。

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祭祀之地早已准备妥当。

三牲祭礼,以及各种祭品,都摆在了桌子上,等待上天之子的儿子,前去祭拜。

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恪便在刺史李灵夔的主持下。

带着幽州官员和权贵向天地一拜三叩头,燃香祭拜,拿出一张早就准备好的宣告誓言。

“小王李恪,奉大唐皇帝陛下之命,担任幽州大都督一职,特此与天地誓约......本王李恪,谨以此誓,表我心志,尽我职责,皇皇上天,照临下土,以九月朔日迎日于幽州。”

祭天祝文,是李恪就任幽州大都督时按照传统习俗所做。

在古代,新官上任时都需要进行这样的仪式,或大或小,以示对天地神灵的尊敬,祈求神灵的庇佑和保佑。

同时,这也是一种向百姓展示新官的诚心和决心的方式。

(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挣大钱)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