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斜斜地洒在三姓寨的青石板路上,仿佛给这座古老的村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阳光照耀下,青石板路反射出淡淡的光芒,与周围的古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这座历经沧桑的村落,在经历了一场舆论风波的洗礼后,非但没有被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中,反而因那场“清白之战”而声名远扬。
人们对三姓寨的关注度骤然上升,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地方,如今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杨浩宇站在新落成的非遗展示中心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凝视着那扇巨大的玻璃幕墙,阳光透过玻璃,将里面陈列的开山号子手稿、百年木工工具和精美刺绣映照得格外清晰。
这些展品,不仅仅是一件件物品,更是三姓寨历史文化的见证,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心血。
杨浩宇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件展品,心中涌起一股感慨。
他想起了曾经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所付出的努力,想起了与村民们一起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团结。
如今,这些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非遗展示中心的建成,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到三姓寨的独特魅力。
展示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游客们接踵而至,川流不息。
柳青领着几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充当起了小导游的角色。他们的声音虽然稚嫩,但却清脆响亮,在宽敞的展厅里回荡着。
“大家请看这边,”韵寒指着一件陈旧的开山斧,兴奋地介绍道,“这可是我太爷爷当年用过的开山斧呢!以前,爷爷们就是用它在山里披荆斩棘,开辟出了那条古盐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正当柳青讲得眉飞色舞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缓缓地走到了一幅号子手稿前。
他停下脚步,凝视着那泛黄的纸张,眼眶渐渐泛红。
“这调子……”老人喃喃自语道,“和我小时候听的一模一样啊!”他的声音略微颤抖,似乎回忆起了那段遥远的时光。
然而,在成功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挑战。
随着游客数量如潮水般激增,原本就不太完善的配套设施问题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村里唯一的民宿常常人满为患,停车场的车位更是供不应求,甚至有些游客开始抱怨体验项目过于单一,缺乏新鲜感。
就在这个时候,古春竟然主动找上门来。
这一次,她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谦逊和诚恳。
她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规划书,小心翼翼地递给杨浩宇,说道:“杨总,我最近仔细研究了国内外许多乡村旅游的成功案例,经过深思熟虑,我觉得咱们村也可以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一些沉浸式体验项目,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游客的游玩内容,还能提升他们的满意度。”
杨浩宇轻轻地翻开规划书,目光缓缓扫过书页上的文字。
当他看到“非遗工坊体验游”和“古盐道徒步研学”等方案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
然而,尽管这些方案看起来很有吸引力,杨浩宇还是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古总,这些想法确实很不错,但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在实施之前,我们必须先解决村民们的顾虑。如果开发过度,三姓寨可能就会失去它原本的特色和韵味,变得面目全非。”
古春静静地听着杨浩宇的话,若有所思。
她知道杨浩宇说得有道理,过度开发可能会给三姓寨带来负面影响。
经过一番思考,古春最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杨浩宇的观点。
“我明白了,这次我听你的。”古春说道,“我们不能只考虑短期的利益,而忽视了三姓寨的长远发展。我们要确保开发的方式既能让游客体验到三姓寨的魅力,又能保护好这里的文化和环境。”
为了能够更好地倾听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杨浩宇特意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火塘夜话”活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杨浩宇带领着村民们来到了村子里的祠堂。
祠堂里,火塘中的木柴燃烧得噼啪作响,火星四溅,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村民们围坐在火塘周围,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融洽。
老族长坐在火塘边,磕了磕手中的烟袋,慢悠悠地说道:“浩宇啊,我觉得搞旅游是个好主意,既能让咱们村子出名,又能给大家带来收入。但是呢,有一点我得提醒你,可不能让那些外来的人把咱们的规矩给坏了啊。”
杨浩宇连忙点头称是,他知道老族长说得有道理。村里的规矩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能轻易被破坏。
这时,年轻的阿强站了起来,兴奋地说:“浩宇哥,我有个想法。咱们能不能教那些游客学做手工啊?比如说编竹篮、做木雕什么的,这样一来,游客们既能体验到咱们的传统文化,我们也能顺便赚点外快,你觉得咋样?”
阿强的提议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村民们纷纷表示赞同。
杨浩宇听后,心中暗自高兴,他觉得这个主意非常不错。
经过漫长而激烈的半个月商讨,三姓寨终于敲定了一份全新的发展方案。这个方案犹如一把金钥匙,有望开启三姓寨繁荣昌盛的大门。
首先,三姓寨决定成立一个名为“村民文旅合作社”的组织,旨在将民宿、餐饮以及手工艺品销售等业务进行统一管理。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提高运营效率,还能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其次,为了让游客更好地领略三姓寨的传统文化魅力,方案中特别提出在非遗展示中心旁设立一个“体验工坊”。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亲身参与到刺绣、木工、编竹器等传统技艺的学习中,感受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而这些技艺的传授者,正是三姓寨的村民们,他们将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向游客们展示这些世代相传的技艺。
最后,考虑到三姓寨周边的古盐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方案中还规划了一条专门的徒步路线。
这条路线将穿越神农架至三姓寨古盐道的核心区域,让游客们在徒步过程中,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