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神农架深处迷魂凼的阴屿河,蜿蜒如银练,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经河水亿万年的冲切,使得两岸的峭壁高耸入云,终年笼罩在氤氲雾气中。
杨浩宇站在阴峪河上游一座新修建的钢索桥上,脚下湍急的河水冲击着黢黑的巨石迸溅出晶莹的浪花,咆哮着奔涌而下,上游,在峡谷的深处,传来瀑布巨大的轰鸣声。
他展开工程图纸,目光落在标注着“阴峪河冷水鱼养殖基地”的区域——那里分布着十余个天然溶洞,还可以依山而建出若干个人工水库,利用天然的冷水资源进行鲟鱼、鳟鱼等名贵冷水鱼的养殖,
这是他与省水产研究所历时半年勘探选定的绝佳场地。
“浩宇哥,省厅的专家到了!”李精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五六个戴着安全帽的中年人正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爬,其中为首的白发老者是国内着名的冷水鱼养殖专家陈教授。
杨浩宇快步迎上去,握住老人的手:“陈老,这里地形复杂,山路坎坷,让您受累了。”
陈教授摘下墨镜,目光在峡谷间逡巡,眼中闪过惊喜:“小杨,你可真是给我送了份大礼!这种天然溶洞与高山冷水结合的环境,在全国都属罕见。尤其是那几个地下暗河交汇的溶洞,恒温恒湿,简直是鲟鱼和娃娃鱼的天堂。”
“没有您的专业意见,我哪里敢贸然在这些地方养鱼?”杨浩宇说的是实话。
千百年来,这些个溶洞一直都是三姓寨人的禁地。
一来是因为狼虫虎豹喜欢将这些溶洞作为天然的庇护所,常年盘踞在此;二来是因为三姓寨有一些古老的传说,传说中的妖魔鬼怪都与这些溶洞有关。
直到近些年来,一些胆大的山民们借助着现代化的工具如强光手电、攀岩设备、橡皮艇等,全副武装的进入洞穴进行探索,才意外地发现,这些洞穴虽然说不容易进入,但一旦进入,里面竟然别有洞天。
当然,他们也在这些溶洞里发现了数量惊人的泉鱼和油棍子等阴峪河中最为珍贵罕见的名贵鱼群,大小不一的娃娃鱼更是慵懒地在洞中憩息,自由自在地生活。其中最大的娃娃鱼竟然有三米多长,肥嘟嘟的,目测一下,最少也有好几百斤。
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野生鱼类资源,而且它们大多数都已经得到了国家的保护,山民们也不会随意地捕捞和猎杀。
杨浩宇的目标有两个。首先就是要通过人工繁殖和放流逐步恢复阴峪河的原始鱼类的种群;其次就是要利用长江原生鱼类研究所的技术将阴峪河里鲜嫩美味富有营养的优质冷水鱼进行人工养殖,让更多的饕客们能够一饱口福。
终于等到了阴峪河珍贵冷水鱼养殖基地的开工日子了。
当天,阴屿河畔热闹非凡。
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工人们用定向爆破技术小心翼翼地拓宽溶洞入口,将钢筋混凝土管道铺设进幽深的洞穴。
老族长带着几十个村民前来帮忙,嘴里却嘟囔着:“把鱼养在山洞里,听着就不踏实...”
杨浩宇笑着递上安全帽:“忠财伯,等项目成了,您就等着数钱吧。”
第一个难题出现在水库筑坝阶段。
设计图上的选址处有块巨大的卧牛石,坚硬的花岗岩让炸药都收效甚微。
杨浩宇连续三天守在工地,和工程师们反复测算。
第四天凌晨,他突然想到办法——利用山体天然裂缝,采用定向爆破。
当巨石轰然崩塌的瞬间,李精诚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哥,你真是神了!”
溶洞内部的改造更加艰难。
施工队要在湿滑的岩壁上安装供氧设备和循环水系统,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深潭。
杨浩宇亲自系上安全绳,和工人一起悬挂在百米高空作业。
有次钢索突然松动,他整个人荡向岩壁,千钧一发之际抓住凸起的钟乳石,手臂被划出深长的血痕。
柳青得知后连夜送来药品,边包扎边掉眼泪:“你就不能爱惜自己一点?”
半年后,首批西伯利亚鲟鱼苗被放入溶洞。
这些通体银白的精灵在清澈的冷水中穿梭,与洞顶垂下的石钟乳相映成趣。
杨浩宇通过直播镜头向网友展示养殖环境,画面里,灯光打在岩壁的钟乳石上,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影,游动的鲟鱼宛如在星河中穿梭。
这条视频当晚点击量破百万,评论区纷纷留言:“这哪是养殖场,分明是仙境!”
然而,危机悄然而至。
虽然在渔场建设之初就已经充分地考虑过山洪暴发的因素,做出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可是,入夏后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引发了巨大的山洪,阴屿河水位暴涨数十倍,最终还是冲垮了水库的泄洪闸。
杨浩宇带着抢险队冒雨赶到时,冰冷浑浊的洪水正咆哮着冲击着大坝。
他抄起铁锹大喊:“快用沙袋和巨石加固!”
雨水和汗水模糊了视线,他的脚底突然打滑,整个人跌进湍急的水流!
李精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死死拽住他的手臂,两人在漩涡中挣扎了近十分钟才被拉上岸。
洪水退去后,养殖场损失惨重:三个溶洞被泥沙淤塞,数百条鲟鱼随水流冲走。
山民们看着一片狼藉的场地,再次陷入绝望。
杨浩宇却没有气馁,他带着技术团队连续三天三夜蹲在实验室,终于研发出新型防洪闸门。
当加固后的大坝成功抵御第二次洪水时,老族长颤抖着握住他的手:“浩宇,你比山神爷还灵!”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一场高端食材展销会上。
古春代表集团前来参展,原本想看杨浩宇的笑话,却被三姓寨的冷水鱼惊艳:“这鲟鱼的肉质,比我吃过的任何进口货都鲜嫩!”她立刻提出收购意向,却被杨浩宇婉拒:“古总,我们已经和五星级酒店签了长期订单。”
果然,三姓寨的冷水鱼凭借独特的口感和“溶洞秘境”的噱头,迅速占领了高端市场。
养殖基地的娃娃鱼、雅鱼等品种更是供不应求,甚至有香港澳门以及日韩的客商专程前来考察。
杨浩宇顺势推出“溶洞观鱼”“溪水垂吊”等旅游项目,游客们戴着头灯,乘船穿梭在钟乳石林立的溶洞中,近距离观赏珍稀冷水鱼,门票收入又为村集体添了一笔可观收益。
只要有空,杨浩宇就会来到冷水鱼基地。
他喜欢站在水库大坝上,看着夕阳将水面染成金色。
每当夜幕降临时,十几个养殖基地的灯光次第亮起,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宛如繁星坠落人间。
有一天,他一如既往地站在大坝上时,李精诚一路小跑过来,手里挥舞着冷水鱼养殖场最新的财务报表:“哥,今年利润突破八百万!”
远处传来村民的欢笑声,老族长正在教游客辨认岩壁上的钟乳石形状。
杨浩宇摸了摸口袋里的罗盘——那是爷爷留下的,如今成了他随身携带的护身符。
山风掠过耳畔,带着冷水鱼特有的清新气息,他知道,三姓寨的传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