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组选手依次登场。
8道身影在璀璨灯光下形成鲜明对比。第3道的美国名将特雷冯·布罗梅尔无疑是全场焦点,1995年出生的他年仅20岁,却已展现出顶级竞争力,让他成为小组头号热门。
他身着蓝色紧身战衣,肌肉线条紧致而充满爆发力,1.75米左右的身高让他的步频优势极为突出,登场时双手高举致意,眼神中满是年少轻狂的自信。
举手投足间透着“夺冠无悬念”的强势。
第6道的小鹰国选手奇金杜·乌贾紧随其后,1994年出生的他身高1.80米左右,步幅与步频兼具,10.05秒的赛季成绩让他具备冲击小组前三的实力。他身着黒色赛服,反复活动着脚踝,神情严肃地调试跑鞋,显然对这场预赛极为重视。
第4道的德国选手朱利安·雷斯、第2道的圣基茨和尼维斯选手安托万·亚当斯等选手也纷纷亮相,各自进行着赛前预热,赛道上强手环伺,竞争氛围愈发浓烈。
当第5道的赵昊焕登场时,“鸟巢”的欢呼声瞬间提升了一个分贝。
这位中国飞人身高达到191cm,在男子短跑选手中堪称“巨人”级别——要知道,顶尖短跑选手的平均身高多在1.75-1.85米区间,而赵昊焕的身高远超这一范围,却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将“身高劣势”转化为“后程步幅优势”。他身着红色紧身战衣。
红色短裤搭配红金跑鞋,修长的身形挺拔而舒展。登场时,他没有刻意迎合观众的欢呼,只是双手自然下垂,缓缓走向赛道,每一步都沉稳有力,眼神专注地扫视着前方的跑道,仿佛在丈量属于自己的“后程战场”。
高冷。
就是外界接收到的标签。
大家也都习惯了。
还是那句话。
你高冷不高冷没人在意。
竞技体育。
你只要强大。
那你什么角度。
都有人吹。
赛前热身阶段,赵昊焕的动作简洁而针对性极强。他没有进行高强度的爆发力训练,而是聚焦于后程加速的核心环节:
先是进行了10次大幅度弓步压腿,充分舒展髋部和大腿后侧肌肉。
这是他后程大步幅加速的关键。
随后进行了5组摆臂抗阻训练,双臂拉动弹力带前后摆动,强化肩部和背部肌肉力量,确保后程摆臂能为步幅提供充足助力。
他的热身重点始终围绕“后程发力”,与布罗梅尔专注于起跑加速的训练形成鲜明对比。
“赵昊焕的优势太明显了,191cm的身高让他的步幅能达极其优秀以上,黑人里面都是不遑多让,远超同组其他选手,这是他后程反超的核心资本。”
杨剑激动地介绍,“更关键的是,他的极速能力极强,后程最高速度能突破12,只要前半程不落后太多,后半程几乎没人能挡得住他!”
此时的赵昊焕已走到起跑器旁,他弯腰感受着赛道的弹性,随后调整起跑器角度——由于身高较高,他的起跑器设置前后间距稍大,约35厘米,这种设置能让他在起跑后更稳地过渡到途中跑,为后程加速铺垫节奏。
反观布罗梅尔,热身时反复进行着30米启动加速训练,他的起跑姿态紧凑,步频快得惊人,每一次加速都带着强劲的爆发力,显然是想凭借前半程优势早早锁定领先。两组选手的热身风格,早已预示着这场比赛的核心剧情:前半程布罗梅尔的“步频冲刺”,对决后半程赵昊焕的“步幅碾压”。
“set。”
“各就位——”
电子指令清晰传遍赛场,8名选手迅速登上起跑器。
赵昊焕的起跑姿态与其他选手截然不同:由于身高较高,他的身体重心压得相对略高,双臂弯曲贴于体侧,肘部夹角锁定在100°左右,既保证了发力效率,又避免了重心过低导致的启动延迟。
他的眼神死死锁定前方20米处的标记点,耳朵捕捉着发令枪的每一丝声响,全身肌肉保持着“中度紧绷”状态。
没有过度发力,显然是在为后程加速保存体力。
臀部微微抬起,身体重心向前小幅移动,后腿蹬地肌肉适度收紧,没有像布罗梅尔那样将爆发力完全蓄满,而是留有余地。
身旁的布罗梅尔则已进入极致备战状态,身体重心压得极低,肌肉紧绷如钢索,仿佛下一秒就要弹射而出。
赵昊焕扫眼看了看。
这好像是美国年轻人的新一代天骄人物。
嘭——————
发令枪锐响瞬间,布罗梅尔的起跑优势瞬间爆发!他的反应时仅为0.125秒,双腿如小马达般快速交替,步频这是要朝着每秒接近5.0步去,前10米加速如闪电般迅猛,蓝色身影瞬间冲出起跑线,牢牢占据领先位置。
而赵昊焕的起跑相对稳健,反应时0.152秒,虽逊于布罗梅尔,但已处于小组中上游水平。他的起跑没有追求极致步频,而是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步长逐渐展开,修长的双腿每一次蹬地都扎实有力,红色身影虽暂时落后布罗梅尔半个身位,但始终稳步向前,没有被拉开差距。
曲臂起跑让他,即便是身高占据很大的优势,启动环节也没有落后多少。
这就是为什么博尔特学会了曲臂起跑之后,实力一下子又往上窜了一个档次。
因为这真的是大高个真正掌握之后的神兵利器。
因为大高个不管你跑得多快,你的启动环节都注定是弱项。
这个方面改进的越多。
那么你所有的劣势就越少。
劣势越少,当然优势点就越多。
再者说他的实力明显比这些人要高一块,根本不担心晋级的问题。
两年前布罗梅尔才18岁。
也没有什么实力。
正好看看两年过去,这个美国的新晋天才什么档次?
前30米,布罗梅尔的步频优势进一步扩大,他的速度提升至10.7米\/秒,领先赵昊焕0.3米\/秒,与乌贾、雷斯等选手拉开了一个身位的差距。
此时的赵昊焕依旧稳扎稳打,没有盲目跟风提升步频,而是专注于技术动作的规范。
上半身保持稳定的前倾角度,核心肌群紧绷,避免了身高过高带来的身体晃动。
摆臂动作简洁高效,双臂以肩为轴前后摆动,肘部始终贴近躯干,为后续步幅扩大预留空间。
他的步长,虽不及后程峰值,但已明显优于同组其他选手,前30米结束时,他排在小组第三,落后布罗梅尔半个身位,与乌贾的差距仅为0.05秒。
前50米,赛道格局已清晰浮现。
布罗梅尔凭借紧凑的技术动作完全占据领先,这位身高1.75米的美国小将,将小个子选手的启动加速优势发挥到极致,起跑后便迅速将身体压至低重心姿态,步频轻快而密集,每一步都带着短促有力的蹬地感,蓝色身影如离弦之箭般一骑绝尘,毫无悬念地领跑在前。
紧随其后的乌贾,身高一米八几的身形介于布罗梅尔与赵昊焕之间,他试图延续步频优势缩小差距,手臂摆动幅度急促,身体姿态紧绷,全力追赶着前方的蓝色身影,却始终难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而赵昊焕,这位身高超190厘米的巨人飞人,在这前50米的赛道上,始终保持着沉稳的节奏,完全没有显露发力的迹象。
相较于布罗梅尔的低重心冲刺和乌贾的急促追赶,他的身体姿态更为舒展,上半身保持着适度前倾,既没有因身高过高而出现晃动,也没有刻意压低重心去迎合小个子选手的节奏。
他的蹬地动作扎实而从容,每一步都显得不慌不忙,腿部前摆时充分舒展却不急躁,显然是在为后程的发力默默铺垫。
身高带来的差异在这一阶段展现得淋漓尽致。
布罗梅尔凭借娇小的身形,能更快地完成启动加速,重心转移灵活,步频优势让他在短距离内迅速建立领先。
乌贾则在步频与步幅之间寻找平衡,却因身高限制,难以在保持步频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步幅。
而赵昊焕的身高虽让他在启动阶段难以像小个子选手那般迅猛,却赋予了他天然的步幅潜力。
即便前50米未全力发力,他的每一步覆盖范围也远超同组对手,只是这种优势尚未完全释放。
途中跑开始后,赵昊焕的技术动作始终保持着高度规范。
肩部稳定下沉。
避免了高大选手常见的上肢晃动。
核心肌群牢牢锁住身体平衡。
为后续的力量传导筑牢基础。
他的手臂摆动简洁而高效,没有多余的横向动作,始终贴合躯干前后摆动,既减少了能量损耗,也为后程步幅的爆发预留了充足空间。
与布罗梅尔、乌贾那种全力以赴的紧绷状态不同,赵昊焕的肌肉线条虽同样紧实,却透着一种“收放自如”的松弛感,仿佛眼前的50米只是热身,真正的较量还在后方。
他与乌贾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缩小,这种缩小并非源于刻意追赶,而是来自自身节奏的稳步提升。随着赛道逐渐延伸,赵昊焕的身体姿态慢慢调整,腿部蹬地时的发力感愈发明显,只是这种发力依旧克制,没有打破整体的平稳节奏。
显然,他深知自己的优势不在前半程的短距离冲刺,而是在后程凭借身高赋予的超大步幅和极致极速实现反超,因此这前50米,他始终在耐心蓄力,等待着那个属于自己的“发力时刻”,将身高带来的潜力彻底转化为碾压性的优势。
极速爆发。
赵昊焕极速一展开。
立刻开始改变态势。
50米标线一过,赵昊焕的“后程时刻”正式来临。
这位身高超190厘米的巨人飞人,仿佛瞬间切换了运行模式。
之前刻意保持的平稳节奏被彻底打破。
潜藏的爆发力如火山般喷涌而出。
他没有盲目提升步频,而是凭借身高赋予的天然优势,将步幅潜力彻底释放——
腿部蹬地时不再克制,髋部充分打开,大腿前摆幅度瞬间拉大,每一步都带着“跨栏式”的舒展与力量。
原本就远超对手的步幅,此刻更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一步便能覆盖布罗梅尔近一步半的距离。
高大身形的技术优势在这一刻完全凸显:赵昊焕的躯干依旧保持稳定,核心肌群如钢索般紧绷,避免了高大选手后程加速时易出现的身体晃动,肩部下沉不耸动,上肢与下肢形成完美的发力协同。
他的手臂摆动幅度同步加大,却始终保持着精准的前后轨迹,没有丝毫横向偏移,每一次摆动都如同为大步幅提供“助推力”,将上肢力量高效传导至腿部,形成“摆臂-蹬地-步幅”的闭环发力链。
这种技术表现,完美规避了高大选手常见的“发力分散”问题,将身高带来的力学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反观领跑的布罗梅尔,50米后逐渐显露疲态。这位1.75米的小个子选手,前半程的步频优势已逼近极限,身体重心虽依旧压低,但蹬地时的爆发力明显减弱。
他的技术特点本就集中在短距离冲刺,步频快、启动猛,却受限于身高,步幅难以进一步拓展。
当赵昊焕的步幅优势全面爆发,布罗梅尔的步频优势瞬间被稀释。
他试图通过咬牙提升步频维持领先,却导致动作开始变形。
肩部不自觉耸动。
手臂摆动出现轻微横向晃动,核心控制能力下降。
身体在高速中显得有些颠簸。
原本流畅的节奏被打乱。
速度提升陷入停滞。
紧随其后的乌贾,此刻陷入了“两难境地”。这位身高一米八几米的小鹰国选手,既没有布罗梅尔的极致步频,也没有赵昊焕的绝对步幅优势,50米后试图同时提升步频与步幅,却顾此失彼。
他的蹬地动作变得急促,大腿前摆幅度不足,步幅未能有效扩大,步频也因体能消耗难以维持原有水平。
技术上的短板逐渐暴露。
上肢与下肢的协同发力出现脱节,摆臂节奏与蹬地频率不再同步,身体晃动幅度加大,能量损耗明显增加,不仅没能追赶布罗梅尔,反而被身后的赵昊焕迅速逼近。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60米,快速接近。
70米处,赵昊焕完成关键反超。
他的每一步都如坚实的夯土,落地沉稳且推进力十足,高大的身形舒展如箭,在赛道上形成一道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红色身影。
他的极速优势彻底显现,奔跑时几乎听不到多余的脚步声,只有风被划破的呼啸声,那种“一步定乾坤”的碾压感,是小个子选手难以企及的。
此时的他,技术动作依旧保持着高度规范,脚踝弹性回弹迅捷,脚掌蹬地时从脚跟到前脚掌的过渡流畅自然。
没有丝毫僵硬感。
显然还未完全用尽实力。
布罗梅尔被反超后,心理与体能的双重压力让他的状态持续下滑。
他的面部因过度发力而扭曲,颈部青筋凸起,步频虽仍保持在高位,但步幅进一步缩小,每一步的推进力大不如前。
小个子选手的短板在长距离冲刺中暴露无遗。
体能储备有限,耐乳酸能力不足,后程速度衰减明显,只能眼睁睁看着赵昊焕的红色身影越跑越远,却无力回天。
他的技术动作变形愈发严重。
摆臂幅度忽大忽小,身体重心开始不稳,领先优势彻底化为乌有。
乌贾则彻底被甩在身后,他的速度下滑最为明显,原本紧绷的肌肉线条变得松弛,蹬地时的爆发力大幅减弱,步频与步幅双双下降。
他试图模仿赵昊焕的大步幅跑法,却因身高与技术特点不符,导致动作僵硬,步幅扩大的同时,蹬地效率急剧降低,反而进一步拉低了整体速度。
与赵昊焕的舒展从容、布罗梅尔的咬牙坚持不同,乌贾的奔跑姿态中透着明显的力不从心,技术动作的连贯性被打破,只能勉强维持节奏,确保不被其他选手超越。
80米处,赵昊焕的领先优势已扩大到半个身位,他的极速状态依旧稳定,没有丝毫减速迹象。高大的身形让他在奔跑时拥有更好的视野,能够清晰感知身后对手的状态,这也让他更加从容。
他的技术核心始终围绕“步幅最大化、发力最优化”,髋部转动灵活,大腿前摆充分,小腿肌肉收缩与放松衔接自然,每一个动作都服务于“持续提速”。
展现出顶级后程选手的掌控力。
布罗梅尔此时已放弃追赶,转而专注于保住小组第二的位置。
他调整节奏,试图稳住技术动作,减少能量损耗,但前半程的过度发力让他的体能所剩无几,速度仍在缓慢下滑。
他的步频虽依旧快于赵昊焕,但步幅的差距让他难以缩小距离,小个子选手“短冲强、后程弱”的特点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赵昊焕开始展现“收放自如”的实力,他察觉到布罗梅尔已无力追赶,自身领先优势足够,便有意识地调整发力强度,不再追求极致速度,而是保持现有节奏稳步前进。
即便如此,他的步幅依旧远超同组对手,奔跑姿态依旧舒展霸气,没有丝毫松懈。
这种“发力-稳速”的切换,既体现了他对自身状态的精准把控,也展现了顶级选手的比赛智慧——
预赛无需过度消耗,确保晋级即可。
布罗梅尔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勉强维持着现有速度,他的技术动作虽仍有变形,但已趋于稳定,小个子选手的韧性在他身上得到体现。
他不再关注前方的赵昊焕,而是紧盯身后的乌贾,确保自己不被超越,这种“保位式”的奔跑,与赵昊焕的“掌控式”奔跑形成鲜明对比。
乌贾则彻底失去了竞争力,他的速度持续下滑,技术动作出现明显脱节,摆臂与蹬地不再协同,身体晃动加剧,显然已达体能极限。
他的身高劣势在此时完全暴露,既无法像布罗梅尔那样保持高步频,也无法像赵昊焕那样凭借大步幅维持速度,只能在赛道上艰难推进,确保完成比赛。
最后15米,赵昊焕的放水姿态愈发明显,他的身体开始放松,步幅小幅缩小,没有想要启动全力压线的意思,只是保持着平稳的节奏向终点靠近。
他的眼神平静,没有丝毫亢奋,仿佛只是完成了一场普通的训练,高大的身影在赛道上从容前行,尽显“后程王者”的霸气。
布罗梅尔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冲刺,他的步频再次提升,试图在冲线前缩小差距,但体能的枯竭让他的蹬地缺乏力量,速度提升有限。
小个子选手的冲刺特点在此刻显现。
步频快、动作紧凑,但推进力不足,冲线动作略显急促。
尤其是看到赵昊焕减速了。
布罗梅尔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居然开始发狠。
追击上去。
赵昊焕减速了,他也没想到,这人竟然会这么神经。
这只是个预赛而已,这么发狠干什么?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
想当年他自己参加各种大赛的时候,好像也是容易头脑发热。
这么一想也就释然了。
并且根本不受他的影响,继续减速。
很多人也会头脑发热,被这些楞头青把自己的速度给带起来。
这样等于是白白亏损的体力。
赵昊焕这个地方很冷静,根本没有这么做。
第一,你想要就要呗。
预赛而已。
如果半决赛,你说为了更好的决赛位置,你拼一拼还行,预赛干嘛呢?
赵昊焕目送布罗梅尔从自己的身边超过。
至于布罗梅尔面上有一些喜悦的表情,他就当没看见。
淡定又平静。
“赵昊焕一路领先,然后他开始放掉了,应该是小组第一,诶,这个时候美国选手布罗梅尔趁机反超了过去。”
“最终布罗梅尔9秒91小组第一。”
“赵昊焕9秒97小组第二。”
“奇金杜·乌贾小组第三10.05。”
……
布罗梅尔本来以为自己超过去会激怒这个东方人。
没想到回头一看,人家根本看都没看自己。
让他有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根本没有实感。
“对于美国选手布罗梅尔的评价呀?”
赵昊焕在混合采访区接受采访的时候。
想了想后。
开口说道。
“实力不错。”
“就是脑袋瓜子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年轻人容易头脑发热。”
“如果因为预赛影响半决赛的发挥,那我只能说,这就是代价。”
说完。
赵昊焕转身就走了。
只留下刚刚20岁,心高气傲的布罗梅尔。
一脸气愤的看着。
似乎是在幻想自己半决赛将他压在身后的表情。
当然。
这就实属做梦了。
起码今年。
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