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锦州,辽塔上,祖大寿眺望城外良久,方才声音低沉的说道:“会来的。洪督臣领十总兵奉旨援锦,定然不会半途而废,只不过救援我等的方式或有不同。

就是那宣府总兵张诚,某虽未曾与他的谋面,但也知此人素来持重,并非莽撞无脑之人,从不轻言冒进。

某猜,松山堡的官军,或从乳峰山上杀下来,或是攻打石门山,又或是攻取黄土岭,以牵制鞑贼,使得各旗鞑子兵不敢全力攻我锦州城。”

“尔等从今日攻城也可看出,各旗鞑子兵都调了不少到锦州城外,如此别处守御必然松懈,正是官兵可乘之时。

洪督臣也是打老了仗的,自然不会看不出这一点来……

当然,如若松山官军的战线拉开过长,或许同样会给鞑子以可乘之机……”

高塔上,各将都已有些灰心意冷,松山的官军会不会给鞑子所乘,他们是懒得管的。

不过,松山援兵不会很快到来,这锦州城怕是还要苦战一阵啊,当年的大凌河血战,城内打到人吃人的地步,难道这一次的锦州城,也要如此吗?

虽然祖大寿极言鼓励之语,为众亲将家丁们打气鼓劲,不过各人下了高塔后,却仍然是各怀心思。

锦州,在明清大战前本是商业繁华之地,有南街玉石作坊群,北街皮毛店铺群。

皮毛、玉石、小菜,是当时锦州地方的三大名产,还有南北商人前来交易油漆、纸张、糖、人参、豆饼等南北各自所缺乏的物资,真可谓商贾云集。

只是在天启年以后,辽东地方大战便一场接着一场,城内的商人也纷纷南迁,连当时有名的皮毛商傅家紫金貂皮铺子都迁往别处了。

要知道这家店铺制做的貂皮可是极为出众,当年曾赠送辽东巡抚袁崇焕、辽东总兵祖大寿等每人一件貂裘,曾经轰动一时。

眼下清兵围城年余,城内的仅剩的商贸活动也更为凋零,走在街上,冷冷清清,偶尔所见,也大都是些急匆匆而过的惶恐军民。

此时,随祖大弼走到街上的,大多是祖氏家族的一众将官,在祖大寿安排布置中,他们分守各处城门要地,并作为各处的支援力量,清兵又再次攻城,待会众人都会有一场血战。

他们沉默无言,或是在暗里相互使着眼色交流。

终于,一个与祖大弼平日里交情颇为深厚的参将,试探着说道:“二爷,这锦州,还要守下去吗?

不要如当年大凌河一样,打得大家伙损兵折将的,没有了兵,我咱们祖家在辽东,那又算个屁啊。”

此参将之言一出口,祖大弼身旁各人立时便都是七嘴八舌的纷纷议论起来:“不错,兵都打光了,咱们又能算什么?

好比那张诚能继任宣府总兵,还不是凭着数万宣北军在手,否则何以如此嚣张,处处压着咱们小吴爷一头。

就说咱们祖家能在辽镇地方上吃香的喝辣的,不也是靠着这几千强悍的家丁们?”

“对呀,如今在这锦州城里,虽说还有两万多人马的官军,可仔细算下来这能打的,也就是我们几千祖家军啦。

若是鞑子兵围在外间,久久不去,二爷,待族中子弟都打完,那我们祖家也就跟着完呀。”

“是啊,二爷。正所谓养兵不易,祖家在辽西创下如今的家业,殊为不易,您可得好好的劝劝咱家大爷,可要早做打算啊。”

祖大弼身边各人,七嘴八舌的说着,都对守城之事抱以悲观的态度,尤其担心守城之战中,若是折损了自家麾下的兵马,恐军职地位不保。

确实,这也由不得众人不为此忧虑,就如同吴襄、吴三桂父子一般,祖氏兄弟麾下的家丁们,也都是由祖家的子弟、子弟的诸兄弟、再有他们的亲眷等组成。

这些将门的家丁们,在辽西大地上个个皆有田亩庄园,有若一个个大小地主般,正所谓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再加上保卫家园的意志,这才是他们比外地客兵更为敢战的缘故所在。

而且他们的待遇也都很好,吴襄当年就曾言说,自己吃的也不过是些粗茶淡饭,而他家中的三千子弟兵,却个个所食皆是细酒肥羊。

吴襄自己个穿的都是粗布褐衣,而三千子弟兵却都穿着纨罗纻绮,虽说朝廷上长久发不出钱粮军饷,可他们却能照旧生活得很好。

祖家也是同样如此,祖大寿麾下的数千家丁亲军,同样是人人骁勇敢战,即使与宣北军相比起来,也不遑多让,他们所欠缺者不过是少了组织性、纪律性罢了,再有就是缺乏优胜的制度。

这也是杨国柱与虎大威等人奉了皇命,专心编练新军,给新军们分田分地,而辽西各将却不为所动的原因。

其实,连同麾下家丁,他们都早己有田有产,生活无忧,而且平日里除了训练之外,他们也不必担心田地间的耕种诸事,因为几乎所有辽西的军户,差不多都成了他们的佃农,为他们卖力气耕种。

与吴家军一样,祖氏的也有数千之众,比起吴家只多不少。

他们现在几乎已纯属于祖氏家族的私人武装,依靠着祖氏在辽西地方的将门势力,个个富有,家家衣食无忧。

不过,祖家众人依靠家丁立足的同时,也非常担心麾下的家丁力量折损而导致势力大减,这些都是各朝各代军中的通病,不论前世或后世,大体上都是如此。

突然,一个官将甚至出言说道:“听说,在大凌河之战时,投鞑子的张存仁等人,现在可是个个都过得不错嘞?”

街上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连同祖大弼也包括在内,街上正行走着的各人,都是紧张的东张西望着,惟恐隔墙有耳,如此大逆之言确实非同小可。

良久后,才有几人低声嘀咕道:“确实不错啊。早在崇祯九年,也就是鞑贼头洪太登基的那一年,张存仁就被封为了鞑子国的都察院承政,韩大勋封了户部承政,姜新封了礼部承政,李云封了刑部承政,连裴国珍都被封了工部承政。

可真是个个升官,人人封赏啊!”

“甚至咱家的两位少爷,祖泽洪封了吏部承政,祖泽润封了兵部参政。你说,如果咱们过去啦,想必鞑子给咱封的官位,也不会小了吧。”

一时间,大家都是默然不语。

话说到这个份上,祖氏家族的这些个将官们的呼吸也都沉重起来。

一个官将突然低低的声音说道:“自打鞑子围城以来,这射进城里来的劝降书,怕是都有上百封了吧。

二爷,要不趁着这么个机会,您不如劝劝咱家大爷。

干脆,咱也降了吧?”

对于清国的劝降,祖大寿的态度向来都很明确,那就是——不降!

这其中,有他想要对大明尽忠的念头在里边,当然也有为家族利益考虑的想法。

同样的,祖大寿的母亲与妻子对于鞑子劝降的态度,也是让祖大寿犹豫至今的一个主要方面。

如同历史上洪承畴的老母亲一般,祖大寿的老母亲也是极为忠义,她的态度就十分明确,那便是死了都不愿意背叛大明朝廷。

特别祖大寿的正室妻子左夫人,虽年岁比祖大寿小了足足有十五岁,不过却是貌美且贤,而且更是颇有才能。

她为祖大寿接连生了三个儿子,还常常从旁辅助,为他出谋划策,帮助祖大寿避过了许多道难关,所以祖大寿对其也是极为敬重。

不过,左夫人虽长于弓马,却也是生于书香门弟,自幼便通读烈女传出身,对边塞蛮夷是极为鄙视的,视其为膻腥胡虏之国。

左夫人和太夫人此时虽身在宁远,可祖大寿若是敢投降清军,那依着她们的脾气秉性,极有可能会自尽寻死。

祖大寿平素对母极孝,对妻也是敬爱有加,他又怎么会愿意看到这一结局呢?

所以,每当他的麾下部将隐晦提及投降清国之事时,祖大寿都是大怒不已,各人无法,也只得试探着从祖大弼这边着手此事。

看身边众人七嘴八舌的劝说自己,祖大弼只是一脸冷笑,他的眼神深沉而明亮,似乎与往日只知咆哮杀敌的匹夫形象大不相附。

猛然,他将手中的狼牙大棒狠狠顿在地上,怒吼道:“全都给我闭嘴!”

众人不由大吃一惊,就听祖大弼指着众人怒声骂道:“说你们蠢还不自知,尔等有读过三国吗?诸葛孔明是何样人物,你等晓得吧。

尔等可是知道,诸葛孔明族中兄弟几人分别给那魏、蜀、吴三家做事,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上,免得篮子掉落,无得完卵。

尔等倒好,竟想着让我祖家子弟全部归顺到鞑子那边……”

他又朗声喝道:“该死的鞑子算得什么?别看他们现在虽然猖狂,也不过是蕞尔小国罢了。”

祖大弼在说最后一句话时,竟伸出左手的小拇指作态比划起来。

“别看咱大明现下里虽然弱了些,可这瘦死的骆驼他也比马大。这个道理你等可懂得?”

他说着又伸出一只手来,攥成了一个大拳头,在众人眼前挥舞比划起来。

“再者说来,别看大明眼下虽有些不妙,且常打败仗,但谁又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说不定以后又会转而强盛起来,这三百年的天下,自有其底蕴在。

你们看看宣府前总兵杨国柱,再看看继任的总兵张诚,看看他们一战就斩了两个鞑子的固山额真,这强军不是一只只的又练出来啦……

眼下,泽润他们降了也就降了,便如三国时诸葛他们家一样,兄弟们分事几家几国,不管将来哪一国壮大其势,至少,总是能留一只血脉下来。

我们祖家若是衰败了,有了不妙的地方,将来也有一处投靠之所在……”

他怒目瞪着身边众人,道:“不过,如真按你等适才所说的,那才是万劫不复!

祖氏的家族子弟全部都过去鞑子那边,就只得一颗心为鞑子作事,没了值得利用的地方,谁又知道虏酋洪太,会不会做出那过河拆桥的事来?”

他又沉声继续说道:“还有,若我等皆去投顺了鞑子,祖家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产业都在宁锦一带,又该怎么办?

肯定不是被大明朝廷给收了,就是弃了。

就算这一场战事鞑子胜了,难道你等以为,鞑子就会占住锦州,放心让我们继续留此防守?

肯定会一把火就此烧了,然后又退回去沈阳那边,而没了田亩产业,我等投顺了鞑子,又算得什么,又拿什么来养兵?

到时,人已在虏酋洪太手上,他要怎么捏你都行,粮草、兵器诸物,都要看别人的脸色,哪有现在这般的舒坦?”

众人闻言,这才恍然大悟,纷纷点头不已,皆道:“还是二爷高明,我等愚钝,确是愚钝啦。”

对于他们这帮辽西将门军阀来说,势力就是田亩,兵丁就是一切,显而易见的,如若投顺到了清国那一方,这一切也将都不复存在了。

而这些祖家各将,他们在辽西个个广置庄田,私役屯军,人人都积攒下颇为庞大的家业,若是就此放弃,实是不愿,也心有不甘!

还有,他们常年驻在锦州,清国那边的消息,自也是不断的传来。

投降清国的各人,虽颇受重用,各封官职,然却也是处处受到拘束,哪里有在大明这边自由自在?

祖大寿之于辽东,就好比土皇帝一般,无论是大明皇帝,还是蓟辽总督,又或是兵部尚书,再有朝中各官,任他哪个不都要看他们脸色!

特别现在明、清双方的形势还不十分的明朗,也不是做最后决定的时候。

便若历史上的吴三桂,一直孤悬辽东,独守山海关一偶之地,都不愿意投降清国,直到大明京师沦陷,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之后,天下大势己定之时,他才作出最后的抉择。

所谓因为陈圆圆,而冲冠一怒为红颜之事,则实属是无稽之谈,乃小说家牵强附会的故事罢了。

对于如枭雄般的真正军阀来说,区区一个女子,又算得了什么?

而眼下的大明,还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对势力庞大的祖家来说,现在就投降清国,很显然那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所以,他身边的众将们此刻也回醒了过来,都是一阵的连声自责不已。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