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如此的胆大妄为,可真真是叹为观止。

宣大三镇这边的动静终于传到了大明京城,一时间竟致京城舆论哗然,无论街头巷尾的茶楼酒肆,还是百官云集的部堂衙门,皆在谈论不休。

普罗大众尽在怒骂奸商祸国,个个都是义愤填膺,大呼杀得痛快,更是暗恨自己未能身在现场,往那喝人血的祸国奸商头上唾两口。

而各部堂的官员们则完全倒向另一边,主流的声音皆在怒骂永宁伯张诚,言他罔顾朝廷礼法,滥用私刑屈打成招,污蔑义商通奴,只为搜刮民脂民膏……

他们甚至还传扬永宁伯张诚麾下的勇毅军,在山西、大同境内,以抓捕奸商之名,行劫掠之实,更是对护民官军大打出手,还做出杀良冒功的缺德之事。

就连威严的朝堂之上,也不乏如此声音,许多御史言官更是捧书怒骂,甘冒被廷杖的风险也要弹劾张诚。

这其中闹得最欢实的却是御史喻上猷!

对,没错,就是他。

不过,与别人不同的是,喻上猷并没有盯着永宁伯抓捕奸商一事,他另辟蹊径,弹劾张诚当思国难,援豫大军行进缓慢,更建议朝廷派官员往宣大,彻查奸商通奴一事,随便催促永宁伯速速率军援豫剿贼。

面对汹汹如潮般的弹章,如喻上猷这般的真是太少了,而他也因此被一众御史们嗤笑,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

兵部尚书陈新甲近一段时间,也是书信不断,问询张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却尽如泥牛入海,了无音讯。

他每次上朝都极力避开那些无所畏惧的言官御史,免得又会被他们围堵咒骂,每当出现这种情况之时,陈新甲都极为尴尬。

既不能突破他们的围堵,又无人前来帮忙,可见在朝廷之上,他有多被孤立了,几乎每一次都是待到他们觉得骂够了,才会打开一条通道,放陈新甲离去。

当然也有例外,那便是前面有内监领路之时,言官御史们可不敢再行阻拦,毕竟内监是代表了皇上,他们只能躲在一旁恶声咒骂几句罢了。

与外间的喧嚣不同,宫里却一直都是平静如初,好似与外界完全隔离开来,声息不闻的样子。

不过,崇祯皇帝的案头上那堆积如山的奏折,却是丝毫未变,就连案旁的地上都堆起老高,几乎已经与案头齐平,那些都是弹劾张诚的奏疏。

弹章,一律留中不发!

这已是崇祯皇帝对张诚最大的支持了。

其实不止是京中言官御史,就连六科给事中、各部郎官大多都已上书崇祯皇帝,甚至江南各省和南直隶的官员们,也开始递上弹章。

由此看来,东林党这一回是打算来把大的,先打掉永宁伯张诚,再顺藤摸瓜扳倒陈新甲,将兵部尚书掌握在自己人的手里,那样以后行事便会更加顺利。

至于被张诚抓捕的山右奸商生死如何,又与他们有多大干系呢?

拔掉眼中刺,扳倒政敌,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而在民间,尤其是那些商人势力庞大的江南地方,更是开始出现联名上书的苗头,他们之所以参与到声讨张诚的行动,主要还是为了避免同样的事情在江南发生。

毕竟,永宁伯张诚这次抓捕奸商的行动,其背后牵涉的利益势力太过庞大,思及山右商家的惨状,很多人不免有了兔死狐悲之感。

而且再他们当中,许多人更是与奸商们有所勾结,至少有许多江南大商家,是向奸商们提供过各种货源的……

现如今,清剿通奴奸商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民间传言更是添油加醋,再有东林党的推波助澜,未来会否进一步牵连到他们呢?

各人的心中都是异常恐惧。

不过,这其中也透着一丝诡异的气氛,便是最近一段时间里,内监们的行为变得十分暧昧起来,这也致使内阁的几位阁老处事谨慎,只安排各自学生门人出头,自己却躲在背后观风景。

民间舆论与官场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论调,似乎也再预示着社会阶层之间的割裂,已经快到崩溃之边缘。

每当言及永宁伯如何对保护奸商的官将大杀特杀,他们甚至会拍案而起,同仇敌忾之心尤重。

建奴数次入寇大明京畿,甚至深入山东济南府劫掠,可想而知,人们对建奴之仇恨早已深入骨髓,他们打不着、也打不过建奴,但听闻永宁伯大杀通奴奸商,却是个个觉得十分痛快。

可在官场之上,他们却只想颠倒黑白,借此弹劾攻讦永宁伯,那可是太过容易了。

且不言奸商是否通奴祸国尚需朝廷判定,只说你永宁伯以宣府兵马,如何有资格、有权力,越界跑到大同、山西两镇去抓捕奸商,查抄奸产?

还有,勇毅军在大同、山西两地,擅攻城堡,擅杀朝廷官将,这又是何等罪行?

你一个镇守总兵,未免手伸得太长了吧!

这严重越权背后,是否又有叵测居心在内?

如此林林总总……

弹劾永宁伯张诚的奏折,有如初春的雨点一般,从四面八方向京城传递而来,最后在朝堂、内阁中传递,直到御前。

所有人,无论民间、还是官场,都在等待着崇祯皇帝的反应。

…………

此时,宣府镇城内的紧张气氛,比之京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是宣府巡抚衙门左侧的公馆内,气氛更是紧张到了极致,从仪门直到后堂,几乎是三步一岗,且个个都是盔甲军械齐备,肃杀之气极盛。

这些肃立值守的甲兵,却是服色各异,他们虽在大体上都是红色为主,然从细微处可以辨别,其乃是来自不同军营。

至少可以看出这些宿卫的将士,有督标营的,有宣府、山西、大同抚标营的,更有勇毅军的铁血护卫战士在其中……

宣大总督江禹绪面色阴沉,一言不发,朱之冯、卫景瑗、蔡懋德等三位抚台,也是一副怒意难消之态。

他们各人身前书案上,都摆着一摞摞的卷宗,上面密密麻麻都是蝇头小楷,记录着山右奸商走私资奴的如山铁证。

而大堂中间空处,还有数口大木箱子,从已经掀开的箱盖望进去,里面都是一本本的卷宗,显然都是他们通奴的书证。

其中一口大木箱最是醒目,内里尽是金银珠宝玉器,琳琅满目,其中不发各大行家的精品,然而若是近前细观,可见大多都沾染有暗红色的斑点。

若是拿起在鼻端嗅上一嗅,确隐约可闻一股股血腥之气,扑鼻而入。

“就算范永斗等真的通奴卖国,永宁伯也不该在我山西境内,攻城斩将,抓人抄家。”

山西巡抚蔡懋德虽盛怒未消,但说话的语气可比适才缓和许多:“永宁伯这手,也未免伸得太长,有违朝廷法度了吧?”

“就是……”

大同巡抚卫景瑗连忙随声附和:“在我大同也是如此,城门守卒与衙差皆有伤亡,更是连‘代藩’名下商号都敢查抄,王府里的朝奉都被打脱两颗门牙……”

“打脱两颗门牙,又算得了什么?”

听他言及此事,蔡懋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愤怒地插言道:“晋王府的两个朝奉,一个长史,都亡命在他宣府官军刀下啦……”

蔡懋德越说怒气越盛,他抬手端起茶盏重重摔在案上:“晋王不依不饶,日日逼迫本抚,却叫我如何应对!”

“都推给本伯便是。”

张诚并不甩锅,他十分霸气地继续说道:“我勇毅军将士,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内剿流寇,外御虏贼,从未言过一声苦,也未曾喊过一声累。

可这些奸贼,内通外敌,走私资奴,使我三军将士数月苦战,毁于无形,是可忍孰不可忍,虽在混乱之中,抄了代王的商铺,杀了晋王的朝奉,那又如何?”

张诚说到这里时,双目圆睁,怒声道:“难不成,还想要我勇毅军数万将士,为他的朝奉、长史偿命不成?”

“啪!”一声脆响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却是宣大总督江禹绪将手中茶杯重重置在书案之上,发出了清脆的声响来。

“奸商通奴祸国,乃不赦之罪,死不足惜。”

江禹绪说到这里时,略顿了一下,目光停留在永宁伯张诚的身上,久久视之,终于他暗叹一声,才语气略显责备地接着道:“然永宁伯未经刑部定罪,擅自做主捕杀奸商,查抄奸产,确为不妥。”

他打断了永宁伯张诚与大同巡抚卫景瑗、山西巡抚蔡懋德的争论,并一锤定音,确认了山右商人范永斗、王登库等人的通奴祸国之罪。

对于江禹绪来讲,他如此作为实属无奈之举!

豫省流贼之势愈烈,而前陕督傅宗龙身死项城,新陕督汪乔年顿兵襄城不前,再有前保督杨文岳不知所踪,新保督张福臻刚刚到任无力进剿。

原本能指望得上的就只有督师丁启睿,可他与平贼将军左良玉却借故留驻豫南,无论朝廷如何催逼,都不肯踏足豫北开封府境内。

目前看来,能够一解官军在豫省之颓势者,恐怕惟有眼前这一位胆大包天的永宁伯了!

为了朝廷大计方略,他江禹绪也只能以维稳为主,就算不考虑朝廷大计方略,他也不敢过度逼迫永宁伯张诚。

毕竟,勇毅军数万强军劲卒一旦作乱,更无人可治,其后果是他不可想象的!

更何况,抓捕通奴奸商之事已成事实,且奸商确是通奴祸国在先,如今铁证如山,他又能如何呢?

君不见,作为崇祯皇帝代表的监军太监边永清,都没有为此事出头,可见宫里的那位大明之主,很有可能对张诚抄奸商家一事,存有支持的意思在里边。

对此,虽然江禹绪还不敢十分肯定,但至少目前看来,崇祯皇帝并不反对张诚抄奸商的家。

虽然“风浪越大鱼越贵”,但江禹绪却并不想冒这个险,那对他来说太不值得了,所以他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维持宣大三镇的稳定,使永宁伯张诚可以顺利出兵豫省,援剿流寇。

“不过,奸商通奴祸国,铁证如山,料来朝廷也必然不会放过他等罪行。”

江禹绪目光扫视三位抚臣,继续说道:“永宁伯今时行事,虽有擅权之嫌,然事急从权,虽有过,却也并非不可原谅,想来朝廷也会思虑此点。”

“督臣……”

见江禹绪一反常态,竟在言语中回护起张诚来,大同巡抚卫景瑗忙出言问询:“永宁伯擅动刀兵,攻打友军,劫掠大同、山西商户百姓,就算事出有因,仍难逃其罪啊。”

“你意如何?”

江禹绪沉声问着:“是要将永宁伯革除爵位,收回镇朔大将军印玺,解去兵权,下到宣府巡抚衙门的大狱里去吗?”

“这……这……这这……”

卫景瑗的额头瞬间冒起一层冷汗,他浑身打战,竟语无伦次至说不出一句话来。

确实,他刚才所言显得很是鲁莽!

诚如宣大总督江禹绪所言,他们这些人又能把张诚怎样呢?

无论是革除爵位,还是收回他的镇朔大将军印玺,又或是解去其手中兵权,更为甚者甚至是将其投入大狱之内。

又有哪一项是他们几人可以做主之事?

“好啦。”

监军太监边永清适时出言:“照咱家的意思看来,不若先将奸商罪行奏报朝廷,看皇上和刑部如何议处吧。”

宣府巡抚朱之冯一直没有发言,此刻,他斜眼偷看永宁伯张诚,只见他端坐如初,面上也是神情不惊,显然对于卫景瑗适才所言,并无多少反感之意。

他在心中不由暗叹:“果是传言不虚。这个张诚,气度非凡,城府亦是极为深沉。”

“边公公所言极是。”

朱之冯出言帮助化解厅内的尴尬气氛:“奸商通奴祸国,铁证如山,虽百死,亦难恕其罪。永宁伯麾下将士,曾在辽东与奴贼血战,今知奸商走私资奴,心中愤恨,在所难免。

至于,未得朝廷公文,擅行抓捕查抄诸事,虽有些许不妥之处,但诚如永宁伯所言,事急从权,总不能任由奸商资奴,而不闻不问吧。”

他见总督江禹绪与监军边永清并未出言阻止自己,便又接着说道:“我看,不若就依着永宁伯所言,我等即刻派员前往各地,将勇毅军查抄财物,悉数登账入册。

再将此间之事,详报朝廷,一切静候皇上和朝廷如何处置,我等听皇命从事,便是了。

江督,以为如何,诸公,又以为如何?”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