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策和曹操两人带领兵马退入鄱阳之后,豫章郡已经算是落入了刘俊之手。
赵云因为错失了战机,深感惭愧,将所有的罪责都揽在自己的身上,向刘俊送去了请罪书。
刘俊收到赵云的书信,他倒是没有怪罪赵云。
毕竟孙策突然撤退,也出乎刘俊的意外。
刘俊想着孙策即便是收到曹操撤退的消息,也会试着反扑一下的。
像这样干脆的撤退,孙策是一点犹豫都没有。
豫章郡已经得手,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恢复民生,将豫章郡消化,成为刘俊实际统治的地方。
一系列的利民政策被公布和执行。
豫章郡的百姓几乎都弹冠相庆。
世家大族都已经跑光了,他们留下来的田地自然就成为了无主之地。
世家大族不跑不行啊!刘俊的手黑着呢!
与其被刘俊日后清算,还不如先一步跑路,最起码财物和家人都可以保住。
这倒是省了刘玉不少的事情。
将一个郡彻底消化吸收,对刘俊来说,并不是多大的难事。
当然了,经过战乱的豫章郡,需要投入不少的资源来恢复。
最后刘俊则是和赵云等人汇合一处,整个豫章郡的刘军兵力达到了八万之巨。
孙策和曹操也拼命打造防线。
因为他们清楚,只要刘俊将豫章稳定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凶猛的进攻。
好在豫章和鄱阳之间的交通要道就那么几处,防守起来还算是轻松。
可单靠防御,真的就能够挡住刘俊前进的脚步么?
刘俊带着兵马来到了南昌城。
南面的城池,已经交给陆逊去打理了。
陆逊的潜能很大,几个城池交给他是绰绰有余。
赵云等人出城迎接。
“参见主公!”
刘俊和赵云等人也好久没见了,现在见到他们,也有种怀念的感觉。
刘俊下了战马,笑呵呵地说道:“都起来吧。最近这段时间,真的辛苦你们了。”
众人连称不敢。
刘俊步行进入了南昌城,看到城池完好,街道干净,百姓们夹道欢迎,心中很是满意。
到了城主府,刘俊才询问起了相关的情况。
李儒将所有的情况和制定的相关政策给一一汇报。
赵云也把战况和兵力部署给做了汇报。
虽然刘俊没有怪罪赵云等人,但他们心中一直惭愧。
这些情况,早就在刘俊到达之前就汇报过一次了。
刘俊平淡地说道:“能够拿下豫章郡,乃是诸位之功。孙策和曹操退出豫章郡,豫章的百姓也能够轻松一些了。
战乱对百姓的影响有多大,刘俊深有感触。
安顿完毕之后,刘俊就和赵云、典韦等人来到了赣江边。
看着对面密集的江东军营地,刘俊一脸的玩味。
“主公,豫章通往鄱阳的交通要道仅有三处,都被孙策和曹操占据。我军想要进攻鄱阳,恐怕很难。”李儒向刘俊汇报着。
刘俊轻笑道:“本王能够数次打败孙策和曹操,就能够一直打败他们。走吧,这里看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众人若有所思。
郭嘉猜到了一个可能。
刘俊在整顿豫章郡的时候,益州南部的邛崃山脉深处。
在一处山洞之中,刘循、刘封、张任、严颜等人,及其三百士兵在此地隐藏。
自上次惨败后,他们带着不到两千残兵逃入深山。
司马懿、张飞等人对刘循、刘封等人进行了围剿。
两千士兵不断地被减少。
刘循和刘封只能不停地带领士兵转移和躲藏。
周边所有的城池都贴满了刘循和刘封等人的画像。刘备许下重金,只要抓住刘循等人中的一个人,都可以获得巨大的赏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有一次就是一个猎户发现了刘循他们的踪迹,迅速汇报给了官府。
随后大批的兵马杀过来。
那一战,刘循和刘封损失了几百人。而那个猎户也得到了一百金的赏赐。
司马懿为了完全杜绝刘循和刘封的希望,更是赏赐了猎户一个小吏的职位。
如此一来,猎户直接实现了阶级跨越。
周边的百姓都兴奋了。
仅仅是举报成功了就有实际的好处,那还等什么。
至于什么刘璋的恩情,刘备的残暴?
在金灿灿的黄金面前,还有实际的官职面前,都是浮云。
大量的百姓都进入深山,搜寻刘循和刘封等人的踪迹。
刘循和刘封在得知真相之后,杀了不少发现他们的百姓。
如此又形成了一个恶劣的循环。
杀的人多了,刘循和刘封在百姓之中的名声就越来越差。
不杀的话,他们就可能被举报。
在躲避搜捕的过程中,沿途不断有人因饥饿、伤病倒下,也有士兵趁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离开。
渐渐的,刘循和刘封等人的身边就剩下三百人左右。
这些都是绝对忠心的心腹。
可他们的状况现在很艰难。
深山之中,缺衣少食,野兽毒虫一大堆,稍有不慎就会中招。
刘循和刘封等人现在都是靠着抓捕野兽和野果果腹。
别说什么反攻,能够保证不被饿死就非常不错了。
刘循和刘封、张任、严颜倚靠在山洞中的石壁上。
他们已经没有之前的意气风发,一个个灰头土脸。
沉默了很久的刘循对张任问道:“张将军,吾还能够夺回益州么?”
张任听到这话,微微摇头,说道:“公子,咱们还是先想着如何逃出去吧。”
是啊!逃出去!
他们在大山之中游走了好久,都已经失去了方向,无法辨别去路。
刘封叹息道:“刘备的人马还在四处搜捕我们,干粮都没有了,再这样下去,我们迟早会饿死在山里,或者被刘备的人抓住。”
刘循顿时激动了,说道:“我刘循就是饿死、战死,也绝不会被刘备俘虏!”
当年刘璋被刘备强迫的一幕幕,刘循都记在心中。
严颜训斥道:“公子,刘封公子说的是事实。若你连这一点都看不明白,如何能够统率益州?”
严颜的年纪最大,说话最有分量。
刘循也不敢反驳。
连吃饭都问题了,刘循的情绪都快崩溃了。
好在刘循的优点就是知错能改,被严颜训斥了一番之后,他沉默了下来。
就在这时,山洞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紧接着,十余名身着黑色劲装、腰佩弯刀的士兵出现在洞口。
外围看守的士兵们顿时紧张了起来。
来者立刻表明身份,拿出一个腰牌,说道:“锦衣卫校尉沈锋,请通报一声。”
士兵们大惊失色,于是立刻派人通知刘循和刘封等人。
“锦衣卫!?咱们速速过去!”
刘循大惊失色,立刻与众人一同前往洞口。
一见面,刘循就震惊了,说道:“沈大人!”
原来刘循和沈锋是认识的。
沈锋拱手道:“刘将军,好久不见!”
看到这一幕,众人也就放松了起来。
“沈大人,你这是?”刘循问了起来。
沈锋拿出一份书信,说道:“主公已命我等前来接应二位,随我回荆州吧。”
回荆州!
不少人露出了笑容,他们在这个深山之中都快待疯了。
刘循非常的不甘心,说道:“回荆州!?难道就不能留在益州。吾不想放弃!”
张任和严颜沉默不语,他们能够明白刘循的心情。
好不容易重新回到益州,刘循没能够完成复仇,内心绝对是不甘的。
沈锋严肃地说道:“留在益州?不是在下多嘴,就凭刘将军现在的兵力,留在益州就是自取灭亡。”
“更何况主公的命令就是让你们回荆州,还请诸位不要让在下难做。”
刘循一脸的纠结。
刘循已经成为刘俊的臣子了。如果在这个时候不遵从刘俊的命令,那收复益州就成为奢望了。
张任拍了拍刘循的肩膀,眼中满是期许,说道:“公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唐王雄才大略,势力日益壮大。咱们回到荆州后,只需安心蛰伏,待日后刘俊主公出兵益州,你便是收复故土的先锋!届时,你不仅能为父亲报仇,还能重振益州的荣光,这难道不比死在深山里更有意义吗?”
严颜也补充道:“况且,咱们现在就只剩下几百人,咱们死倒是不怕,难道要让他们跟着咱们一起白白送命吗?”
刘循看向身边的士兵,只见他们个个眼神坚定,虽面带疲惫,却依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显然是愿意追随自己到底。
他心中一软,想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不仅要为父亲报仇,更要为这些忠心耿耿的士兵谋一条生路。
“好!我们随沈统领回荆州!只是我有一个请求。若日后唐王出兵益州,我愿为先锋,哪怕战死沙场,也无怨无悔!”
刘循放下了心中的不甘,愿意前往荆州。
沈锋也露出了笑容,说道:“还请诸位速速行动,在下已经打通了道路。此地不宜久留。”
既然已经答应要走了,刘循也不含糊,立刻招呼人马跟随沈锋离开。
最为尴尬的应该就是刘封了。
他都不知道怎么面对刘俊。
“嗨,走一步算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