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一道通天彻地的灰色光柱突然从天而降,直接贯穿了这个空间!
光柱中,一座巨大的石碑虚影缓缓浮现——那才是真正的混沌碑!
赵无忌面具破碎,露出下面扭曲的面容:“不!这不可能!我才是混沌之子!我……”
他的话语没能说完,混沌碑的虚影轻轻一震,赵无忌的身体便如沙粒般消散了。
血色眼睛也在不甘的咆哮中被灰光吞噬。
空间彻底崩塌的最后一刻,混沌碑的虚影投下一道光芒,将楚尘包裹其中。
当楚尘再次恢复意识时,发现自己躺在黑水山脉外围的草地上。
柳如烟、苏婉柔和林夜围在他身边,脸上写满了担忧。
“楚尘!你终于醒了!”柳如烟喜极而泣。
楚尘艰难地坐起身:“发生了什么?那个黑洞……”
“消失了。”
苏婉柔解释道,“你跳进去后不久,整个山谷就开始崩塌。然后一道灰光闪过,你就出现在这里了。”
林夜补充道:“我们找遍了周围,没有发现雪清羽大人和赵无忌的踪迹。”
楚尘低头看向自己的手,那里静静地躺着一枚灰蓝色的晶体,那是融合了雪清羽最后力量的冰魄之心。
黑水山脉的风呜咽着掠过,卷起几片枯叶,仿佛在为这位冰魄族最后的传人送行。
楚尘跪在地上,久久未动。
他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冰魄之心冰冷的触感透过皮肤直达心底。
金丹在丹田中缓慢旋转,九道纹路黯淡无光。
刚刚那一战让他清楚意识到,金丹期的修为还远远不够。
“总司长……”
林夜小心翼翼地靠近,年轻的脸上满是担忧。
柳如烟站在几步之外,双剑插在地上,眼中含泪:“雪清羽她……”
“死了。”
楚尘平静地说出这两个字,声音冷得像极北冰原的寒风。
他缓缓站起身,将冰魄之心收入怀中,“因为我太弱。”
苏婉柔递上一块手帕:“这不是你的错……”
“不,就是我的错。”
楚尘打断她,目光扫过三人,“如果我有元婴期的修为,雪清羽就不用牺牲自己。”
他转向南方,那是大乾王朝京城的方向:“我要去一趟皇城。”
“现在?”
柳如烟惊讶道,“可赵无忌逃了,幽冥教余孽还在活动,青州需要你……”
“青州有你就够了。”
楚尘从怀中取出总司长印信,递给柳如烟,“从现在起,你暂代总司长一职。”
柳如烟没有接:“你这是什么意思?”
楚尘将印信塞进她手中:“我需要变强,而皇城有我需要的东西——《太清养气诀》的完整版。”
林夜倒吸一口冷气:“那可是皇室秘传的元婴功法!”
“不错。”
楚尘点头,“一年前国师赐我的只是筑基到金丹的部分。要想突破元婴,必须得到后面的内容。”
苏婉柔皱眉:“但那是皇室不传之秘,就连王公贵族都……”
“我会想办法的。”
楚尘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你们先回青州,稳定局势。如果发现赵无忌的踪迹,不要轻举妄动,传信给我。”
柳如烟握紧印信,指节发白:“你准备一个人去冒险?”
“不是冒险,是修行。”
楚尘解下腰间的玄铁剑,递给林夜,“这把剑你暂时保管。”
林夜手足无措地接过沉甸甸的宝剑:“总司长,这……”
楚尘最后看了一眼雪清羽消散的地方,转身向南走去:“三个月后,无论成败,我都会回青州。”
他的背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孤独,却又透着一股决绝。
柳如烟突然喊道:“至少告诉我们,你打算怎么得到《太清养气诀》!”
楚尘没有回头,声音随风飘来:“国师说过,我随时可以去找他。”
……
七日后,大乾王朝京城。
楚尘站在巍峨的城门前,仰望着这座千年古都。
高达十丈的城墙上旌旗招展,身着亮银铠甲的禁军来回巡逻,城门处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与一年前离开时相比,他的修为已从筑基中期提升到了金丹巅峰,但心境却沧桑了许多。
雪清羽的死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心里。
“路引。”守城士兵拦住了他。
楚尘取出青州守卫司的令牌。士兵看到“总司长”三个字,立刻肃然起敬:“大人请进!”
穿过高大的城门,京城的繁华扑面而来。宽阔的朱雀大街上商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
华贵的马车与普通行人并行,偶尔有骑着异兽的修士掠过天空,引来一片艳羡的目光。
楚尘没有停留,径直向皇城方向走去。按照规矩,外官入京需先到礼部报备,但他等不及那些繁琐程序了。
转过几条街,一座古朴的道观出现在眼前。观前古松苍翠,石阶上苔痕斑驳,与周围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匾额上“玄天观”三个字笔力雄浑,隐隐有灵力流动。
这就是国师清虚真人的修行之所。
楚尘刚踏上石阶,观门便无声开启。一名小道童躬身行礼:“楚居士,国师大人已等候多时。”
楚尘微微一惊,但转念一想,以国师的修为,能预知他的到来也不足为奇,神情立即保持着坦然,镇定不变。
跟随道童穿过几重院落,来到后山一处凉亭。亭中,一位白须老者正在煮茶。
他身着朴素道袍,面容慈祥,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邻家老翁。
但楚尘知道,这位正是大乾王朝的擎天玉柱——元婴后期的清虚真人。
“坐。”
国师指了指对面的蒲团,给楚尘倒了杯茶,“北境的事,老道已经知晓了。”
楚尘双手接过茶杯:“国师神通广大。”
“非是老道神通,而是冰魄族消亡时,天地自有感应。”
国师轻叹一声,“雪清羽那丫头,可惜了。”
提到雪清羽,楚尘握杯的手微微一颤,茶水溅出几滴。
国师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你此来,是为《太清养气诀》的后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