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10月开始,随着国内马拉松政策的逐步收紧,限制低级别赛事的同时还要规范商业活动,包括京城昌平、冀省鹿泉、陕省旬邑、粤省顺德在内的七十余场赛事被集中取消。
根据某赛事运营方透露,新规要求缩减赛事数量、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大众名额占比还不能低于90%。
即便是京马和杭马这种级别的赛事,多少也受到了影响。其中,第43届京城马拉松原定于11月2号鸣枪起跑的,硬生生被拖到了11月12号。
赛事组织方给出的理由是赛事优化,因为涉及的跑者多达三万两千人,赛事组织方特意为此致歉,承诺补偿参赛选手在交通、住宿这一块的退订损失,至于退赛者,可以通过原支付渠道全额退还报名费。
体育总局的詹姓领导上次联络简艺的时候,夏沫还在几内亚跟那群雇佣兵斗法呢,没能联系上,这次看热搜才知道夏沫回来参加金马节了,立刻就打电话过来了。
夏沫听完感觉有点为难:“领导,你看我这边正参加电影节呢……”
“哎呀,我知道那个金马节,我不拦着你拿奖,可颁奖典礼不是还早着呢吗……你就过来看看,也算是支持支持我的工作嘛。”
“可是……”
“哎呀,别可是了,你就踏实地告诉我,能不能跑下一个全马?”
“这个应该没问题,我一直有锻炼……”
“那就行了——你就当给我这个老家伙一个面子好吧?我这就安排人,去给你订机票和酒店……”
就在夏沫迷糊的时候,京城那边已经放出了一个大新闻:“国内的田径之神夏沫,确定将参加12号举办的京城马拉松。”
詹姓领导给夏沫拿的是直通名额,也就是不需要跟普通的跑者一起去参加抽签的,可以直接参加比赛。
这个直通的标准各个赛事并不统一,但大多都得拿成绩说话,又或者是荣誉选手。
世界田径联合会针对白金标、金标等高级别的赛事制定了严格的办赛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了必须邀请一定数量及水平的精英运动员参赛,以确保赛事的竞技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事实上,为了提高赛事的影响力,举办方往往愿意花钱去邀请一些国内外的高水平运动员过来参赛。
国内邀请的,肯定是咱们最顶级的马拉松大神,至于国外的,那就未必了,他们确实强,但绝不可能是世界顶级,这里头的说道就多了。
马拉松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或者是六大满贯赛事的冠军得主,这些世界顶尖的选手每年只会围绕有限的几场标志性赛事去制定训练和比赛计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顶尖选手往往倾向去选择那些能给他们带来最高收益,且对职业生涯有里程碑意义的赛事。华夏的赛事虽能提供高额的奖金,但大多还未能达到布里斯班、芝加哥等赛事的商业体量。
从地理便利性上看,欧洲选手更倾向去参加伦敦、柏林马拉松;北美选手则聚焦波士顿、纽约马拉松;非洲选手却热衷以迪拜等中东赛事为跳板去冲击世界纪录。
最后就是时间重叠的因素,华夏的马拉松与扶桑的名古屋、高丽的首尔等亚洲赛事挤在同一周期,这正是欧洲选手备战夏季大赛的关键时期,顶级选手大多难以分身……
京城这边消息一出,舆论大哗。要不是发布新闻的是牌子很硬的央字头媒体,大家怕是以为今天在过愚人节呢。
不少关心夏沫的粉丝听到这个消息那是既喜又忧,喜的是能看到夏沫再次出现在体育赛场上,忧的就是夏沫居然玩跨界,报的还是马拉松。
夏沫从没有参加过马拉松项目,虽然他是横跨场地跑短、中、长距离项目的田径天才,不过术业有专攻,这并不意味着夏沫能够适应马拉松的比赛强度和路跑的方式。
强行把夏沫推到一个他不擅长的领域去参加比赛,虽然对华夏马拉松这个项目来说绝对是好事,但这么做真的好吗?
这点奖金,还入不了人家的眼,至于名,人家早就不需要一个马拉松冠军来证明自己了。
换句话说,这事成了,啥好处没有。事要是翻车了,身败名裂虽不至于,但肯定也会给夏沫这块金字招牌抹黑啊。
最后就是体能和状态问题。
大家知道:夏沫这一年多来,每天不是在唱歌就是在演戏,还能有多少时间去参加训练?身体素质又能维持在何种状态?这些可都得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总之,除了夏沫自己还有他的女人们,几乎没有人看好他的参赛。
湾湾最专业的体育学术期刊《华夏体育》就刊登了评论员文章,把夏沫参赛的方方面面都给分析透彻了,得出的结论也是“不看好”和“重在参与”。
评论员文章代表的是编辑部的立场,具有导向和喉舌作用,在地位上仅次于社论。
不过夏沫宣布参赛带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原本有退赛打算的那一部分大众跑者,听说夏沫会参与京城马拉松,纷纷更改计划,开始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京马的中签率本就连创历史新低,放弃挺舍不得的;再说了,工作什么时候都能做,但跟自己偶像一起参赛的经历,可能一生只有这一次。
哪怕再过上五十年,在跟人喝酒吹牛的时候,只要来一句“老子当年跟夏沫一起参加京城马拉松”,估计也会成为全场最靓的仔。
其次,萨巴斯蒂安·萨维(Sabastian Sawe)和雅各布·基普利莫(Jacob Kiplimo)正式宣布,他们接受了京城马拉松组委会的邀请,准备来京城和夏沫同场竞技。
萨维是肯尼亚人,出生在距离埃尔多雷特不远的一个名为cheukta的村庄。
在精英跑者中,萨维是一个“大龄新人”。早年他专注于学业,直到二十五岁才加入专业训练营。
萨维早期主攻半程马拉松,曾在2023年世界路跑锦标赛半马项目中夺冠。2024年9月在哥本哈根的半马,萨维以58分05秒的个人最好成绩夺冠,成为半马历史第九人。
2024年12月的瓦伦西亚马拉松是萨维人生的首次全马比赛,他出道即巅峰,首马便以2小时02分05秒的成绩夺冠,不但创造了马拉松首秀历史第二快的成绩,还刷新了当年的世界最佳成绩,位列历史第五位。
2025年伦敦马拉松上,萨维以2小时02分27秒的成绩夺冠,领先第二名70秒,此成绩为伦敦马拉松历史第二快,仅次于基普图姆在2023年创造的2小时1分25秒的记录。
尤其是萨维在三十公里处放弃补给并开始加速,以惊人的后半程加速能力遥遥领先,成为全场唯一实现负分段的选手。
2025年再战柏林马拉松,萨维以2小时02分16秒的成绩夺冠,创柏林赛道历史第四好的成绩,这也是史上并列第九快的男子马拉松成绩,同样是史上第11个Sub-2:02:30成绩。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负分段,什么是Sub-2:02:30。
先说负分段(Negative Split),?其实没什么神秘的,就是前慢后快呗。在马拉松的比赛中,负分段就是一种配速策略,它将马拉松以半程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只要后半程的平均配速快于前半程,就是所谓的实现负分段。
再说Sub-2:02:30,这是马拉松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指的是全马跑进2小时02分30秒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