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甲动作果真迅速,
在确定计划之后,便迅速开始联系武彦哲与海岳等一众文武百官,
不少人表示愿全力配合,也有不少人表示抗拒。
但不管如何,朝会还是在两日之后召开!
皇城之外,天色阴沉,厚重的乌云压在人们心头,
让这原本庄严肃穆的皇城更添几分死寂。
起初,只是零星几点雨滴飘落,
打在青石板上,发出细微的“嘀嗒”声,仿佛是天空在压抑中发出轻叹。
渐渐地,雨滴变得密集起来,
细密雨丝如牛毛般纷纷扬扬地洒落,给整个皇城蒙上了一层朦胧薄纱。
城墙高大巍峨,却在这压抑氛围和细密雨幕下显得孤寂,
雨水顺着城墙砖缝蜿蜒流下,仿佛是它无声的泪水。
城门紧闭,偶尔有巡逻侍卫走过,脚步声在寂静中回荡,
与雨滴落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更显凄凉。
林青骑着高头大马,缓缓来到皇城之下,
他身着华丽的靖国公服饰,神色冷峻,目光坚定。
抬头望着那高耸城墙,神情中闪过一丝复杂,重重叹了口气。
进入皇城,沿着宽阔却冷清的宫道前行,
林青来到奉天殿之前,
大殿之上,朱红色的柱子庄严肃穆,
殿门半掩,从门缝中透出的光线昏黄黯淡,更显凄凉。
林青迈步走进大殿,殿内人数寥寥无几。
原本应该站满文武百官的大殿,
此刻显得空荡荡的,只有寥寥三十几名官员零散地站在各自位置上,神色各异。
有的满脸忧虑,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则眼神中透着一丝决然。
上首龙椅空空荡荡,平日里年轻但两鬓斑白的皇帝再也不会回来,像是大乾再也回不到的巅峰。
那空荡荡的龙椅,仿佛在诉说着大乾如今的困境与危机。
林青目光扫过龙椅,心中涌起一股复杂,
曾经的大乾,何等辉煌,而如今,却陷入这般境地。
朝廷不像朝廷,衙门不像衙门。
不多时,韩玉甲与海岳也先后走进大殿。
韩玉甲身着戎装,英姿飒爽,眼神中透着坚毅。
海岳则是一身绯色官服,神色沉稳,步伐从容,
他们走到林青身旁,微微点头示意,然后站在了各自的位置上。
“靖国公,人都到得差不多了。”
韩玉甲轻声说道,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林青微微颔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如今我大乾内忧外患,反贼横生,妄图谋反,更有不轨之人在暗中相助,局势岌岌可危。”
“好在,外敌已被尽数剿灭,边境暂时无恙。”
林青话音落下,大殿内一片寂静,
唯有雨滴打在殿顶瓦片上的声音,滴滴答答,似在应和着这沉重的气氛。
众人皆垂首沉思,往昔大乾的辉煌在脑海中徐徐展开。
那时的大乾,京城之中,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商贾云集,来自四面八方的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叫卖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
皇宫之中,金碧辉煌,雕梁画栋,
神武皇帝恪尽职守,朝堂之上,文臣武将各展其才,共商国事。
有些事情,处在其中觉得不好,但一旦经过了、错过了,就知道那事太好了。
相比于如今的大乾,那时的大乾可谓盛世。
深吸了一口气,林青看着众人,神色凝重,继续说道:
“诸位,尽管危机漫漫,但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
当务之急,是要先选一位贤明君主登基,稳定朝局,凝聚人心,方能带领我们走出困境。”
一位老臣站了出来,他须发皆白,脸上刻满了沧桑,声音颤抖地说道:
“靖国公所言极是,只是如今这局势,选谁为君,还需慎重考虑啊。”
林青微微点头,说道:
“不错,选君之事,关乎大乾兴衰荣辱,
本公以为,当立一位有德有才、心怀天下之人。”
这时,一位年轻官员站了出来,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一股锐气:
“靖国公,下官以为,康王殿下可担此重任。
康王殿下自幼聪慧好学,心地善良,且对百姓疾苦深有体会,
若康王殿下登基,必能体恤民情,重振朝纲。”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有人点头表示赞同,也有人摇头表示反对。
一位反对的官员说道:
“康王殿下虽好,但他生性懦弱,缺乏决断,如何能在这乱世之中力挽狂澜?”
林青听着众人的争论,心绪复杂无比,
鲁王与晋王刚刚身死,就有新的替代之人出现,
而且还是以往一直名声不显之人,其中争斗不可谓不大。
韩玉甲向前跨出一步,抱拳行礼,声音洪亮道:
“靖国公,末将以为淮南王殿下亦是上佳之选。
淮南王殿下心怀家国,在大乾民间素有贤名,
若由他登基,定能百姓安心,反贼闻风丧胆。”
众人闻言,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站在前方、身着宗亲服饰的淮南王。
淮南王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刚毅,剑眉下是一双深邃锐利的眼睛,
此刻正平静地回视着众人,神色间不见丝毫慌乱,
仿佛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幕。
一时间,殿内争论声愈发激烈,丝毫不顾及淮南王还在场。
刹那间,殿内如同炸开了锅,争论声此起彼伏,丝毫不顾及淮南王还在场。
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满脸忧虑地说道:
“淮南王殿下虽心怀天下,但从未涉足朝堂事务,缺乏治国理政的经验。
如今大乾内忧外患,局势错综复杂,
若贸然让淮南王殿下登基,恐难应对这重重危机啊。”
另一位年轻气盛的官员立刻反驳道:
“老大人此言差矣!淮南王殿下多年来广纳贤才,
与众多能臣志士探讨治国之道,其学识和见识远非常人可比。
而且,淮南王殿下心怀百姓,
若他登基,定能推行仁政,赢得民心。
有了百姓的支持,何愁大乾不能复兴?”
“哼,说得轻巧!治国岂是纸上谈兵?没有经验,一切都是空谈。
淮南王殿下若登基,
只怕会让朝堂陷入混乱,大乾的局势将更加危急。”
又一位官员冷哼一声,满脸不屑。
淮南王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波澜不惊。
他深知,皇位之争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自己早已做好了面对各种质疑和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