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内的屋舍被收拾得窗明几净,青砖地面扫得一尘不染,连窗台上的盆栽都摆得整整齐齐。
比起一路上投宿的那些漏风漏雨、满是霉味的驿站,这里称得上舒适。
赵璎珞被安排在张法音隔壁的厢房,房间不大却雅致,靠墙的书架上还摆着几册旧书,案桌上放着笔墨纸砚,看得出是精心打理过的。
一行人简单洗漱后,移步厅堂赴宴。
杜乔没请旁的陪客,只当是亲友小聚,都是熟人,用不着那些虚礼。
席面上多是清淡饮食,炖得软烂的鸡汤、清蒸鱼、炒时蔬,还有几碟精致的点心,虽不如长安宴席那般丰盛,却胜在新鲜爽口。
男女分席而坐,中间隔着一道绣着兰草的屏风。
隔壁的男人们高声畅谈着家国大事、往昔情谊,时不时传来酒杯碰撞的声响。
这边的女眷们则安静许多,只顾着埋头吃饭。
连日的车马劳顿,早就让她们没了说话的力气,只想尽快填饱肚子,好好歇一觉。
果不其然,饭后三人倒头就睡,连养生都顾不上了。
赵璎珞只小憩了片刻便醒了,她心里装着事,实在睡不着。起身重新梳了个利落的单螺髻,换了一身月白色的襦裙,便轻手轻脚地出了门。
她估摸着张法音和孙无忧会睡很久,想趁这段时间出去转一转。
队伍后日就要离开,她想在有限的时间里,从太平县带走些什么,哪怕只是些市井见闻也好。
刚走到厅堂外,远远瞧见厅堂里一桌人仍在喝酒谈笑,看样子是要直接续到晚上。
县衙里的人赵璎珞大多不认识,分不清哪些是杜乔的心腹下人,哪些是寄居在此的其他官吏随从,生怕贸然搭话惹出麻烦。
她只好等在角落,瞅准一个空档,将忙得脚不沾地的杜墨招到近前,轻声道:“我有些无聊,想出去逛一逛,可否找个向导带我走一走?”
杜墨嘴巴微微张开,显然没料到赵璎珞精力这么旺盛。连常年赶路的护卫都累得倒头就睡,她还有心思出门逛街。
可他也不好阻止,只能点头道:“赵娘子稍等,我去问一问郎君。”
说着便快步走进厅堂,借着上酒的机会,在杜乔耳边低语了几句。
杜乔此时已喝了不少酒,眼神有些迷蒙,听闻赵璎珞要出门,下意识地转头望向屋外。只见她俏生生地站在角落里,月白色的襦裙格外显眼。
心里不由得嘀咕,她难道不累吗?
不一会儿,杜墨引着一位穿着青绿色襦裙的年轻妇人走了过来,介绍道:“赵娘子,这位是侯县尉家的荆娘子,她对县城很熟。”
荆秋灵先前只听杜墨说有女眷想出门逛逛,心里还犯嘀咕。
杜乔的家庭情况荆秋灵略知一二,先前布置屋舍、添置物品的时候,她也是搭过手的。
刚才一行人进门的时候,她远远瞧过,以为住张法音旁边厢房的赵璎珞是杜乔的妹妹,可一听“赵娘子”这个称呼,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赵璎珞连忙叉手行礼,“荆娘子,叨扰了。”
荆秋灵也笑着回礼,“赵娘子,客气了。”
赵璎珞露出亲和的笑意,语气诚恳,“我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好不容易来一趟太平县,想给家人带些土产,劳烦姐姐带路了。”
荆秋灵本就是爽快人,“这事找我准没错,我们这儿好东西可不少。”
两人一搭话,就知道彼此合胃口,杜墨这个中间人自然没了用处。
赵璎珞挥挥手,“你去忙吧,我们自己逛就好!”
杜墨轻轻点头退下,临走前还不忘叮嘱,“两位娘子早些回来,莫要在外头耽搁太久,也千万别出城。”
荆秋灵看着杜墨的背影,心里暗自琢磨,杜墨是杜乔唯一从长安带来的小厮,两人相处得这般熟稔,显然关系不一般。
就在赵璎珞吩咐护卫套车时,荆秋灵连忙阻止,“赵娘子不用麻烦,整个太平县城就两条大街,到下午,好些店铺都歇业了,我们出去转一转就好,还能多瞧些景致。”
赵璎珞恍然大悟,她们入城时还是上午,没留意到县城的商铺只做半日生意,连忙笑道:“那正好,我们走过去消消食,就去姐姐常去的铺子。”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用脚步丈量,如今太平县的境况。
赵璎珞在长安商界打滚,成天和一帮老、中、小钱串子打交道,手段利落,说话也懂得分寸。
荆秋灵有心交好这位从长安来的贵客,两人刚出县衙大门,就已经熟络到称呼对方闺名的地步。
对于自己和杜乔的关系,赵璎珞含糊其辞,“两家是远亲,因着住得近,来往便多些。”
她不想把关系说得太近,也不想太疏远,这种远亲的说法,最是稳妥。
荆秋灵也是个通透人,没打破砂锅问到底,赵璎珞怎么说,她就怎么听,只捡些太平县的趣事来讲。
刚走到街面上,赵璎珞就发现,将近一半的铺子都合上了门板,只有零星几家杂货店、绸缎铺还开着门。
街上的行人不多,大多是匆匆赶路的农人,商业氛围并不浓厚。
荆秋灵好歹是个官家娘子,对如何走礼颇有心得,“我们这儿的绫、绢颇负盛名,从前还作为贡品送去长安呢!”
她边走边介绍,指着一家绸缎铺道,“这家的花样最精巧,你要是给家里女眷带礼物,挑这里的准没错。还有我们本地的墨条,与潞州墨齐名,送文人墨客正好。”
赵璎珞好奇道:“我在书上瞧过,道是砚台也不错,怎么少有见着卖的?”
荆秋灵轻笑一声,“砚台得去绛州城买才好,我们这儿离河道远,制砚的材料不好运过来,本地少有制砚的匠人,就算有,也比不上绛州的手艺。”
赵璎珞轻轻点头,“我明白了。”
两人携手走进那家绸缎铺,荆秋灵果然是熟客,掌柜的见了她,立刻热情地迎上来。
赵璎珞依着荆秋灵的指点,挑了几匹花样别致的绫绢,有适合做衣裙的,也有适合做帕子的,直接让伙计送到县衙去。
她买东西向来干脆,不喜欢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