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国债是个什么东西,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也就不用过多解释了!

其实,刘纬早就应该想到这个办法,却迟迟没有采用,主要顾虑古代百姓,对这种新鲜事物未必能够接受!

古人思想意识的顽固程度,我们是难以想象的!虽然刘纬推行的许多改革,官员百姓们也慢慢适应了,并且思想意识,已经开放了不少,但国债这种东西,若早几年发行,恐怕没人会愿意购买!

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历史,百姓们已经总结出了经验,那就是官府,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变着法地向自己伸手要钱,各种名目,数不胜计,其实都是骗人的噱头!

什么国债?买了就会上当,根本不能兑现,这钱就白白地被官府拿走了!恐怕许多百姓,都会这么想!即便刘纬的信誉很好,一向说话算话,百姓们对他也十分崇拜,可一旦涉及到钱,问题就复杂了,又有几个人敢轻易尝试?

因此,这么多年了,刘纬花钱养兵也好,修筑基建也罢,都是有多少钱,用多少钱,就连汉中制钱局里的钱,都从来没有打过主意!那都是老百姓的存款,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将会导致许多人倾家荡产,刘纬可不愿意见到这种情况发生!

我们都知道,汉中制钱局,相当于官办银行,他们也经营贷款业务,但刘纬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竟高达七成!也就是说,百姓们的存款,只有百分之三十,可以拿来向民间放贷,剩下的百分之七十,动都不能动,以防止挤兑发生时,无钱可取,砸了制钱局的牌子!

所以,刘纬就算缺钱,也无法从制钱局贷款来用,便只能是动了发行国债的念头!

那么,现在发行国债,时机成熟吗?百姓们能接受吗?其实刘纬的心里,也没有底!不过,现在他毕竟有了自己的舌喉——《汉中旬报》,无论什么新政,都可以通过它进行广泛宣传,让百姓尽知!

现在的《汉中旬报》,已经发行至全蜀中,甚至南中!而且未来,还会发行到西北地区和荆州,覆盖面相当广泛!订阅者,也从一开始只限于读书人,到现在遍及到了普通百姓之中!

这与早年间,刘纬在全蜀,推广扫盲识字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许多百姓都认识字,自然也希望能通过报纸,多了解一些天下大势和趣闻轶事,况且这报纸很便宜,一文钱一张,谁都买得起!

正是因为《汉中旬报》办得红红火火,刘纬现在与百姓之间的距离,也更近了,他有什么想法和意图,都可以直接告诉百姓,省去了繁琐的中间环节,宣传效果也更好!

所以,刘纬就是想利用《汉中旬报》,向百姓宣传一下,购买国债,利国利民的意义,以及购买者,究竟从中能得到哪些好处!相信,百姓们如果真能理解了,一定会踊跃购买,那么暂时的经济危机,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么?

于是,兴鼎六年秋,关于发行国债的新闻报道,便登在了《汉中旬报》的头版头条,用了很大篇幅来介绍相关事宜!百姓们从报上看到了这个消息,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议论纷纷,可是却迟疑观望,响应者寥寥!毕竟这是个从未听过的新鲜事物,谁也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那个人!

这不,南郑城西,一家茶舍之内,几名茶客,便针对刘纬发行国债这个话题,聊了起来!

“近日之报,君等可阅乎?”一名素衣老者,泯了一口香茶后,忽然环顾众人,开口问道!

“已阅之耳!国债一事,真乃奇闻哉!”坐在对面的一名中年人,马上响应了这个话题,还提到了发行国债一事!

“此事……可确否?一成利乎?”另一名茶客,似乎十分感兴趣,连忙放下茶盏,也加入了这个话题,面带疑虑之色,喃喃问道。

所谓一成利,是刘纬定下的国债返惠比例,也就是说,你现在购买国债,到一年以后兑现之时,可以拿到百分之十的返利,可比制钱局存款利息,高出许多!

“确有此言也,然……可信乎?”那中年人,回应了这个问题,可是他显然心里也没底!

“言之凿凿,似可信之耳……”那老者手捋胡须,眯缝着眼睛,给出了他的看法,可是语气也显得不那么肯定!

“王上之令,岂能虚之?”又有一人,加入了话题,提出了这样的说法,显然他是认可刘纬的信用的!确实,刘纬这个金字招牌,还是很有说服力,此言一出,周围许多人,都默默地跟着点起了头!

“此番种棉之失,巨也……王上穷尽积存耳,若无所获,何以兑现乎?”那个中年人,还是心存疑虑,连忙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之论!

显然,这个中年人,还挺关心国家大事,已经从报纸上看到了西北推广种棉,进展不顺的消息!他的意思是说,汉王刘纬的信誉,当然没有问题,可是只有信誉,没有钱,到时候不还是兑现不了嘛!

中年人这句话一出口,现场陷入了沉默,也没人说话了,显而易见,大家的心里,多少都有点这样的疑虑!

确实,自古以来,借钱这种事,都是救急不救穷,急用可以借你临时周转一下,但你穷,没有偿还能力,人家可就不愿意借你钱了!

“君等可知,国债之举,意欲何为哉?”就在此时,一名穿着打扮像个书生的年轻人,忽然加入了话题,开口问道。

“报上之说,乃为兴修水利也!”老者转而看向那年轻人,带着一丝犹疑,这样回答道。

“修水利,何为也?推种棉之业耳!此中之利,君等可知乎?”那年轻人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又追问了一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根本不用回答,因为众人心里都有数!

自从棉纺织品上市以来,广受欢迎,供不应求!几乎所有人,都体会到了这种新的纺织品,所带来的变化和好处,谁都想买点棉纺布料,用来裁衣家用,可惜真是一布难求啊!

如今,因为货源紧缺,棉布价格,一路飙升,都快赶上丝织品之价了!而汉王刘纬,在西北推广种棉,不就是希望能扩大产量,让棉布这种好东西,走进千家万户,惠及普通百姓么?

况且,这种好东西,在东吴和曹魏,也非常受欢迎,堪比金玉之价,其中的利益,十分可观!一旦增加产量,行销天下,赚得盆满钵满,到时候还怕汉王刘纬,不能兑现?

“请君等一观!”谁料,还没等大家有所回应,这年轻人又从怀里掏出了一张花花绿绿,印有图案的纸片来,上面盖有红彤彤的印记,中间正书一行大字:一百贯钱!

哦!原来这年轻的后生,已经买了所谓的国债!众人眼见于此,连忙凑了过来,细细端详着这张债券,啧啧不已,议论纷纷!

“百贯之钱耳,于家中无用也!购之国债,援王上惠民之德行,且利有可图,何乐而不为之乎?”那年轻人,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喝了一口茶,环顾诸人,大大咧咧地又这样补充了一句!

听了这句话,众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这钱又不是借给别人,而是借给汉王,且利息很高,又能惠及百姓,一举两得,显然是好事啊!再说了,也不用买太多,可以尝试一下么,如果将来真能兑现,再有这好事,可以多买点!

显然,有人带头,众人心里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刚才还满腹疑虑的中年人,竟然趁着大家不注意悄悄溜走了!他去哪了?去买国债!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