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麾下这些沙陀突厥人,别的地方不好说,耐力那是一等一的。
黄巢麾下的人能几天几夜地跑,沙陀人也能!
更让黄巢无奈的是,沙陀人还是骑马的,黄巢自己部下大多只有两条腿。
再这么搞下去,黄巢不但会被李克用追上,还会被李克用活活耗死。
黄巢也是被逼无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长安城内,朱温快步进入大唐,毕恭毕敬地对着王重荣行礼。
“舅舅,您找我?”
王重荣点头,示意朱温起身坐下,然后笑眯眯地开口:
“朱温啊,我听有些人说,其实你才是第一个发现黄巢逃跑踪迹的?”
这一瞬间,朱温身体骤然一阵冰冷。
他发现自己好像忘了,王重荣一直都有耳目隐藏在自己身边!
漫长而短暂的几秒钟过后,朱温深吸一口气,低声答道:
“是的,还请舅舅责罚。”
王重荣摇了摇头,笑道:
“你是我一手招揽进入大唐的,若是你有罪,那我岂不是也有一个御下不严之罪?”
朱温闻言,顿时略微放心。
但下一秒钟,王重荣又慢悠悠地开口道:
“所以我今天找你来,就是为了要消除你的麻烦,也是消除我的麻烦。”
“你立刻率领本部所有兵马跟上李克用的脚步,一起去追击黄巢吧。”
听完这句话,朱温的脑海中莫名地跳出了三个字。
投名状!
他郑重地点头。
“侄儿知道了。请舅舅放心,侄儿这一次不会再有任何留手。”
王重荣嗯了一声,淡淡道:
“你还年轻,没有经历过官场的事情,今天正好也是吸取一下教训。”
“你出身并非世家,将来还会碰到更多的麻烦事。你要尽快习惯和成长起来,否则将来惹出更大的祸事,我也救不了你。”
朱温恭敬领命,离开了府邸。
外面的天空很是晴朗,春天的太阳也非常灿烂,空气中还有青草和植物的香味。
朱温沉默片刻,伸手轻轻地扇了自己一巴掌,低声自语。
“要成熟!”
他很快翻身上马,疾驰离开。
长安以东一百多里,有一个叫做零口的地方。
李克用带着麾下五千沙陀骑兵一路疾驰,即将抵达此地。
李克用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他刚刚得知,自己出兵前就已经怀孕的妾室曹氏生了一个儿子。
之前李克用有过一个儿子,但已经夭折了。
如今这个儿子如果能平安成长,就是李克用的大儿子。
按照李家的“族谱”,李克用决定将这个孩子命名为“李存勖”。
存是辈分,和李存孝、李存信一样,自不必说。
“勖”这个字的意思是“勉励”,在儒家经典《尚书》还有“自强不息”之意。
“存勖”这个名字,既可以解读为“自我勉励以成大事”,也可以解读为“激励他人共图霸业”。
可以说,李克用对这个儿子是非常用心的。
带着这种喜悦,二十九岁的李克用心中动力满满。
必须要拿下黄巢的脑袋!
突然,李克用猛拉马缰,胯下骏马立刻人立而起,随后稳稳停下。
大队沙陀骑兵随之停下。
李存孝有些疑惑地询问:
“义父,怎么了?”
别看李存信、李存孝都是李克用的养子,但这两人其实比李克用也就小了八九岁。
这两人和李克用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特殊,一半是养父子,一半是战友情。
李克用还收养了很多养子,大部分还没成年。
李克用举起马鞭,指着前方的零口。
“里面有埋伏。”
“啊?”李存信和李存孝同时吃了一惊,不约而同地看着零口。
零口,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有口子的山谷。
从长安到潼关的大道正好从这个山谷的口子里穿过。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里的确是一个埋伏的绝佳之地。
李存孝对李克用的话深信不疑,立刻开口道:
“义父,咱们现在怎么办?”
李克用目光一转,笑了起来。
“还能怎么办?来,让所有将士们统统下马休息,派一部分人警戒就行。”
李克用的直觉并没有错。
尚让、林言两人带着两万齐军秘密地埋伏在山谷两侧。
谷口处还有黄存、黄邺两兄弟率领两万齐军随时准备完成合围。
然而,四万齐军眼巴巴地等待着,李克用距离谷口都这么近了,却始终没进来!
这就很尴尬了。
犹如婚礼完毕后,新娘洗漱完毕,换上一身诱人衣物,喷好香水,袅袅亭亭地走入房间,正准备和新郎完成那人生大事。
然后新郎一个翻身,睡着了!
你倒是进来呀!
尚让有些不淡定了,对着身边的林言道:
“李克用该不会看破咱们的埋伏了吧?”
林言也有些没底气。
但现在撤退的话,肯定会被李克用发现的。
万一李克用仅仅是想要休息呢?
林言便道:
“再等等看吧。”
这一等就是半个多时辰。
李克用麾下又有大约五千步军陆续赶到。
然后,这将近一万兵马统一在距离谷口处两里地之外休息。
尚让:“???”
他又对林言道:
“咱们肯定是被发现了,快撤吧。”
林言犹豫了一下,派人去通知黄存、黄邺。
为啥不通知黄巢呢,因为黄巢已经带着其他人一路往前跑了。
过了一会,此地的最高统帅黄存派人回来传令。
“未必就是李克用发现,可能只是跑了上百里想要休息,再等等。”
时间又过去一个时辰。
这下子,尚让和林言都有些受不了。
春天正是万物竞发的季节。
山谷两边的树林里,各种乱七八糟的虫子什么的比比皆是。
许多齐军士兵都被叮咬得满头包,甚至还有倒霉鬼被蛇咬了。
本来就是在逃命的路上,好不容易埋伏一下结果是这种遭遇。
齐军的士气可想而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又有一支兵马赶到。
领兵的却不是李克用的部下,而是朱温。
朱温一脸意外地看着李克用。
“李大人,我还以为你已经追到潼关去了。”
李克用哈哈一笑,指了指面前的零口。
“本来想去的,但你的老相识们在前面搞了一个欢迎仪式等我,我不太想进去啊。”
朱温抬头观察了一番地形,彻底懂了。
此时,零口山谷中的林言和尚让也注意到了朱温。
“这个叛徒,竟然还有脸来追我们!”
“等等,朱温对我们可是非常了解的,他肯定会看穿我们的埋伏!”
林言和尚让顿时慌了,立刻下令。
“撤退,马上从森林中撤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克用慢悠悠地站了起来,看了一眼头顶已经开始西斜的太阳。
“嗯,中午过了,也没那么热了,里面的家伙估计也被晒透了,该进军了。”
林言尚让这边才刚刚退出谷口,后面的道路上就响起了密集的马蹄声。
他们下意识地回头一看,然后就发现大队沙陀骑兵蹄声滚滚,带着无数烟尘而来。
沉默片刻后,林言和尚让同时大喊。
“快逃!”
几万齐军立刻乱哄哄地逃难起来。
朱温神情坚定,策马赶上了最后的齐军。
毫不犹豫地挥舞着手中长剑,重重斩落。
这一剑,是朱温彻底斩断所有和起义军联系的证明。
从今往后,他不再是朱温,而是大唐将军朱全忠!
【黄巢在零口的埋伏被李克用识破,不但一无所获,还赔上了数千将士的性命。】
看到这里,金幕面前的诸多皇帝也是纷纷吐槽起来。
【秦始皇嬴政:你们之前还说李克用不会兵法呢,现在看看,人家还能识破黄巢的套路呢!】
【汉武帝刘彻:这黄巢也是傻傻的,专门选了一个如此险要之地来埋伏,真把刚击败过他的李克用当成没脑子的了?】
【唐太宗李世民:哈哈,黄巢这小子本来就不行,朕就知道他肯定不行!】
【唐高祖李渊:世民说得太对了,黄巢绝对活不了多久!】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眉开眼笑,对着今天特地过来探望的李世民开口道:
“世民啊,你看咱们大唐还是很有韧性的嘛。”
李世民连连点头,笑容满面地开口道:
“父皇您说得没错,大唐两百多年基业,可不是黄巢这小子能撼动的。”
说话时,李家父子心中难掩自豪。
根据历史记载,大唐王朝一共存续了两百八十九年,是寿命最长的华夏大一统王朝!
两汉加起来虽然超过四百年,但中间还有个王莽的新朝,并不是连续存在。
两宋的话,无论南宋还是北宋,其实都不能算是大一统王朝。
所以在这方面,李渊李世民还是有理由自豪的。
李渊笑了一会,突然开口道:
“话说,在金幕中李儇这个时代,大唐已经建立多少年了?”
李世民呃了一声,好一会才道:
“孩儿让人去查查?”
李渊摆了摆手,哼了一声。
“别查了,若是查到已经两百八十八年,那就真要气死朕了,就这样吧。”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黄巢虽然在零口设伏失败,但却有效地拖延了李克用半天时间。】
【这半天时间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决定了黄巢的命运。】
画面一转,从前线战场切换到了另外一个城市。
【数日前,成都。】
田令孜召集了诸多宦官。
“各位应该都知道梁田陂之战歼灭了十万黄巢叛军的大捷了吧?”
几名宦官纷纷点头。
田令孜微笑开口。
“黄巢主力已经被歼灭,大唐十余万兵马多路合围长安,这一次不会再有任何意外了。”
“所以,咱家想要和你们谈谈郑畋的事情。”
说话间,田令孜目光在杨复恭等几名支持郑畋的宦官首领脸上掠过。
杨复恭等人沉默不语。
田令孜缓缓地开口道:
“之前你们觉得咱家搞不定黄巢,让郑畋来,咱家也忍了。”
“现在黄巢已经必败无疑,你们难道还想要让郑畋继续在朝堂上待下去吗?”
“郑畋代表着五姓七望,是门阀世家的代言人,和咱们这些阉人尿不到一个壶里!”
“如果让他继续做大,门阀世家迟早会取代我们这些太监真正地掌握朝政。”
“趁现在长安还没有收复,我们只要团结起来就能轻易赶走郑畋。”
“否则等长安收复的捷报传来后,郑畋就是全天下大唐人心中的英雄,那一切就都晚了!”
说到这里,田令孜又沉声重复了一遍刚刚的要点。
“我最后再说一次,咱们是宦官,郑畋是门阀。”
“你们可以和他暂时合作,但绝对不能为了斗垮我,就让门阀爬到我们头上来,我们都会死的!”
几名宦官齐齐沉默。
良久之后,杨复恭叹了一口气。
“老田,你说得对。”
杨复恭是朝廷中支持郑畋的最大势力,弟弟杨复光如今在前线充当监军太监,两兄弟都是手握大权的人物。
杨家也是宦官集团中仅次于田令孜所在田家的第二大势力。
当第一、第二选择联手,其他宦官们自然也就失去了反对的余地。
杨复恭看向田令孜。
“老田,既然你选择和我们摊牌,那应该是准备好手段了吧?”
田令孜得意一笑。
“那是自然!”
结束这次宦官集团内部的会议后,田令孜立刻就去找到了正在打马球的李儇。
“陛下,臣有一份关于郑畋的事情要汇报。”
原本兴致勃勃的李儇立刻就被转移了注意力,笑道:
“和郑公有关啊,那朕得看看。”
田令孜听到“郑公”这个称呼,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郑畋此人就是很典型的世家掌舵者。
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实则各种手段多多。
之前当了多年宰相,郑畋基本接触不到李儇。
二度拜相来成都就任之后,郑畋和李儇的接触终于多了起来。
也不知道这郑畋有什么魔力,各种话术一套套的。
竟然让李儇破天荒地对学习帝王权术之道有了兴趣。
成天知道玩的李儇,如今竟然每天都要拨出一个时辰,来向郑畋请教这些帝王权术!
这对田令孜是一个要命的消息。
本来就是要让李儇当傀儡的。
李儇学会了帝王权术,那田令孜岂不是完犊子?
田令孜来不及细想,立刻拿出手中的奏章。
“是凤翔节度使李昌言弹劾郑畋的奏章,说郑畋在凤翔军节度使任上贪赃枉法,任人唯亲,滥杀无辜等诸多罪名。”
李儇呵了一声,好笑地开口道:
“这李昌言当朕是傻子吗?郑公的人品朕还不清楚?”
“这弹劾奏章不用看,朕都知道里面没有一句话是真的!”
田令孜的表情瞬间凝固。
弹幕随之飘过。
【唐高祖李渊:哈哈哈,这个该死的奸臣也有今天!】
但紧接着,金幕画面中田令孜就开口了。
“陛下有所不知,这李昌言可能是诬告,但朝廷必须要重视他的意见。”
李儇一脸疑惑:“阿父,你这什么意思?”
田令孜看着李儇,一字一顿地开口道:
“陛下,长安收复在即,您很快就能回归长安了。”
“但咱们回长安的必经之路就是凤翔,若是陛下不理会李昌言的弹劾,将来御驾经过凤翔镇的时候,恐怕李昌言会因为不满而搞事!”
李儇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旁边的坐骑一下。
“李昌言只不过是大唐的一个臣子,他敢对朕搞事?”
田令孜一脸无辜地开口。
“陛下,李昌言可是一个兵变出身的人,这种人疯了什么都会做得出来的。”
“老臣觉得,不如就按照他的意见,罢免郑畋吧。”
然而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平日里对田令孜言听计从的李儇却依旧固执己见,大声开口。
“朕的大唐宰相,可不是区区一个节度使上奏章就能弹劾的。”
“来人啊,传郑公入宫,朕要和他商量一下这件事情!”
田令孜脸上的表情再度凝固。
在田令孜原本的计划中,李儇第一次可能会拒绝,但只要抛出李昌言的兵变身份加以威胁,李儇就没办法拒绝第二次了。
可田令孜万万没想到,李儇对郑畋的支持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这也让田令孜后背发寒。
才短短这么点时间,郑畋和李儇之间的感情就已经比田令孜要更加牢固了?
田令孜的目光顿时变得无比森冷。
无论如何,也绝对不能再让郑畋这家伙继续待在成都了!
片刻后,郑畋急匆匆地入宫。
在听完了李儇的陈述后,郑畋大有深意地抬头,看了一眼站在李儇身边的田令孜。
田令孜板着脸,没有任何表情。
李儇也不去理睬田令孜,而是对郑畋道:
“郑公,你想想办法,能不能让别人把这个李昌言除掉,好让朕安心回京。”
李儇毕竟也是成年人了,道理多少都懂。
也知道朝廷下旨罢免李昌言的凤翔节度使没用,得有拳头大的能治住李昌言才行。
郑畋闻言沉默片刻,叹了一口气。
“臣的建议是,请陛下批准臣辞去宰相之职吧。”
“啊?”李儇大吃一惊。
站在李儇身旁的田令孜也露出惊讶的表情。
本以为会答应罢免郑畋的李儇却没有答应。
本以为会顽抗到底的郑畋却主动辞职。
今天这事情到底是什么个情况,田令孜感觉自己有点看不懂了!
大宋世界中,赵德芳同样也是难掩心中疑惑。
“父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赵匡胤啧了一声。
“这个郑畋是个真正的聪明人啊。”
赵匡胤如此这般,给满是疑惑的赵德芳分析了一番。
这个事情的关键并不在于田令孜、李儇、李昌言这三个人。
郑畋能二度复出当上宰相,靠的是什么?
五姓七望盟主的身份是一个原因,但只是次要原因。
真正的主要原因,就是宦官集团中杨家(杨复恭、杨复光)的全力支持!
杨家只要力挺郑畋,任凭田令孜怎么搞,郑畋都倒不了台。
反之,杨家抛弃了郑畋,就算有李儇的全力支持也没用。
赵德芳听到这里,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父皇,李儇可是皇帝啊!”
赵匡胤呵呵地冷笑一声。
“李儇是皇帝不假,但他手里有一点实权吗?”
“他有足够数量对他死心塌地的大臣、官员吗?”
“他手里有一支足够强悍、任凭驱策的忠诚精锐之师吗?”
“他手里有足够多的钱财、土地利益来分配给别人吗?”
“他什么都没有!”
“说白了,李儇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是这场权力斗争中的小毛孩。看似坐在最上首地位最高,实际上任人摆布,他的意志和选择屁用没有,毫无意义!”
赵德芳顿时哑然。
话都说到这里,赵德芳其实已经彻底明白了。
“郑畋在看到李昌言奏折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被宦官杨家抛弃了?”
“对。”赵匡胤缓缓点头。
“李昌言本来就是田令孜用来压制郑畋的终极手段,之前这么久为什么田令孜不打出这张牌,不就是因为那时候杨家兄弟坚定支持郑畋吗?”
“当这张牌终于出现在郑畋面前时,作为一个拥有足够智慧的大臣,郑畋不需要去找杨家兄弟也能知道自己被抛弃了。”
说到这里,赵匡胤伸手指了指金幕中表情平静宁和的郑畋。
“既然输了,郑畋就会选择体面地退出,给郑家乃至整个五姓七望一条退路。”
“田令孜见郑畋认输,自然也会不会再为难他。”
“这就是真正的高门世家家主,这就是千年世家的底蕴和体面啊!”
赵德芳微微一愣,下意识地看向金幕中的郑畋。
这一刻,这位大宋皇太子终于明白。
难怪世家门阀明明垄断了官僚阶层,让平民百姓毫无进身之阶,隋唐两大王朝却依旧能如此兴盛。
人家的知识和底蕴是一代代传承的,始终维持在一个极为稳定的高水平。
换句话说,就是隋唐两大王朝的官员阶级同样始终稳定在一个高水平中。
所以,隋唐两大王朝才会具备如此独特的魅力。
所以,大唐才能在安史之乱后依旧持续百余年时间。
所以,世家才有底气拒绝唐文宗的提亲。
因为你这烂掉的大唐,这被宦官和无能皇帝霍霍的大唐,根本就是世家门阀在托底啊!
这一刻,赵德芳突然无比深刻地理解了金幕中说过的一个道理。
万事万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世家也并非只有司马懿这种纯粹的坏蛋,同样也有其好的一面,有对华夏起到正面作用的地方。
想到这里,赵德芳不由茫然了,忍不住对赵匡胤问出一个问题。
“父皇,那世家……咱们到底应该怎么去看待呢?”